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異常
A+醫學百科 >> 出汗異常 |
出汗是人體的體溫調節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可以通過汗液的蒸發幫助機體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異常也不是件好事。
目錄 |
出汗異常的原因
1.小汗腺 成人皮膚小汗腺有200~500萬個,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43至339個。手足掌最多,每平方厘米約有620個,大腿部最少每平方厘米只有120個。小汗腺的活動受交感神經支配,主要是膽鹼能纖維。實驗證明,局部注射乙酸膽鹼可引起小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局部注射腎上腺素也可引起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少量汗液。正常人汗腺分泌與溫度、運動量、精神因素有明顯關係。汗液成分99%為水分,1%為固形成分,含有機物質尿素及乳酸最多;無機物質以氯化鈉最多,此外有鈣、鎂、磷、被。汗液中還含有多種胺基酸類。汗的相對密度為1.001~1.006、pH為5.5+ 0.5。影響小汗腺的分泌因素有:①溫度高低;②精神因素;③藥物如阿司匹林;④飲食如吃辛辣食物、喝熱湯;⑤疾病如患肺結核的盜汗等。
2.大汗腺 分兩種排除通路,一是開口於毛囊,一是開口於皮膚。汗液成分一是水,二是固形成分包括鐵質、有臭物質、有色物質如黃色、棕色、綠色、青色、紅色、黑色。可在腋部形成色汗。 汗腺尚有散熱降溫調節體溫、滋潤皮膚用除藥物、及代謝產物以減少腎功能負擔
一、先天性遺傳性
2.Riley-Day症候群(失水性乾燥症候群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多汗症。
3.Spanlang Tappeiner症候群(脫髮、多汗。舌狀角膜混濁綜合 徵人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二、精神及神經損傷因素
2.汗疤疹 精神因素為重要原因。
三、疾病引起
1.盜汗症 多見於肺結核患者夜間盜汗。
2.乾燥症候群 全身無汗症。
3.局部無汗症 見於先天性魚鱗病;系統性硬皮病;麻風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橫貫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
四、藥物引起的色汗症
當注射亞甲藍可使汗液呈青色,服碘化物可使汗液呈淡紅色,內服氯苯吩嗓可使汗液呈紅色。
五、由細菌與汗液中有機物質混合作用
六、尿素汗症。
出汗異常的診斷
(一)病史
病史中應詳細詢問發生出汗異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是否有神經外傷、服藥史及患病情況。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發紅。應詢問家中有否同樣患者,以排除遺傳因素。
(二)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重點應放在是否有誘發出汗異常的皮膚體征。如發現患者有魚鱗病,則為局部無汗症的原因。結核型麻風的斑狀損害、除有局部感覺異常外,常有局部無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損害,除有皮膚乾燥、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外,常有局部無汗。因此詳細的體格檢查,可找出發汗異常的原因,以明確診斷。
(三)實驗室檢查
血汗症可進行血紅蛋白的檢查呈陽性。出汗試驗:適用於局部出汗功能障礙,於皮損部塗以碘酊、待干後,分別於皮內注射1:1000濃度的毛果著香鹼液0.1-0.2ml,輕輕吸干針尖滲液、立即撒上薄層澱粉。3-5min後,正常皮膚澱粉出現藍色小點,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損部無藍色小點,則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礙而無汗液排出。
出汗異常的鑒別診斷
潮汗:指汗腺分泌汗液,結核型麻風的斑狀損害、除有局部感覺異常外,常有局部無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損害,除有皮膚乾燥、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外,常有局部無汗。因此詳細的體格檢查,可找出發汗異常的原因,以明確診斷。
周身出汗:過多出汗,可造成人體血液循環的流量減少,循環變慢,使得人體的散熱量趨減,從而導致體溫升高。大量出汗,還能使人體鹽分流失,細胞因缺鈉而造成熱痙攣。如果孩子平素身體虛弱,夜間入睡時大汗淋漓,如同水澆,甚則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濕衣 ,且伴有煩躁、哭鬧、消瘦等症状,則屬於病理性多汗。常見的原因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除夜間多汗外,還伴有煩躁、睡眠不寧、易驚醒、方顱、忱禿、雞胸等症。
腋部掌心出汗: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的一種疾病。交感神經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通過控制出汗散熱來調節人體的體溫,但是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紅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多汗和面部潮紅使患者每日處在無奈、焦躁或恐慌之中。
面部一側出汗另一側卻無汗:一般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會引起支配汗腺分泌的植物神經紊亂,出現半邊臉出汗的現象。醫學上身體的一邊出汗,而另一邊無汗,稱為「偏汗」。臥立試驗 平臥位計數1分鐘脈搏,然後起立後再計1分鐘脈搏。由臥位到立位脈搏增加10~20次為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由立位到臥位若減少10~20次為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周期性畏寒發熱出汗熱退症状:典型的瘧疾症状,多呈周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後,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後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後,又開始重複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
手腳多汗: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現為手掌,足底多汗.輕度患者僅表現為手掌濕潤,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見汗珠.出汗時多伴有手掌冰冷,僅少數患者出汗時手指能保持溫暖.因手部皮膚常處於潮濕,浸泡狀態,手掌蛻皮明顯,常伴有皮炎.
汗出如油:汗出粘滯如油。又稱粘汗。《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一雲油汗,即粘汗也。」詳汗出如油條。汗出如珠如油如雨,這是一個危險的汗症,類似於脫症。
下半身無汗或少汗:下半身無汗或少汗是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中出汗異常的表現。
色汗:色汗症(chromhidrosis)是很少見的疾病,為大汗腺分泌的著色汗液,常由產生色素的細菌引起。小汗腺極少排出色汗,偶然食入某種藥物或染料也可引起色汗。中醫文獻中亦有黃汗、汗血記載。如《諸病源候論》黃汗候記載:「黃汗之為病,身體洪腫,發熱,汗出而渴,壯如風水,汗染衣,正黃如櫱汁」。
(一)病史
病史中應詳細詢問發生出汗異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是否有神經外傷、服藥史及患病情況。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發紅。應詢問家中有否同樣患者,以排除遺傳因素。
(二)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重點應放在是否有誘發出汗異常的皮膚體征。如發現患者有魚鱗病,則為局部無汗症的原因。結核型麻風的斑狀損害、除有局部感覺異常外,常有局部無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損害,除有皮膚乾燥、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外,常有局部無汗。因此詳細的體格檢查,可找出發汗異常的原因,以明確診斷。
(三)實驗室檢查
血汗症可進行血紅蛋白的檢查呈陽性。出汗試驗:適用於局部出汗功能障礙,於皮損部塗以碘酊、待干後,分別於皮內注射1:1000濃度的毛果著香鹼液0.1-0.2ml,輕輕吸干針尖滲液、立即撒上薄層澱粉。3-5min後,正常皮膚澱粉出現藍色小點,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損部無藍色小點,則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礙而無汗液排出。
出汗異常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
2、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平時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須在重油煙處工作的人,盡量保護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時出去呼吸一些新鮮空氣,每年起碼做一次檢查等。
參看
- 髓性多汗症
- 慢性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
- 狂犬病
- 中暑
- 布魯菌病
- 周期性癱瘓
- 瘧疾
- 芽生菌病
- 布氏桿菌病
- 絕經
- 小兒黑酸尿症候群
-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 閉鎖肺症候群
- 老年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 布魯氏菌病
- 交感神經鏈症候群
- 夏伊-德雷格症候群
- 岩藻糖苷貯積症
- 對乙醯氨基酚中毒
- 進行性面偏側萎縮症
- 脛前黏液水腫
- 中樞神經興奮藥中毒
-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
- 小兒中暑和暑熱症
- 小兒嗜鉻細胞瘤
- 小兒過敏症
- 小兒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症候群
- 狐臭
- 多汗症
-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 帕金森
- 中暑痙攣
- 小兒腎上腺皮質與髓質增生並存症候群
- 小兒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 小兒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
- 小兒克山病
- 小兒心肌炎
- 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 小兒一氧化碳中毒
- 小兒有機磷農藥中毒
- 小兒霉甘蔗中毒
- 小兒家族性自主神經失調症候群
- 小兒血管角質瘤症候群
- 奎寧中毒
- 馬桑果中毒
- 腎上腺素中毒
- 五氯酚鈉中毒
- 休克
- 乙醚中毒
- 乙醯苯胺類中毒
- 多發性神經炎
- 全植物神經功能不全
- 應激反應及適應障礙
- 餐後血糖過低症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淋巴癌
- 全身黏液性水腫
- 先天性厚甲症
- 腎上腺髓質增生
- 希恩症候群
-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 法布里病(Fabry 病)
- 老年人心肌梗死
- 老年人嗜鉻細胞瘤危象
- 心血管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 胸內甲狀腺腫
- 皮層性多汗症
- 無痛性甲狀腺炎
- 熱帶性出汗不良
- 色汗症
- 汗皰症
- 臭汗症
- 無汗症
- 代償性多汗症
- 人流症候群
- 熱射病
- 溫虐
- 偏沮
- 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血管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結病
- 胸部阿米巴病
- 暈動病
- 有機磷農藥中毒
- 胰島素瘤
- 先天性動靜脈瘺
- 維生素D中毒症
- 維生素A中毒症
- 腎上腺髓質功能亢進
- 妊娠合併甲亢
- 妊娠合併肺結核
- 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 傾倒症候群
- 皮脂腺痣
- 皮膚念珠菌病
- 毛髮上皮瘤
-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 皮膚症状
關於「出汗異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