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是1892年Pfeiter從一名流感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分離所得。流感桿菌腦膜炎絕大部分是由b型流感桿菌所致。流感桿菌一般存在於人類的上呼吸道,根據莢膜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用型特異性免疫血清莢膜腫脹試驗,將該菌分成六個血清型,即a,b,c,d,e和f型。其中b型菌對人類(嬰幼兒)致病性最強。流感桿菌僅侵犯人類,發病年齡以3個月至3歲嬰兒為主,因為2個月以內的嬰兒體內有來自母體的殺菌抗體,故很少患病,其後隨著年齡增長,來自母體的特異性殺菌抗體下降,而自身尚未能產生足量抗體,故易患此病。5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很少發病。如5歲以後發病者應注意檢查有無解剖免疫缺陷。本病全年均可發病,但以秋冬季節最多。一家中同時有兩個患兒者也屢有報告。

目錄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流感桿菌腦膜炎絕大部分是由b型流感桿菌所致。流感桿菌一般存在於人類的上呼吸道,根據莢膜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用型特異性免疫血清莢膜腫脹試驗,將該菌分成六個血清型,即a,b,c,d,e和f型。其中b型菌對人類(嬰幼兒)致病性最強。流感桿菌僅侵犯人類,發病年齡以3個月至3歲嬰兒為主,因為2個月以內的嬰兒體內有來自母體的殺菌抗體,故很少患病,其後隨著年齡增長,來自母體的特異性殺菌抗體下降,而自身尚未能產生足量抗體,故易患此病。

(二)發病機制

b型流感桿菌致病因子與莢膜有關,流感桿菌通過呼吸道侵入體內,引起鼻咽炎感染從局部擴展,累及鼻竇及中耳細菌侵入血液循環形成敗血症,通過血循環達到腦膜為最常見的侵入途徑。患中耳炎乳突炎者細菌可直接侵犯腦膜。細菌侵入腦膜後引起蛛網膜軟腦膜炎症,開始時膿性滲出物多在大腦頂部,進而蔓延到腦底及脊髓膜,有時累及腦實質,產生腦炎腦膿腫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症状

起病較緩慢,病程初期多有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症状。經數天至一兩個星期後出現腦膜炎症状。患兒大多有發熱嘔吐嗜睡昏迷驚厥頸強直前囟膨隆等表現。偶見皮膚黏膜瘀點併發症有硬膜下積液腦積水腦膿腫等,主要是硬膜下積液(各種化膿性腦膜炎均可發生,但以流感桿菌腦膜炎多見),常發生在1歲以下的嬰兒,並發硬膜下積液可無任何症状,但亦有熱退後又上升或治療數天後體溫仍不退者;或症状好轉後再度出現驚厥、嘔吐、前囟膨隆及頭圍增大。此時應作顱X線檢查及硬膜下穿刺協助診斷。重症病例可遺留後遺症,如共濟失調癱瘓失明耳聾智力障礙等。

腦脊液塗片和培養陽性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診斷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檢查化驗

腦脊液常規與其他細菌性腦膜炎相似,塗片常可見革蘭陰性短小桿菌,陽性率較流腦為高,血培養陽性率亦高。莢膜腫脹試驗可鑒定流感桿菌型別。鱟細胞溶解物試驗測腦脊液中的內毒素,陽性結果有助於本病診斷。近年來採用對流電泳乳膠凝集試驗、ELISA等免疫學方法檢測腦脊液中莢膜多糖抗原,可迅速作出病原學診斷,陽性率可達80%。

頭顱X線檢查可發現異常。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鑒別診斷

本病應注意與肺炎球菌腦膜炎相區別。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併發症

有硬膜下積液腦積水腦膿腫等。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平時應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多曬陽光,多吸新鮮空氣、多在室外活動。增強抵抗力,預防呼吸道感染,用流感桿菌菌苗作預防注射,對易感嬰幼兒有保護作用。

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氨苄西林為具有殺菌作用廣譜抗生素,在腦膜炎症時,腦脊液藥物濃度血藥濃度的30%,對治療本病有良好療效。對非產酶流感桿菌株,所致腦膜炎可首選氨苄西林。劑量成人6~12g/d,兒童150~200mg/(kg.d),分~6次靜脈推注(每次推15~20min或靜脈滴注),也可肌內注射,療程不少於10天或用藥後至退熱後7天。近年來已有本菌對氨苄西林產生耐藥的報告,且用藥後退熱時間較長,複發率也較高。氯黴素新生兒毒性較大,故其劑量宜減為25mg/(kg.d)。近年來由於產β內醯胺酶菌株的廣泛流行,國外主張用頭孢噻肟或頭孢曲松。頭孢曲松在腦脊液內的殺菌效力強,藥物在腦脊液內的濃度大大超過該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故清除腦脊液內的細菌較快,用藥後發生耳聾後遺症較少,異常神經系統體征恢復快,副作用少。劑量:頭孢曲松2~3g/d,頭孢噻肟4~12g/d(均為成人),分~4次靜脈給藥。

(二)預後

重症病例可留有後遺症,如共濟失調癱瘓失明、耳聾、智力障礙等。

參看

關於「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