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骨瘤,病名。腫瘤之發於骨者。見《洞天奧旨》卷十一。多因腎氣不足,寒濕挾痰侵襲骨骼,造成氣血凝聚於骨所致。好發於長管骨的干骺端。良性骨瘤症状多不明顯,發展緩慢。惡性骨瘤則表現為病初隱痛,繼則疼痛難忍,入夜尤甚,腫塊生長迅速,推之不移,堅硬如石,與骨相連,皮色紫竭,表面可有靜脈怒張,並常伴有低熱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症。治宜補中益氣,散腫破堅為主,內服腎氣丸,外用陽和解凝膏。對惡性者應及時實施切除治療。

目錄

基本概述

廣義而言,任何骨的過多生長,不論其是否腫瘤性質,均可稱為骨瘤。但真正骨瘤應僅指膜內化骨骨骼的腫瘤,不包括因炎症外傷等引起的過度增生血腫機化鈣化骨化性纖維瘤等。

骨瘤較常見,僅次於骨軟骨瘤發病。發生於骨膜內層骨母細胞。屬良性腫瘤,由成骨性纖維組織、成骨細胞及所產生的新生骨組成,隨生長發育成長。

骨樣骨瘤於1935年由Jaffe首次報告,是一種良性成骨性疾患,具有界限清晰的局灶性病灶,一般直徑小於1cm,周圍可有較大的骨反應區。  

臨床表現

發病率僅次於骨軟骨瘤,多在兒童發病,男性較多。生長慢,症状較輕。無惡變趨向。

多發生在顱骨,顏面骨下頜骨偶有發生,分緻密骨瘤及松質骨瘤兩類。

緻密骨瘤發生在顱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發生在顱內板者,腫瘤如突入,可引起顱內壓近,引起暈眩頭痛、甚至癲癇(圖2-1)

骨松質瘤則常發生於長骨端骨幹與骨骺交界處的軟骨部,隨管狀骨長度的增長,骨瘤亦有變化,呈不同形狀(圖2-2)

一般全身骨骼發育成熟後,即停止生長。但在發育過程中,如骨瘤引起骨骼受壓迫,仍可引致畸形生長(圖2-3)。

骨瘤偶可發生在軟組織中,但多認為這是一種錯構瘤,而非真性骨瘤。  

影像學診斷

緻密骨瘤顯示隆起,外壁光滑,顱骨骨瘤基底寬廣,呈波狀。位內板者則內板增厚。骨密度均勻增加,骨質破壞骨化程度常不一致。

骨疣常帶蒂,軟骨部可鈣化,呈菜花狀。(圖2-4)  

病理

骨瘤質硬,有骨膜覆蓋,基底與骨組織相連,可有寬廣基底或帶蒂。切面為骨組織。

根據骨密度不同,分為象牙骨型(即緻密骨型)及海綿骨型(即松質骨型),前者多見。鏡下顯示結構間單,可含有骨板和少許哈氏管,松質骨型者可有骨髓組織。  

診斷與診斷

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但其間有時沒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腫瘤中可同時存在良性和惡性的組織學特徵。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顯微鏡下的病理所見必須結合臨床情況和X線表現,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

由於惡性骨腫瘤病程緩慢,發病時往往不易引起患者注意,許多惡性骨腫瘤患者就診較晚,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預後較差。對於惡性骨腫瘤,和其它腫瘤一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即「三早」)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早期發現惡性骨腫瘤,需要患者和了解骨腫瘤的典型症状,以便發現早期線索,及時就診。

關節疼痛,腫塊,運動障礙是骨腫瘤尤其是惡性骨腫瘤的主要症状。但許多骨腫瘤早期並沒有典型的臨床症状,因而早期發現有一定的困難。為了做到早期發現骨腫瘤應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1、惡性骨腫瘤的發生與骨骼生長旺盛有關,大多數發生在10~30歲年齡,10~20歲為發病高峰期。青少年患者自感肢體的疼痛與腫脹(或腫塊)的部位一致,具有固定性、持續性的特點,夜間尤甚,而且日漸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當感到肢體的疼痛、腫脹不是由於創傷、炎症、風寒所引起時,決不能掉以輕心要趕緊去做進一步的檢查。

2、青少年出現發熱、肢痛、腫脹、白細胞增多急性骨髓炎時,要排除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的可能。

3、骨骼上原有的良性腫塊突然增大而且伴有疼痛時,說明可能有惡變趨勢。多發性內生軟骨瘤,多發性骨軟骨瘤和長管狀的單發性骨軟骨瘤都容易惡變為軟骨肉瘤,有上述病變時,要定期複查以防惡變。

4、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向時,要警惕有轉移性骨腫瘤的可能。

5、凡四肢軟組織中出現腫脹、局部腫塊、疼痛,並在腱膜筋膜關節鄰近處有壓痛時,首先應考慮滑膜肉瘤的可能,不要輕易以關節炎囊腫纖維瘤等良性病變來解釋。

6、X線檢查等表現無明顯異常而病程進展與外傷或良性病變不相符的患者,應注意加強局部觀察,定期複查或請教具有骨腫瘤專長的醫生進一步檢查。

7.對以上情況及高度懷疑有惡性骨腫瘤者,應進一步進行X線檢查、放射性同位素骨掃描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穿刺或切開病理活檢以明診斷。

(一) 發生於鼻副竇的骨瘤 多見於額及篩竇,常呈分葉狀,可有蒂,邊緣整齊,密度均勻一致,長大可佔滿鼻竇腔,甚至頂起竇壁,引起額面畸形。一般診斷不困難。

(二) 發生於顱骨者 應與腦膜瘤額骨內板增生症和纖維異樣增殖症鑒別。

1. 腦膜瘤 生長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現骨樣改變。瘤基底寬,並可有顱板溶骨改變。腫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溝影增寬增多。眼眶篩部骨瘤有時與嗅溝的腦膜瘤不易區分。

2. 額骨內板增生症 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頭痛、肥胖性慾減退。多見於停經後的女性,有時伴發糖尿病尿崩

3. 顱骨纖維異樣增殖症 病變廣泛,基底寬,多處發病,累及板障和顱板,全身其它骨骼亦可發病,且有單側趨向。

(三) 發生於肢體者 應與骨軟骨瘤、骨肉瘤區分。

1. 外生骨疣 如全身骨質則為骨瘤,有謂 實為骨軟骨瘤,內含軟骨成份鈣化。二者不易區分,有賴於病檢。

2. 內生肌疣(Enoslosis)亦稱骨斑(Bone Spot)或骨島(Bone Islaand),為松質骨內骨發育異常,骨內呈巢狀,可有骨小梁。不屬腫瘤。

3. 骨肉瘤 生長迅速,具惡性骨腫瘤特點,有無好發年齡與部位,易區分。  

併發症

骨瘤為骨組織腫瘤中最良性者,很少有惡性變化。患者多為少年和青年。顱骨和上、下頜旨為其好發部位。生長慢、症状少。當其突人顱腔、眼眶、鼻腔和鼻寞內,可引起壓迫症状。當其向顱骨表面發展時,可造成外貌畸形。全身骨骺融合後,腫瘤即自行停止生長。故除對已引起較嚴重的壓迫症状或過分畸形須予以手術切除者外,不必考慮治療;但應繼續觀察,因骨瘤偶爾可有惡性變。治療時應手術切除腫瘤,並包括腫瘤周圍少許正常骨質。否則,腫瘤可以複發,甚至發生惡性變。

發生於顱骨內板而向顱內發展時,可引起顱內壓升高,出現頭痛、頭暈或者可並發癲癇。  

手術治療

骨瘤的發展緩慢,無症状者可大不被發現,一般無需治療。但如生長快,已引起發良畸形或壓迫症状,或成年後仍繼續生長者,均可手術切除。  

中醫療法

病名。腫瘤之發於骨者。見《洞天奧旨》卷十一。多因腎氣不足,寒濕挾痰侵襲骨骼,造成氣血凝聚於骨所致。好發於長管骨的干骺端。良性骨瘤症状多不明顯,發展緩慢。惡性骨瘤則表現為病初隱痛,繼則疼痛難忍,入夜尤甚,腫塊生長迅速,推之不移,堅硬如石,與骨相連,皮色紫竭,表面可有靜脈怒張,並常伴有低熱、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症。治宜補中益氣,散腫破堅為主,內服腎氣丸,外用陽和解凝膏。對惡性者應及時實施切除治療。  

分類

(一)成骨性腫瘤 1.良性

(1)(osteoma)

(2)骨樣骨瘤和骨母細胞瘤(osteoid osteoma and osteoblastoma)

2.惡性

(1)成骨肉瘤(osteosarcoma)

(2)皮質旁成骨肉瘤(juxtacortical osteosarcoma)

(二)成軟骨性腫瘤

1.良性

(1)軟骨瘤(chondroma)

(2)骨軟骨瘤(osteochondroma)

(3)軟骨母細胞瘤(chondroblastoma)

(4)軟骨粘液樣纖維瘤(chondromyxoid fibroma)

2.惡性

(1)軟骨肉瘤(chondrosarcoma)

(2)近皮質軟骨肉瘤(juxtacortical chondrosarcoma)

(3)間葉性軟骨肉瘤(mesenchimal chondrosarcoma)

(三)骨巨細胞瘤(ciant cell tumor of bone)

(四)骨髓腫瘤

1.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

2.骨網織細胞肉瘤(reticulosarcoma of bone)

3.骨淋巴肉瘤(limphosarcoma of bone)

4.骨髓瘤(myeloma)

(五)脈管腫瘤

1.良性

(1)血管瘤(hemangioma)

(2)淋巴管瘤(limphoangioma)

(3)血管球瘤(glomangioma)

2.中間型或未定型

(1)血管內皮瘤(hemangioendothelioma)

(2)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

3.惡性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六)其它結締組織腫瘤

1.良性

(1)成纖維性纖維瘤(desmoplastic fibroma)

(2)脂肪瘤(lipoma)

2.惡性

(1)纖維肉瘤(fibrosarcoma)

(2)脂肪肉瘤(liposarcoma)

(3)惡性間葉瘤(malignant mesenchymoma)

(4)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sarcoma)

(七)其它腫瘤

1.脊索瘤(chordoma)

2.長管骨「牙釉質瘤」(adamantinoma of lone bone)

3.神經鞘瘤(nearilemnoma)

4.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

(八)未分化類腫瘤

(九)瘤樣病變

1.孤立性(solitary bone cyst)

2.動脈瘤樣骨囊腫(aneurysmal bone cyst)

3.近關節性囊腫(juxta articular bone cyst)

4.干骺端纖維缺損(metaphyseal fibrous defect)

5.嗜伊紅肉芽腫(eosinophilic granuoma)

6.纖維結構不良(fibrous dysplasia)

7.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8.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性「棕色瘤」(「brown tumor」)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良性骨瘤或瘤樣病變以手術刮除或切除為主。手術力求徹底,以免複發或引起惡變,但應盡量保留肢體功能。對於惡性腫瘤劓應以搶救生命為主,只有在不降 低生存率的前提下,才可考慮保留肢體的問題。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刮除術切除術、截除術、骨瘤段肢體切除和遠端再植術、截肢術、和關節離斷術。

1、刮除術是將包含腫瘤的骨壁切開,將其中的腫瘤組織刮除乾淨。本手術適用於掌指骨的內生軟骨瘤、骨囊腫、骨嗜伊紅肉芽腫和範圍較小的骨巨細胞瘤。腫瘤刮除後所遺留的空腔可用植骨塊充填。

2、切除術是將向骨外突出生長的腫瘤自其基底部切除的手術,主要適用於骨軟骨瘤。切除應包括該腫瘤的軟骨帽蓋、包圍帽蓋的纖維組織和全部基底。

3、截除術是將腫瘤所在的一段骨幹整段切除。適用於破壞範圍較大的巨細胞瘤和一些低度惡性的腫瘤如纖維肉瘤、軟骨肉瘤等。骨幹截除後所遺留的缺損有的不需修補如腓骨近端和尺骨遠端,大多數則需要用人造關節、異體骨或自體骨進行修補。

4、腫瘤段肢體切除和遠端再植術是斷肢再植術的新發展。將腫瘤所在的一段肢體包括皮膚肌肉神經、血管和骨胳整段切除,再將遠端肢體移植到近端去。本於術適用於上肢低度惡性的腫瘤如纖維肉瘤,軟骨肉瘤等。

5、截肢術或關節寓斷術是殘廢性手術,必須經過周密研究,充分討論,確屬必要才能施行。手術目的在於搶救生命,因此,一經決定,不應拖延時間,應儘早施行。對於已有內臟轉移的晚期惡性腫瘤,局部瘤體巨大、疼痛嚴重的,為了減少痛苦,也可作姑息性截肢

放射治療

根據對放射線的敏感度可將腫瘤分為高度敏感(2,000拉德即有顯效)、中度敏感(2,000—5,000拉德始有效),和不敏感(5,000拉德以上仍無顯效)三種。但敏感和不敏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為了便於選擇放射治療,可將骨腫瘤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手術後放射治療:椎體巨細胞瘤手術不徹底者可輔以放射治療,則效果較好。尾部的脊索瘤,或滑膜肉瘤手術切除後也可進行放射治療,以防複發。

2、適用放射治療者:惡性骨腫瘤中的未分化網狀細胞肉瘤、骨原髮網狀細胞肉瘤、多發骨髓瘤的單發病灶、良性骨腫瘤或瘤樣病變中的血管瘤、動脈瘤性骨囊腫和嗜伊紅肉芽腫都適於放射治療。

3、姑息性放射治療:不能手術切除的軀幹骨生肉瘤可用放射治療,以控制其生長。骨轉移瘤經放射治療後也可減少疼痛,有時並能限制其生長。

4、禁用放射治療者:良性腫瘤中除上述幾種適於放射治療者外,都禁用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除可應用深部x線機進行外,鈷60所產生的a射線具有穿透力強、皮膚損害輕的特點,應用較為廣泛。此外放射性同位素磷32可應用於多發骨髓瘤的治療,碘131可應用於甲狀腺癌骨轉移的治療,金198可應用於胸腔內轉移的治療。

預防措施

從醫學上骨腫瘤的預防物理因素有關,即電離輻射、人工紫外線、室內玩意污染、電磁輻射、骨損傷,特別是化學工作者或者核企業,應當做好一定的防護措施,消除或降低致癌危險因素,促進健康,防患於未然,減少接觸環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利於減少骨腫瘤的發生率。

a、電離輻射(包括放療)可致骨腫瘤,主要是內照射,特別是親骨性放射性核素(如鐳)是誘發骨腫瘤的主要因素。與鐳接觸的工作人員有發光塗料工人、 化學工作者和接受口服或靜脈注入鐳藥物治療的病人。電離輻射污染防止措施主要有核企業廠址應選擇在合適的地區並進行檢測,工廠工藝流程及設備應安全,廢水 廢氣經淨化處理,對醫務和科研工作者及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應加強防範意識,採取防護措施。

b、天然和人工紫外線能導致皮膚癌,應減少過多地暴露於紫外線中或戶外活動時動時穿戴適當的衣帽、防護眼鏡,塗防晒霜等。

c、室內環境污染(建築裝潢材料等)中氡的核輻射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在選擇建築材料時應注意,盡量使房間空氣流通,有條件可裝抽風機。

d、手機、電腦、電視、微波用品的電磁輻射,盡量多使用有線電話,使用電腦時距螢屏應在一臂之遙,看電視的時間不要太久等。

e、損傷與骨腫瘤損傷(包括骨折出血疤痕燒傷等)可能和骨腫瘤有關。如骨巨細胞瘤雖病因不明,但有部分病例發病前有外傷史。此外手足部軟組織 腫瘤中的表皮樣囊腫、黃色素瘤、(又稱腱鞘巨細胞瘤或良性滑膜瘤)、血管球瘤、黏液囊腫、滑膜瘤、膿性肉芽腫、惡性黑色素瘤等都被懷疑與局部外傷有關。可 見預防損傷也是預防骨腫瘤的一部分。

參看

關於「骨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