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細菌性痢疾的發病機理與病理變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細菌感染 >> 細菌性痢疾 >> 細菌性痢疾的發病機理與病理變化
傳染病學

傳染病學目錄

(一)發病機理

痢疾桿菌進入胃,易被胃酸殺滅,未被殺滅的細菌到達腸道,正常人腸道菌群對外來菌有拮作用;腸粘膜表面可分泌特異性IgA,阻止細菌吸附侵襲。當機抵抗力下降,或病原菌數量多時,痢菌藉助於菌毛貼附並侵入結腸粘膜上皮細胞,在細胞內繁殖,隨之侵入鄰近上皮細胞,然後通過基底膜進入固有層內繼續增殖、裂解、釋放內毒素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反應和全身毒血症。大部分細菌在固有層被單核—巨噬細胞噬殺滅,少量可達腸系膜淋巴結,也很快被網狀皮系統消滅,因此痢疾桿菌菌血症實屬少見。當腸粘膜固有層下小血管循環障礙水腫滲出、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形成淺表性潰瘍等炎性病變時,刺激腸壁神經蓯使腸蠕動增加,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瀉里急後重、粘膿血便等。感染A群菌可釋放外毒素,由於外毒素的特性,故腸粘膜細胞壞死,如水樣腹瀉及神經系統症状明顯。

中毒型菌痢是機體對大量病原菌毒素產生的異常強烈反應。表現為急性微循環障礙和細胞代謝功能紊亂。病程中出現感染性休克(詳見感染性休克節)、DIC、腦水腫中樞性呼吸衰竭,甚至多臟器功能衰竭(MOF)。慢性菌痢發生機理尚不明了,可能與急性期治療不及時、不徹底,或者機體抵抗力下降,尤其胃腸道的原有疾患或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

研究表明:志賀菌致病過程涉及多個毒力因子,毒力基因廣泛分布於染色體和180—220KD大質體上,其表達調控機理非常複雜,各種毒力因子在致病中的作用還待進一步闡明。

(二)病理變化

1.急性期菌痢 急性病變可累及整個結腸,尤其以乙狀結腸直腸為顯著,呈瀰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症充血、水腫、出血點。外露或粘膜下斑片狀出血,腸腔充滿粘膿血性滲出液,粘膜壞死脫落形成表淺潰瘍,重症病例可見潰瘍修復過程中呈乾涸的爛泥坑樣改變。

2.慢性期菌痢 可有輕充充血和水腫,粘膜蒼白增厚感或呈顆粒狀,血管紋理不清,潰瘍修復過程中呈凹陷性疤痕,周圍粘膜呈息肉狀,但腸壁因瘢痕組織收縮呈腸腔狹窄者屬少見。

32 細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學 | 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表現 32
關於「傳染病學/細菌性痢疾的發病機理與病理變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