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苧麻根
Zhù Má Gēn
苧麻根
別名 家苧麻、野麻、白麻、園麻、青麻、苧根、苧麻頭、野苧根、苧麻茹
功效作用 清熱止血解毒散瘀。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英文名 Radix Boehmeriae
始載於 藥性論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肝經膀胱經
藥性
藥味

苧麻根,別名苧根、苧麻頭,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又名:紵(《詩經》),天青地白草、川綿蔥、野苧麻(王安卿《採藥志》),銀苧、天名精(《綱目拾遺》),園麻、線麻、白苧麻、山麻、紅苧麻。

  

目錄

基本概述

【苧麻根的功效介紹】: 苧麻根 (《藥性論》)

異名】苧根(《別錄》),苧麻頭(《南寧市藥物志》)、苧麻(《藥性論》),又名:紵(《詩經》),天青地白草、川綿蔥、野苧麻(王安卿《採藥志》),銀苧、天名精(《綱目拾遺》),園麻、線麻、白苧麻、山麻、紅苧麻。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

性味】甘,寒。 ①《別錄》:寒。 ②《藥性論》:味甘,平。 ③《日華子本草》:味甘,滑,冷,無毒。 ④《浙江民間草藥》:性寒,味酸,無毒。

【歸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血分。 ②《本草撮要》:人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苧麻根的功效】清熱止血解毒散瘀。 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①《別錄》:主小兒赤丹;漬苧汁療渴,安胎

②《日華子本草》:治心膈熱,漏胎下血,產前後心煩悶,天行熱疾,大渴大狂,罯毒箭、蛇蟲咬。

③《本草圖經》:主白丹,濃煮浴之,日三、四。

④《本草備要》:補陰,破瘀,解熱,潤燥。

治癰疽,發背,金瘡,折傷,雞、魚骨哽。

⑤《綱目拾遺》:治諸毒,活血,止血,功能發散,止渴,安胎;塗小兒丹毒,通蠱脹,崩漏,白濁,滑精牙痛,喉閉,骨哽,疝氣,火丹,毒,胡蜂、毒蛇咬,發背,疔瘡,跌扑損傷。

⑥《分類草藥性》:療砍傷、跌扑,敷續筋骨;瘋狗咬傷。

⑦《現代實用中藥》:根、葉並用,治肛門腫痛脫肛不收。

⑨《南寧市藥物志》:治小兒麻疹創傷出血腫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本草經疏》: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外觀形態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2米。莖直立,分枝,有柔毛。單葉互生,闊卵形或卵圓形,長7~15厘米,寬6~14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鋸齒,基部渾圓或闊楔形,上面綠色,粗糙,下面除葉脈外全部密被白色綿毛托葉錐尖形,脫落;葉柄有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小成束,為腋生的圓錐花序;雄花黃白色,花被4片,雄蕊4;雌花淡綠色,花被4片,緊抱子房,花柱1。瘦果細小,橢圓形,集合成小球狀,上有毛,花柱突出。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野生於山坡、山溝、路旁等處。我國中部、南部、西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陝西、河南等地均有栽培。本植物的莖皮(苧麻皮)、葉(苧麻葉)、花(苧麻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苧麻根

【採集】冬、春採挖,除去地上莖和泥土,晒乾。

【藥材】乾燥根呈不規則圓柱形或稍帶扁圓形,略彎曲,長6~10厘米,直徑,1~2厘米。 外皮灰棕色,極粗糙。 有突起的根痕和許多狀凸起,皮部有時脫落而呈現棕褐色或棕黃色的纖維狀。 質硬體輕,斷面纖維性,略有粉質,嫩者實心,有時可見中間有數個同心環紋,老者空心。 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 以灰棕色、條勻、堅實者為佳。主產江蘇、山東、陝西等地。  

藥用價值

藥理作用

①止血作用用野苧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白鼠尾端的人工創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如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可得到同樣效果。 家兔肌肉注射血凝後,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未見明顯變化。 用浸有血凝的藥棉覆蓋於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 有報導用根包紮創傷有止血作用。

②從對苧麻的成分研究過程中,發現咖啡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鹽),按7毫克/公斤靜脈注射於家兔,10毫克/20克注射於小鼠腹腔,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但對鈷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細胞血小板顯著增加。  

化學成分

根含酚類、三萜(或甾醇)、綠原酸。全草和種子含氫氰酸。  

炮製方法

一、淨制 除去雜質《藥典77》)。

二、淨制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乾燥(《藥典77》)。

三、炮炙 制炭 取淨苧麻根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噴洒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乾(《規範》)。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根含酚類、三萜甾醇、綠原酸、咖啡酸等。 

2.藥理作用:由苧麻根所含成分綠原酸生成的咖啡酸有明顯止血作用。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選方與論述

苧麻根

【選方】

①治五淋:苧麻根兩莖,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頻服。 (《斗門方》)

②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麻根十枚,搗碎,以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聖惠方》)

③治小便不通:一苧麻根,洗,研,攤絹上,貼小腹連陰際。 (《摘元方》) 二麻根半兩,蛤粉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空心,以新汲水調下二錢。(《聖惠方》)

④治葉:血不止:苧麻根、人蔘白堊、蛤粉各一分。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苧根散)

⑤治腸風:苧麻根四錢。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⑥治習慣性流產:苧麻干根一兩,蓮子五錢,懷山藥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二升,銀一塊,水九升,煮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銀。(《梅師集驗方》)

⑧治血熱崩漏:苧麻干根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⑨治哮喘:苧麻根和沙糖爛煮,時時嚼咽下。(《醫學正傳》)

⑩治痰哮咳嗽:苧根,煅存性為末,生豆腐蘸三、五錢食;未全可者,以肥豬肉二、三片蘸食。(《醫學正傳》)

⑾治白丹:苧根三斤,小豆四升。水二斗,煮以浴,日三、四遍。(《備急方》)

⑿治癰疽發背,或髮乳房初起微赤:搗苧根敷之,數易。(《梅師集驗方》)

⒀治跌打閃挫:大鯽魚一尾,獨核肥皂一個,胡椒七粒,黃梔子九個,老薑一片,蔥頭三個,野苧麻根一段,乾麵一撮,香糟一團,紹酒隨數用,同前藥合搗如泥,炒熱熨敷患處,外用布包紮緊,次日青出。(《綱目拾遺》)

⒁治跌扑:野苧根一兩,搗碎,好酒煎服,盡量飲醉。(《百草鏡,)

⒂治蛇咬傷:鮮苧麻根,搗爛罨包。(《浙江民間草藥》)

⒃治雞魚骨哽:苧麻根搗汁,以匙挑灌之。(《談野翁試驗方》)

【名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苧根,《別錄》在小兒赤丹,為其寒能涼血也。漬苧汁療渴者,除熱之功也。《日華子》用以治心膈熱,漏胎下血,胎前產後心煩,天行熱疾,大渴發狂,及罯毒箭、蛇蟲咬,皆以其性寒能解熱涼血故也。

②《本草述》:苧根,丹溪謂其大補陰而即行滯血,足以補為行也。夫甘寒之藥能瀉火,此味止血淋、治丹毒,或入血分瀉熱乎?但就其安胎治漏血尤效,則補陰活血之功,又豈徒以瀉熱與他味問論乎。……其和血便在補陰,而能行能止之故可以思矣。

③《本草正義》:白苧性寒,古方多言其主治小便不通,五淋熱結等證,則有泄熱通利之力,是以《日華本草》謂其甘寒而滑。

乃近人偏以為安胎之用,實則既寒且滑,必非胎動者所宜;且根主下行,尤為妊娠禁品。

考古今醫藥諸書,惟《梅師集驗方》用以治胎動忽下黃汁,此外殊不多見,丹溪且言其行滯血,則更與胎動大相刺謬,又何可為安胎套藥耶。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1~2m。根呈不規則圓柱形,略彎曲。莖直立,分枝,綠色,有短或長毛。葉互

苧麻根

生,闊卵形或近圓形,長5~16cm,寬3.5~14cm,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粗齒,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綿毛。花單性同株,花序圓錐形;雄花序在雌花序下,雄花花被片4,雄花4,有退化雌蕊;雌花序簇生或球形,花被管狀,4齒裂,子房1室,內含1胚珠。瘦果橢圓形,有毛,外被宿存花被,頂有宿存柱頭,絲狀。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於荒地、山坡或栽培。主產浙江、江蘇、安徽。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1~2m。根呈不規則圓柱形,略彎曲。莖直立,分枝,綠色,有短或長毛。葉互生,闊卵形或近圓形,長5~16cm,寬3.5~14cm,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粗齒,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綿毛。花單性同株,花序圓錐形;雄花序在雌花序下,雄花花被片4,雄花4,有退化雌蕊;雌花序簇生或球形,花被管狀,4齒裂,子房1室,內含l胚珠。瘦果橢圓形,有毛,外被宿存花被,頂有宿存柱頭,絲狀。花期5~8月,果期8~10月。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發芽適宜氣溫22-25℃,生長最適溫度為23-30℃,氣溫在8℃以下幼苗停止生長,0℃以下苗易凍死。年降水量800-1000mm,相對濕度80%左右最為適宜。怕風,忌漬水。對土壤適

苧麻根

應性強,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土壤pH5.5-6.5的砂質壤土或粘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苧麻品種繁多,有白葉苧麻和綠葉苧麻等。分深根型、中根型、淺根型三類。用種子、分根、扦插、壓條、分株繁殖,亦可用組織培養方法培育試管苗。種子繁殖:用育苗移栽法,選背風向陽、灌排方便、土質疏鬆之處作苗床。春季3月上。中旬或秋季8月上、中旬播種,種子可與細土或草木灰拌勻後撒播於苗床,薄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蓋草,澆水,保持濕度。出苗後,待有10-12片真葉時,即可移栽。每1hm2用種量7.5-15kg。分根繁殖:又稱分蔸繁殖,將種根挖出,分切成數塊,選健壯、無病蟲害的帶有節及芽的種塊,隨即栽種。亦可用邊蔸、抽亮、抽行等方法獲得種根。或將細很切成小段,早春育苗,待苗高20cm時移栽。扦插繁殖:選租壯麻莖,剪成12-15cm小段,具有3-4個芽,斜插在苗床上,覆土壓實,保持土壤濕度,待生根出苗後移栽。壓條繁殖:待頭麻開始成熟,莖桿大部變褐色時,在植株旁挖深約5cm的淺溝,將莖桿彎曲至地面,在靠地面處,切一傷口,麻桿頂端露出土面,填土壓實,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移栽。分株繁殖:苗高15-20cm時,切取過密較矮的麻苗,稍帶細根,摘除部分葉片,剪去梢部栽種。移栽方法,秋末、冬初或早春空穴栽,每lhm2按深根型栽3.75萬-4.5萬兜、淺根型2.5萬-3萬蔸。實生苗4.5萬-6萬蔸,每蔸2-3株。穴深10-15cm,穴徑12-18cm。栽後填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頭麻追肥2-3次,一般施催苗肥、提苗肥、壯苗肥;二、三麻追肥2次,施催苗肥、齊苗肥。冬季施有機肥,可溝施或穴施,並結合培土。苗高1m時,可割除莖桿,促進地下部生長,稱破桿,可兼收1次麻。或在植株高60cm時,將麻株扭曲挽成小結,稱閉蔸。遇雨季要及時排澇。冬季要齊地砍桿,清理麻園。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線蟲病、青枯病、疫霉病、白紋羽病、莖腐病、角斑病、褐斑病等,蟲害有苧麻赤蛺蝶、苧麻天牛、銀紋夜蛾、卷葉蟲、苧麻黃蛺蝶、金龜子等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稍彎曲,長4-30cm,直徑0.4-5cm;表面灰棕色,有縱紋及多數皮孔,並有多數疣狀突起及殘留須恨;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皮部棕色,木部淡棕色,有的中間有數個同心環紋,中央有髓或中空。根略呈紡錘形,長約10cm,直徑1-1.3cm;表面灰棕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斷麵粉性。氣微,味淡,有粘性。

以色灰棕、無空心者為佳。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外側破碎。皮層約10餘列細胞,近中柱鞘纖維處為厚角細胞。中柱鞘纖維壁極厚,胞腔小。韌皮射線明顯;韌皮纖維單個或數個成束,壁厚,非木化。形成層成環。本質部射線寬2-10列細胞;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徑向排列,少數切向排列。髓部薄壁細胞較大。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並含草酸鈣簇晶,木射線細胞尚含方晶;另有粘液道及含揉質細胞。

根橫切面:韌皮部狹窄,韌皮纖維較少,韌皮射線不明顯;木質部主要為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導管稀少;無髓。

3.理化鑒別本品水煎液加三氯化鐵試液,顯墨綠色。取水煎液滴在濾紙上,於紫外光燈下顯藍色熒光。

【化學成份】根含綠原酸(chlorogenicacid),在稀酸中加熱可生成咖啡酸(caffeicacid)及奎寧酸(quinicacid)。  

藥理作用

止血作用用野苧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鼠尾端的人工創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如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家兔肌內注射血凝後,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未見明顯變化。用浸有血凝的藥棉覆蓋於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從對苧麻的成分研究過程中,發現咖啡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鹽),給家兔靜脈注射7mg/kg,或小鼠腹腔注射10mg/20g,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但對60Co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增加。 【毒性】血凝酸胺毒性極低,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1583±80mg/kg。家兔靜脈注射,對血壓呼吸無明顯影響,連續靜脈注射10日對心電圖及肝、腎功能也均無改變。

【炮製】

1.苧麻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2.苧麻根炭《醫學正傳》:煅存性。現行,取淨苧麻根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部焦黃色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涼透。

飲片性狀:苧麻根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木部淡黃色,中間有數個同心環紋,纖維性,皮部灰褐色。周邊灰棕色至灰褐色。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苧麻根炭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味微苦。

【性味】甘;性寒;

【歸經】肝;心;膀胱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安胎;利尿;解毒。主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血淋;便血;崩漏;紫癜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小便淋瀝;癰瘡腫毒;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事項

實熱者慎服。《本草經疏》:病人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藥論}1.論苧麻根清熱涼血之功繆希雍:(苧根)《別錄》專主小兒赤丹,為其寒能涼血也。漬苧汁療渴者,除熱之功也。《日華子》用以治心膈熱,漏胎下血,胎前產後心煩,天行熱疾,大渴發狂,及服金石藥人心熱,罯毒箭、蛇蟲咬,皆以其性寒能解熱涼血故也。(《本草經疏》)

2.論苧麻根安胎機制①汪紱:孕婦兩三月後,相火日盛,血益熱,胎多不安。苧根甘咸入心,能布散其光明,而不為鬱熱,此安胎良藥也。(《醫林纂要.藥性》)②張秉成:苧麻根,甘寒養陰,長於滑竅涼血,血分有濕熱者亦屬相宜。大抵胎動因於血熱者多,或因傷血瘀者亦有之。安胎之義,其即此乎。(《本草便讀》)

3.論苧麻根補行兼備①朱丹溪:苧,大補肺金而行滯血,方藥似未曾用,故表而出之。(《本草衍義補遺》)②劉若金:苧根,丹溪謂其大補陰而即行滯血,是以補為行也。夫甘寒之藥能瀉火,此味止血淋,治丹毒,或入血分而瀉熱乎?但就其安胎、治漏血尤效,則補陰活血之功,又豈徒以瀉熱與他味同論乎。其和血者便在補陰,而能行能止之故可以思矣。(《本草述》)

4.論苧麻根泄熱通利而下行,非胎動者所宜張山雷:白苧性寒,古方多言其主治小便不通,五淋熱結等證,則有泄熱通利之力,是以《日華本草》謂其甘寒而滑。乃近人偏以為妊娠安胎之用,蓋以苧麻之質堅韌,取其堅固胎元之意。實則既寒且滑,必非胎動者所宜。且根主下行,尤為妊娠禁品。考古今醫藥諸書,惟《梅師方》用以治胎動忽下黃汁,此外殊不多見。丹溪且言其行滯血,則更與胎動大相刺謬,又何可為安胎套藥耶?(《本草正義》)

5.論苧麻根、葛根之異同汪紱:苧根亦如葛,皆能養心清肺散火。但葛色白,入氣分,散陽明之火;苧色赤,入血分,散厥陰之火。散火即以補心也。(《醫林纂要.藥性》)  

臨床應用

1.苧根散(《聖濟總錄》)治吐血不止:苧麻根、人蔘、白堊、蛤粉各10g。上4味,搗羅為散,每服2g,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方中苧麻根止血,為君藥。

2.(《福建中草藥》)治習慣性流產:苧麻干根30g,蓮子、懷山藥各15g。水煎服。方中苧麻根安胎,為君藥。

3.(《梅師集驗方〉)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15g,銀1塊,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銀)。方中苧麻根安胎,清熱,為君藥。  

各家論述

1.《草木疏》:紵,亦麻也,科生數十莖,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歲種也。荊揚之間,一歲收,今官園種之,歲再刈,刈便生,剝之以鐵,若竹刮其表,厚皮自脫,但得其里韌如筋者,煮之,用緝,謂之徽紵。今南越紵布皆用此麻。 2.《蜀本草》:苗高丈已來,南人剝其皮為布,二月、八月采。江左山南皆有之。

3.《本草衍義》:苧如蕁麻,花如白楊而長,成穗生,每一朵凡數十穗,青白色。

4.《綱目》:苧,可刮洗煮食救荒,味甘美。其子茶褐色,九月收之,二月可種。宿根亦自生。

5.《三農紀》:苧,植藝:收子作種,頭麻者佳,余不堪用。霜降後收子晒乾,以沙土勻拌,盛筐內,遇種時以水試之,沉者佳。種宜春深,沙土為上,兩合土次之,劚土三四遍,作畦闊半步,長四五步,成畦種之,隨用潤上半升,苧子一合拌勻,撒畢以帚掃,苗生,有草即拔去。喜潤,不宜燥,但干以水澆。約苗高三寸,擇肥土作畦移植,子生者三五年可刈。苧已盛時,宜於周圍掘取新科移栽,則本科長茂。或三五年移,將根科最盛者,間此一畦,移栽彼一畦,此畦既盛,又掘彼畦,若此更代,滋生無窮,月月可栽,但得土潤為妙。根苗宜收室下,停露地即用苫蓋。若根見星月,即變野苧,不堪用。上以糠秕、烘,宜大糞和水,最忌豬屎,栽根,以刀截作半尺,臥栽,每穴二、三尺,各離尺五一窠,次年方堪再刈。若歲久科根盤結,宜分植。若欲致遠,密裹封固,禁見天日。

6.《植物名實圖考》:苧麻,《別錄》下品。《農政全書》謂苧徙絲,非苧,北地寒不宜。考《救荒本草》,苧根味甘,煮食甜美。許州田園亦有種者。蓋自淮而北,近時皆致力於棉花,禦寒時久,而御暑時暫。絺綌之用,唯城市為殷,故種蒔者少耳。野苧極繁,芟除為難,不任績。山苧稍勁,花作長穗翹出,稍異。

【摘錄】《中華本草》

關於「苧麻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