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
A+醫學百科 >> 血淋 |
血淋,病名。淋證以尿血或尿中夾血為主要症候者。《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醫宗必讀.淋證》將血淋分為血熱、血冷、血虛、血瘀諸種。主證小便澀痛有血。血熱者,尿出灼熱刺痛,血色鮮紅,脈有力,治宜涼血清熱,選用小薊飲子、導赤散、琥珀散等方。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脈沉遲,治宜溫暖下元,用金匱腎氣丸、生料鹿茸丸。血虛者,尿出時澀痛不甚,尿色淡紅,脈虛數,治宜滋陰補血,用八珍湯合益元散,或六味地黃丸加側柏葉、車前子、白芍藥。血虛有熱,宜滋陰清熱,用知柏八味丸。血瘀者,尿時陰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硬滿,脈沉弦或數,治宜活血通淋,選用一味牛膝膏,虛人用四物湯加桃仁、通草、紅花、牛膝、丹皮。血淋多見於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結石、結核、泌尿系腫瘤等疾病。
目錄 |
基本概述
病名。淋證以尿血或尿中夾血為主要症候者。《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謂之血淋。」
症状
《醫宗必讀.淋證》將血淋分為血熱、血冷、血虛、血瘀諸種。主證小便澀痛有血。
血熱者,尿出灼熱刺痛,血色鮮紅,脈有力,治宜涼血清熱,選用小薊飲子、導赤散、琥珀散等方。
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脈沉遲,治宜溫暖下元,用金匱腎氣丸、生料鹿茸丸。
血虛者,尿出時澀痛不甚,尿色淡紅,脈虛數,治宜滋陰補血,用八珍湯合益元散,或六味地黃丸加側柏葉、車前子、白芍藥。血虛有熱,宜滋陰清熱,用知柏八味丸。
血瘀者,尿時陰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塊,小腹硬滿,脈沉弦或數,治宜活血通淋,選用一味牛膝膏,虛人用四物湯加桃仁、通草、紅花、牛膝、丹皮。血淋多見於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結石、結核、泌尿系腫瘤等疾病。
病理
血淋系「五淋」之一,屬淋證範疇。血淋病位主要在膀胱和腎,且與肝脾亦有關。其主要發病機理為濕熱蘊結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利。病久則可由實轉虛,而見虛實夾雜證。其發病機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膀胱濕熱:多因陰部不潔,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熱盛傷絡,迫血妄行,故小便澀痛有血,而成血淋。
(2)脾腎虧虛:久淋不愈,耗傷正氣,或房事不節,皆可導致脾腎兩虛,腎陰不足,虛火灼絡,血不循經,故尿中夾血,而致血淋。
中醫藥方
白茅根 芍藥 木通 車前子(各三兩) 滑石(碎) 黃芩(各一兩半) 亂髮(燒灰,半 兩) 冬葵子(微炒,半兩) 上八味搗篩,每服三錢,水煎溫服,日三。
【方劑二】雞蘇散
雞蘇葉 竹葉(各二兩) 滑石 木通(各五兩) 小薊根(一兩) 生地黃(六兩) 每服五錢,水煎溫服不拘時,以利為度。
【方劑三】四汁飲
葡萄汁 生藕汁 生地汁 蜜五合 上俱取自然汁,與蜜和勻,每服七分盞,銀石器內慢火煎沸,溫服不拘時。
【方劑四】瞿麥湯
治血淋、尿血。 爛滑石 赤芍 瞿麥穗 車前子(生) 赤茯苓 石韋(去毛) 桑白皮(炒) 阿膠(炒) 黃芩 生地黃(洗焙) 甘草(炙) 白茅根(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人發灰一錢,沸湯調下。
【方劑五】琥珀散
琥珀為細末,每服二錢,燈芯一握,腦荷少許,煎湯調下。
【方劑六】茅根飲子(張仲文方)
治胞絡中虛熱,小便赤淋,此心氣虛而熱氣乘之也。 茅根(一升) 茯苓(三兩) 人蔘 乾地黃(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合,分溫五六服,一日服盡驗。又方(陶氏) 苧根十枚,水五升,煮取二升,一服血止神驗。
【方劑七】《本事》火府丹
治心經蘊熱,小便赤少,五淋塞痛。 生乾地黃(二兩) 黃芩(一兩) 木通(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燈心湯下。
【方劑八】
新定 生地(三錢) 麥冬(二錢) 茅根(五錢) 竹葉(三錢) 滑石(二錢) 葵子(一錢) 川木 通(一錢) 黃芩(一錢) 上作一服,水煎服。虛人用緩,加甘草五分;實人用急,加川芒硝一錢。
【方劑九】牛膝膏 治死血作淋。
牛膝(四兩,去蘆,酒浸一宿) 桃仁(去皮,炒) 歸尾(酒浸,各一兩) 生地 赤芍( 各一兩五錢) 川芎(五錢) 上銼片,用甜水十盅,炭火慢慢煎至二盅,入麝香少許,分作四次,空心服。
關於「血淋」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