中醫疾病預測/汗信號
醫學電子書 >> 《中醫疾病預測》 >> 分泌物信號學 >> 汗信號 |
中醫疾病預測 |
|
汗可示為陰陽變化的指示器。汗非獨為心之液,五臟皆可致汗。汗信號常為體內諸多疾病的預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獨特的先兆價值……
第一節 汗信號的理論基礎
汗為心之液,心主血脈,血汗同源,故汗與心的關係最大,因此有奪血無汗、奪汗無血之說,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瀉受神明的主宰。肺主氣又敷布津液,血液又為津液所組成,「津液變化而赤是謂血」,因此汗與肺也甚為攸關。加之,肺司開闔腠理、腠理玄府為汗孔,汗孔,亦為氣竅,為氣機升降出入之孔竅,氣液運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調節又取決於肺。另外,汗為心之液,在營則為血,在衛則為汗,汗液之有無,由於腠理之開闔;腠理之啟閉則因衛氣之虛實,衛氣行於皮毛,宣發於上焦,足見汗受心肺的影響最大。
腎主水,肺主通調水道,二者一為水之高源,一為水之下源,肺開闔玄府主司汗孔,腎開闔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為水液,故人體水液的調節平衡取決於肺、腎,又腎主五液,「衛氣出於下焦」故汗病之根緣由腎。以上說明汗液與心肺腎的關係猶為相關,但脾主轉輸水液,肝主疏泄,故對津液的調節皆有一定作用,汗為津液所化,因此汗與五臟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汗為水液,水液的運化與整個五臟六腑皆密切相關,故《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甚是。
汗與臟腑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必然有著內在聯繫,《內經》早已注意到汗與五臟病理的關係,認為五臟病變皆可導致異常汗出,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及《素問.水熱穴論》說:「勇而勞甚則腎汗出」皆可說明之。
汗與津液也互為病理因果關係,汗多則津液竭,津液脫則汗大出,如《靈樞.決氣》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以上說明,汗與五臟密切相關,因此,汗異常亦必然反映著五臟病理。
第二節 汗信號的臨床意義
出汗異常包括多汗症、無汗症、色汗症、汗出不均症、臭汗症及尿汗症六種,對疾病皆各有其特定意義。
一、分部汗出的信號意義
「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汗出可預兆體內濕熱上蒸,因上蒸之濕熱與頭部之陽熱、兩陽相合故蒸蒸汗出。頭額出汗對疾病的預報意義如《雜病源流犀燭.諸汗原流》所言:「苦頭汗出,齊頸而還,則為血症,濕邪搏陽亦汗出頭額,水結胸無大熱,亦汗出頭額,陽明胃實,亦汗出頭額」。另外,頭部汗出也常為內有瘀血之徵兆,如樓英《醫學綱目》說:「頭汗出,劑頸而還,血證也」。其他,關格不得尿,有頭汗者死,有頭汗,小便不利者死,元氣下脫,有頭汗如珠不流者死,說明了頭汗的預報價值。又額部汗出如油多為虛脫厥證之信號。鼻汗多意味著水氣停留,鼻汗與頭汗同時並見,還常為關格、蓄血、證、結胸之前兆,又鼻準內候於鼻,故鼻汗還常為脾胃濕熱之外兆。肩背汗出為肺病之徵,因肩背為肺之外圍,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病者……肩背痛、汗出。」而僅前胸兩乳間汗出並氣短心悸,又為心陽不足的信號。
此外,手足心、前胸出汗,即所謂五心汗出、常提示陰虛盜汗,大腿根部及陰部出汗又常為濕熱下注的徵兆,陰部常出冷汗,為腎陽虛衰的先兆。半身出汗常為中風先兆,因痰瘀脈阻、氣血失運不能煦達周身,故致半身無汗,《內經》:「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是也。其他,半邊頭汗又常為腎虛行房感寒的標誌。
總之,頭額汗出者,病在諸陽,手足汗出者,病在於胃,心窩汗出者心臟虧虛,陰下汗出者,下焦濕熱,汗出偏沮者使人偏枯之先兆,汗不至足者,熱病欬衄之危證。
二、五色汗及異嗅、味汗對疾病的信號意義
色為臟腑的外榮,五臟皆應於五色,正常情況下含而不露。如五色外露,無論見於面部或見於汗、尿、帶等皆為臟腑功能失常,精氣不能攝納致精氣外溢之兆。
1.黑汗 色黑屬腎,汗見黑色多為腎虛之徵兆,如黑而清稀則為心腎失調,當調補心腎以斂精氣,如黑而粘稠則又為腎陰虛濕熱之象,又當育陰清利濕熱。
病案選1.李××,1976年就診,因嗜酒頭部及五心出黑汗,汗粘而稠伴頭暈夢多、心煩、舌質紅苔薄黃、脈細。余仿交通心腎清利濕熱之法,予交泰丸合六味地黃東加車前子、滑石、木通、疊進十餘劑而愈。
病案選2.木工方×,28歲,1981年8月21日就診,自述三年來,每天頭面部、汗出粘稠如膠狀,瞬即變黑……汗為心液,氣不攝納故汗多,汗出粘稠如膠狀,為陰虛,色黑屬腎,故此系氣陰兩虛,治擬滋補心腎如法,用六味地黃湯合生脈散,三劑後汗出減少,汗液稍粘,色淡黃,原方續進三劑,諸症全退。
2.黃汗 黃汗者,濕熱之徵。色黃屬脾,黃汗為脾色外露之兆,多為脾被濕熱阻囿或脾虛失斂所致,如色清稀而黃為脾虛黃汗,而色粘稠而黃則為濕熱黃汗。《金匱要略》即有歷節黃汗的記載,如曰:「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故曰歷節。」歷節黃汗多伴脾失運化,故黃汗病多兼浮腫,與黃疸的鑒別為目睛不黃。
病案選:王××,女,40,農民,1974年7月就診。因五心部位(即手足心、前胸)汗出黃染而就診於余。自述曾有冒雨耕耘後周身疼痛,遂竟漸出黃汗,診之,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此濕熱素蘊,又感風寒,寒熱交作困阻中州,脾失健運臟色外露之故。余先予菌陳蒿湯六劑後,黃汗見輕,惟肢體仍痛,遂易金匱木防己湯八劑竟愈。
3.白汗 白屬肺,為肺色外露,多為心肺陽虛,宗氣不足所致。見白汗出為不祥之兆,如《素問.經脈別論》曰:「真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即指白汗可見於真心痛,說明白汗與心肺虛衰的關係。白汗有時也偶見於劇痛,如《金匱要略》腹滿寒疝篇曰:「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4.紅汗 指肌衄,紅屬心,心主血脈,心屬火臟,心火重時可出肌衄自愈。紅汗為汗出淡紅色,《諸病源候論.血病諸候》稱之為「血汗」,多為氣虛之候,亦為心肝火旺之兆。此外,紅汗與自衄應有所區別,自衄出現於急性熱病、高熱火盛時,因起到汗出而熱解的作用,故曰:「紅汗」,然而自衄雖亦俗稱「紅汗」,但部位非出於玄府,而是出於鼻孔,故並非真正的紅汗。前賢認為小兒出生汗出如血者,不吉之兆,多夭壽。
血汗症的預報價值在於常為內體其他部分出血的信號,發現紅汗須對內體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此外,服碘化鉀等化學製劑,亦易出現藥物性紅汗症。
驗案選:林佩琴《類證治裁》關於紅汗記載曰:「有紅汗,色紅染衣,黃芪建中湯。兼用妙香散,小麥煎湯調下」。
徐××,男,50,半年前因操勞惱怒,熱汗出較多,自感乏力口乾,一周前換襯衣時發現有片狀淡紅色血跡……,繼之心煩口苦,頭暈眠差……,取汗液鏡檢可見散在紅細胞,面色微黃、色淡、脈弦細,處方用生脈散加白芍5劑而愈。汗血又名肌衄或脈溢,臨床少見,《諸病源候論》曰:「汗血者,肝心二臟虛故也」生脈散中人蔘、麥冬益氣生津,五味子斂陰止汗,又配白芍養血補肝,方與證合,乃顯療效〔4〕
。
5.綠汗 為清綠色之汗液,清綠為肝膽之色,汗色青綠,提示肝膽精氣外泄,臨床上可見於「膽倒」一症(膽受牋伐),乃大凶之兆。此外,消渴病嚴重期出現青綠色汗為酮中毒的信號。其他,注射美藍,亦可形成藥物性藍汗。
6.異味、嗅汗
(1)甜汗:汗甜而粘,甘為脾之味。汗甜為脾精外溢,乃濕熱困阻中州傷於脾所致,多伴有納呆、嘔惡和乏力。
驗案選:吳××,女,57歲。1983年5月9日初診,患者去年夏天,發現自己周身汗出味甜。今年汗甜更甚……,時有乏力、怕熱、口微干但不多飲,食納較差。曾在某醫院作血、尿化驗,均屬正常範圍。來診時舌苔膩、脈濡緩。證屬濕困脾土,胃陰虧損,治擬健脾化濕,養陰清熱:佩蘭、苡仁、白蒺藜各15克,干荷葉,竹茹、通草各10克,生地、天冬、川石斛各12克、牡蠣30克劑。……繼服七劑逐愈。
本案甜汗為脾濕困阻,胃陰虧乏所致,方中佩蘭化濕和中,生地、天冬、川斛養陰固津,荷葉、苡仁、竹茹健脾醒胃除熱、牡蠣固濕、通草通絡、蒺藜疏風,調節氣化功能,複診時足膝之汗尚甜,故去荷葉之輕物,加牛膝之下行,經治告愈。
(2)怪嗅汗:如焦嗅汗,這是一種很罕見的嗅汗證,其產生機製為腎虛肝鬱,多由房勞、忍精,致敗精瘀阻於內形成。據何傳毅氏報導曾見過三例,並詢知發病均有遺泄、房事過度或頻繁手淫史,證作常與遺精、排精有一定聯繫,發作常有間歇性。以柴胡勝濕湯(《蘭室秘藏》柴胡10克、酒炒黃柏10克、升麻6克、澤瀉10克、當歸10克、羌活10克、麻黃根10克、漢防己10克、龍膽草9克、赤茯苓12克、紅花6克、五味子5克、生甘草6~9克、水煎服。
此外,關格病人出現尿嗅汗稱為尿汗症,乃大凶之兆,提示尿毒症的存在。
三、汗的凶兆意義
異常的汗出在生命垂危時常常是重要的信號,如脫汗、又稱絕汗、是陰陽離決的徵兆,絕汗在《內經》里早有記載。如《靈樞.經脈》曰:「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髮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其嚴重性在於氣隨汗脫,脫汗又分為亡陽脫汗及亡陰脫汗兩種。其中,亡陽脫汗是亡陽的前夕先兆,由於正氣將絕、陽不斂陰,陽氣外脫所致。汗出特點為大汗淋漓、汗冷味淡,伴有四肢厥冷、脈微欲絕、面色青灰或面紅如妝、舌白潤等證。陽脫於上,頭部汗出如油乃大危之兆,出現亡陽脫汗象徵瀕危,常發生於內傷久病的衰弱期及外感熱病的極期,如脫證、厥證,現代醫學的休克即屬此證。另外,亡陰絕汗是亡陰前夕之先兆,因陰液的突然大量消耗或散失而致垂危的徵象。亡陰絕汗的特點為汗熱而咸、粘,伴手足溫、舌紅而干、肌膚熱、氣粗、渴喜冷飲等症。
此外,戰汗也是一個重要信號,尤其為提示正邪鬥爭、邪正消長的標誌。語出《世醫得效方》(元.危亦林著),其產生機製為正邪交爭,正不勝邪,機體雖奮力鼓戰,正氣亦實難勝邪,戰慄後大汗淋漓很容易正隨汗泄而為脫證,則病勢直轉趨下。如正能勝邪則汗出熱退,脈靜身涼而愈,如戰而不汗則意味著正虛邪陷,又戰而復戰、厥回汗出者生,如不能再戰則示正氣大虛,預後不良。
張景岳提出汗出的六種不治之證,實際亦即六種凶兆,文中指出:「汗出而喘甚者不治,汗出而脈脫者不治,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汗出發潤至巔者不治,汗出如油者不治,汗出如珠者不治。《直指方》亦曰:「傷寒熱病,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汗凝如珠,三不治。」《活人書》曰:「傷寒陽病自汗有九症,皆有治法,陰病不得有汗,惟陰毒則額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此是陽虛陰盛,亡陽而將脫也,其死必矣。」《醫鑒》亦曰:「內經言絕汗,所謂汗出如珠不流,復旋轉也,蓋以六陽氣具絕,絕汗乃出,朝占夕死,夕占朝死。」(《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引載)程杏軒《醫述.卷十.雜證匯參.汗》說:「病人汗出齊胸而止者,皆險證也,至腰稍可,至足方佳」。
四、異常汗的信號意義
汗出異常每為陰陽偏盛的徵兆,如《內經》曰:「陽加於陰謂之汗。」汗為精氣所化,汗的狀況反映著陰陽的協調。所謂「陽加於陰」,即陽氣作用於陰精,指汗屬陰液,汗的化生須賴陽氣的正常作用。如陽氣過亢、逼陰液外出,陽氣不固致陰液失於約束,以及虛陽散越致陰液外亡等皆可導致汗出(臨床上屬陽盛汗出、陽虛自汗及陽亡汗出)。同樣,陰加於陽亦可導致汗出,陰陽是互根的,陰虛則陽無以化,陽虛則陰無以生,陽作用於陰,陰亦同樣作用於陽,所謂「陰虛者,陽必湊之」。汗雖發於陰而實出於陽,如陰虛不斂陽而盜汗自出或陰盛陽虛而亡汗外泄。因此,汗的變化可示為陰陽協調的指示器。實踐中,自汗多預報陽虛,氣虛,盜汗則提示陰虛、血虛。
汗亦為營衛失調的標誌,衛的陽,營為陰,衛司汗孔的開闔,營為汗液的化生基礎,營衛的和調是汗液正常的前提。臨床上無論營弱衛強或衛弱營強皆可導致汗出,張仲景《傷寒論》對營衛失調的出汗,作了精闢的論述。如95條「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又如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皆指出了汗出與榮衛失調的關係。
汗除了為陰陽失調,營衛失調的徵兆外,在風、火、痰、瘀四大病證中,汗出異常亦是一個重要標誌,如汗多為風病的一個突出徵象,因風主疏泄,如《素問.風論》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腎風之狀,多汗惡風……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痰證亦多汗,特點為伴有嘔惡頭眩,汗時出時緩,多發生於久咳宿喘病,其機制因於痰遏阻肺,肺氣被耗致衛氣失固而汗出,多伴有苔膩、脈滑、咳痰之症。火證的多汗,多出於頭額,因火性上蒸之故。如胃家實,火氣上冒則頭汗出,特點為汗出如蒸。齊頸而還則為瘀血的信號。如蓄血頭汗出,特徵是齊頸而還,伴小便不利,渴而不能飲。此外,汗也常為濕病的徵兆,如傷濕自汗,以綿綿自汗為特徵,其機製為濕阻於脾,致脾運失常,津不能化氣而成汗液之故,出汗部位亦多在頭額,如《類證治裁.汗症》曰:「濕邪搏陽,亦汗出頭額」。
尤值一提的是,汗對心病有獨特的預報意義,「心為汗」(《素問.宣明五氣篇》),汗為心之液,故前賢有「諸種汗症,皆屬心病」之言。心肺主宗氣的運行,宗氣為營衛之氣所組成,衛氣主玄府之開闔,如《靈樞.本藏》曰:「衛氣者,……肥腠理,司關闔者也。」故宗氣不足則汗液外泄,臨床上汗大出伴氣短者多為宗氣不足心陽虛的前兆。
胸前兩乳中膻中穴部位汗出稱之為心汗,為勞心過度之信號。如《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記載:「思慮太過,當心一片津津,而汗從心自出,名曰心汗,宜天王補心丹」。
此外,不獨心勞可致心汗出,五臟過勞皆可致汗出,故心汗出亦可為五臟先虛的標誌。如《素問.經脈別論》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唾液涕淚信號 | 痰信號 |
關於「中醫疾病預測/汗信號」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