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基底細胞癌
A+醫學百科 >> 腫瘤 >> 外陰基底細胞癌 |
外陰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of vulva)為不常見的外陰惡性腫瘤,惡性度較低。病變多呈局部浸潤,易複發,生長緩慢,很少轉移,占外陰惡性腫瘤的2%~3%。常見部位為大陰唇,也可在小陰唇、陰蒂和陰唇系帶出現。
目錄 |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外陰基底細胞癌為來源於外陰上皮基底細胞的惡性腫瘤。外陰基底細胞癌真正病因不明。有報導可能與局部放射治療有關。但其他部位的基底細胞癌,如頭面部的基底細胞癌可能與日光有關,但這仍不能完全解釋全部外陰基底細胞癌的原因。
(二)發病機制
腫瘤位於大陰唇,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有3種基本類型。3種類型可單獨存在,也可混合存在。
1.結節潰瘍型 表現為一實質性結節;中間形成深潰瘍,邊緣隆起呈圍堤狀隆起,為侵蝕性潰瘍。
2.扁平型 病灶較表淺,扁平,表面粗糙呈蠟狀、丘疹、紅斑樣,帶有黑色素或呈微紅色,質地較硬。
鏡下腫瘤組織自表皮基底層長出,伸向真皮或間質,輪廓如棒狀,或不規則地圖形分布。在細胞團巢的外線為柵欄狀排列的一層細胞,呈柱形,梭長桿形、深色,其長軸呈柵欄狀排列,相當於表皮的基底細胞。在中央部分的細胞,核呈卵形,胞質也不多;有的含較多色素而呈深色。組織結構多種多樣,有的呈巢團狀,巢內有角化珠;也有巢內出現腺腔樣空隙;有的細胞巢團與表皮基層相連,有的接近毛囊形狀。不管哪一種都具有一特徵,即瘤組織邊緣部總有一層柵狀排列的基底狀細胞。有的瘤組織被周圍纖維組織擠壓成索條狀則稱硬化型。這種癌有局部浸潤的行為,但一般不發生轉移,為低度惡性。如癌灶中部分為鱗狀細胞癌則稱為基底鱗狀細胞癌,其惡性程度是根據這部分鱗狀細胞癌的分化程度而決定。組織學上基底細胞癌應與皮膚汗腺癌和毛髮癌區別,汗腺瘤有2層細胞排列特點,毛髮癌有始基毛囊的結構。這兩者皆無邊緣柵狀排列的基底細胞層的特徵。此外尚應與基底樣細胞癌鑒別,後者發病年齡較輕,組織學上有挖空細胞,對HPV DNA的檢測呈陽性結果,這些是基底細胞癌所缺乏的。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症状
1.症状 外陰基底細胞癌病灶多為單發,偶為多發。該病病史長,初起無自覺症状。此後以外陰瘙癢、燒灼感為主要症状。有潰瘍形成可出現疼痛或有出血、滲出,並有血性臭味分泌物。可有身體其他部位基底細胞癌的病史。
2.體征 常表現為小的病灶,位於大陰唇,也可在小陰唇、陰蒂和陰唇系帶出現。病灶早期呈灰色,幾乎有些半透明,位於變薄的上皮下,小結節直徑常常<2cm。有3種基本類型即結節潰瘍型、扁平型、息肉型。
根據臨床表現和檢查所見,診斷一般無困難,但需作病理組織學檢查以確診。由於外陰基底細胞癌生長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所以從出現症状到診斷治療,往往經過較長時間,有報導平均為6.6年。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灶,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診斷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檢查化驗
組織病理檢查。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鑒別診斷
1.與外陰未分化鱗狀細胞癌鑒別 通常病灶發展較快,病史較短,易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2.與外陰惡性黑色素瘤鑒別 如具有色素沉著者應與外陰黑色素瘤相鑒別,但往往難以鑒別,確診需病理檢查。外陰惡性黑色素瘤有痣的病史和惡變過程,惡變後發展較快,易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3.與前庭大腺癌相鑒別。
4.與未分化鱗狀上皮癌鑒別 未分化鱗狀上皮癌通常病灶發展較快,病史較短,也易出現區域淋巴轉移。
5.與乳頭狀瘤鑒別。
6.與外陰結核鑒別 易形成潰瘍,潰瘍底部可見乾酪樣分泌物。有結核病史,病理活檢可證實。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併發症
約有20%的外陰基底細胞癌伴發其他癌瘤,如外陰鱗癌、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宮頸癌或皮膚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治療前相關了解:
外陰基底細胞癌治癒率很高。北京朝陽醫院於1986年曾報導1例外陰基底細胞癌合併轉移及多次複發,第1次手術切除後6年局部複發,又行手術切除,術後行放療及順鉑化療。再隔7年同側腹股溝淋巴結複發,再行手術切除。術後輔用化療及放療。隔5年有肺轉移為1.7cm直徑瘤。做肺葉切除,術後又行順鉑、氟尿嘧啶(5-Fu)化療,追蹤至末次手術後兩年半尚健在。患者前後病程共20年。可以看出基底細胞癌雖有可能複發或轉移,但經過積極治療,預後尚好。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中醫治療
驗方偏方:
1. 驗方:地鱉蟾蜍湯:地鱉蟲、蟾蜍、大茯苓、豬苓、党參各15g,白花蛇舌草、苡仁、半枝蓮各18g,三棱、白朮各10g,莪術12g,甘草3g。水煎3次,分3次服。如無明顯反應可連服2-3個月以上。
2. 療效:潘明繼等人應用本方治療卵巢癌取得一定療效。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西醫治療
1.手術治療 外陰基底細胞癌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術式可採用病灶局部廣泛切除,不需作外陰根治術及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對較廣泛病灶,則應作外陰廣泛切除。凡累及尿道或陰道、肛門時,應作相應部分的切除。疑有腹股溝淋巴結陽性者,應做活檢,如病理證實有轉移時,應作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對腹股溝深淋巴結陰性者,應作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若複發可再次手術。切除下的標本邊緣應詳細作切片病理檢查以保證確實切淨。
2.放射治療 基底細胞癌對放療敏感,但由於外陰部正常皮膚對放射線耐受性差,治療時容易引起難以耐受的合併症如外陰放射性炎症、潰瘍和疼痛,故此法僅適用於早期單純的基底細胞癌。
3.抗癌化療 目前所有的抗癌藥對基底細胞癌療效不佳,但對較晚期的病例,抗癌化療可作為綜合治療的一種補充手段。
外陰基底細胞癌的護理
自我診斷 :本病很少轉移。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灶,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瘤。本病也常伴其他原發性惡性腫瘤如乳房、胃、直腸、肺、宮頸、於宮內膜及卵巢癌等。須與前庭大腺癌相鑒別。
對老年婦女大陰唇有小腫塊應及時就醫,必要時活檢,確診後應注意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其他惡性腫瘤。應做好隨訪
預後:
預後較好,5年生存率為80%~95%,然而由於處理不當,可有10%~20%的複發率。複發病灶應再次切除,預後依然良好。
保健:
1、不在或盡量少在烈日下活動,必須在烈日下工作者應搞好皮膚保護。
4、積極治療皮膚慢性病症,如潰瘍、炎症、燒傷疤痕、日光性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症、皮膚白斑等。
5、經常食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品。
外陰基底細胞癌吃什麼好?
外陰基底細胞癌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肉300克、鮮河魚1條(500克)、白蘿卜1個。 羊肉切成大塊,放入滾水中,同切片的蘿卜煮15分鐘,湯和蘿卜棄之。羊肉放入鍋內,加水(約為鍋容量的2/3)、蔥、姜、酒,煮至熟透。若湯太少可加適量開水。將魚用豆油煎透後,放入凌晨肉鍋內煮30分鐘。湯中加鹽、香菜、蒜苗、蔥末,即成美味可口的羊魚鮮湯。主要用於外陰基底細胞癌術後的調養。
2、鵪鶉蛋20個、洋蔥半隻、胡蘿卜80克、蘆筍80克、香茄4個、青椒1隻。 蛋煮熟運用殼。蔬菜切成小塊。胡蘿卜煮至剛熟。碗中依次放入湯料200毫升、砂糖40克、醋45毫升、酒15毫升、番茄醬20克、麻油5毫升、傑粉10克、調成料汁。鍋中放油30毫升,燒熟後投入蛋和蔬菜秒炒,倒入料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主治外陰基底細胞癌慢性出血所致貧血。
外陰基底細胞癌吃那些對身體好?
(1)宜多吃具有抗外陰腫瘤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麥、大麥、土瓜、烏骨雞、烏賊、烏梢蛇、豬胰、菊花、烏梅、桃子、荔枝、馬齒莧、雞血、鰻魚、鮑魚、蟹、鱟、沙丁魚、文蛤、玳瑁。
(2)疼痛宜吃鱟、赤、龍蝦、淡菜、海參、虎魚、甜菜、綠豆、蘿卜、雞血。
(3)瘙癢宜吃莧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帶、紫菜、雞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強體質、預防轉移宜吃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雞肫、海參、薏米、核桃、蟹、石龍子、針魚。
(5)供給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豆製品等,可提高機體抗癌力。其中牛奶和雞蛋可改善放療後蛋白質紊亂。
(6進食適量糖類,補充熱量。大劑量放射治療病人,可使其體內的糖代謝遭到破壞,糖原急劇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島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補充葡萄糖的效果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馬鈴薯等含糖豐富的食物以補充熱量。
(7)維生素A和C有阻止細胞惡變和擴散,增加上皮細胞穩定性的作用,維生素C還可防止放射損傷的一般症状,並可使白細胞水平上升;維生素E能促進細胞分裂,延遲細胞衰老;維生素B1可促進病人食慾,減輕放射治療引起的症状。基底細胞癌飲食應多吃含上述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芝麻油、穀類、豆類以及動物內臟等。
(8)放療和化療的病人,一般宜進食涼食、冷飲,但有寒感的病人,則宜進食熱性食物。
外陰基底細胞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2)忌蔥、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煙、酒。
(4)忌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5)忌公雞、鵝等發物。
(6)瘙癢嚴重時忌海鮮及刺激、致敏食物。
參看
|
關於「外陰基底細胞癌」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