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脊髓前動脈症候群(anterior spinal arteria syndrome)又稱Beck症候群、Davison症候群、脊髓前動脈閉塞症候群等。

由於脊髓前動脈供應脊髓前2/3區域,易發生缺血性病變,所以本病以中胸段或下胸段多見,其臨床特點為脊髓前動脈分布區域受累,引起肢體癱瘓痛覺溫覺障礙、直腸膀胱括約肌障礙。

目錄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徵多由脊髓前動脈及其有關的血管狹窄或閉塞所致,也見於感染脊髓外傷腫瘤壓迫、動脈硬化血管畸形等原因。

另外,心肌梗死心搏驟停主動脈破裂主動脈造影、胸腔肌注等引起嚴重低血壓,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梅毒性動脈炎、腫瘤、蛛網膜粘連等均可導致此病;

劇烈運動也有可能導致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發生。國外資料顯示曾有1例患兒系因打哈欠時雙臂過伸致頸椎脫位而引起本病的記載。

周懷偉等報導的小兒病例,近半數是在劇烈運動或頸椎外傷後發病的,提示頸髓是發病最多的部位。

(二)發病機制

脊髓前動脈供給脊髓腹側2/3區域的血運,當血管閉塞後,由於缺血導致該區域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脊髓腹側和外側索的損害。

病理改變:

一、大體:

肉眼可見脊髓腹側及側面軟化皺縮及色澤變淡。軟化區域呈典型的梗死性改變。

脊髓部分區域早期充血水腫,可累及一個或數個節段,即使在同一患者身上,由於每個節段的側支循環不同以及局部血管解剖的不同所致,缺血缺氧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每節段損害的軟化區域大小並不一致。

二、顯微鏡鏡下:

可見脊髓軟化灶中心部壞死,周圍有膠質細胞增生神經細胞變性髓鞘脫失,格子細胞形成。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症状

一、症状

據本病徵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上頸、下頸、胸、腰四型。

1.突然發病 症状,體征迅速顯現。

2.首發症狀 以神經根刺激症状為主。首發展症状常突發病損水平相應部位根性痛或瀰漫性疼痛,短時間內發生馳緩性癱瘓,表現為脊髓前動脈分布區域受損,有運動功能障礙,如四肢癱瘓截癱脊髓休克期過後轉變為痙攣性癱瘓;傳導束型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缺失而深感覺保留(後索未受累),如痛覺、溫覺障礙而觸覺正常;括約肌功能障礙,如直腸膀胱括約肌障礙,可發生尿瀦留、尿便障礙較明顯;

不全性脊前動脈閉塞可出現感覺異常,僅有輕度癱瘓和膀胱直腸功能異常。

3、其他 此外可為褥瘡出汗異常及冷熱感等自主神經症状。

二、檢查

脊髓血管造影有助於本病徵的診斷。

MRI可顯示脊髓局部增粗、出血梗死,增強後可能發現血管畸形

三、診斷

根據上述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診斷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檢查化驗

實驗室檢查無特異性結果。

1、腦脊液檢查 :結果多在正常範圍,偶見蛋白總量增多。

2、脊髓造影可確定血腫部位,顯示脊髓表面畸形血管位置和範圍,但不能區別病變類型。

選擇性脊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對確診脊髓前動脈症候群頗有價值,可明確顯示畸形血管的大小、形態、位置、範圍、類型、供血動脈引流靜脈,對指導手術或放射介入治療很有幫助。

3、還可以做X線、造影、CTMRI等檢查。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鑒別診斷

在診斷過程中,重點應與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症候群鑒別。

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表現急性起病的脊髓橫貫性損害,病前多有前驅感染史或接種史,起病不如脊髓前動脈症候群快,CSF細胞數可增加。根據此可鑒別兩病。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併發症

一、肢體障礙,如癱瘓肢體無力;

二、泌尿系統疾病:如排尿障礙尿瀦留

三、其他:引起便秘褥瘡繼發感染等,對患者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和負擔。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防止劇烈運動和防止頸椎外傷;

防治各種感染性疾病,加強身體鍛煉和維生素的攝取,增強體質。

防治各種可造成脊髓前動脈血管狹窄或閉塞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腦血栓的形成等。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中醫治療

一、氣虛血瘀型:主要目的是益氣活血祛瘀通絡。

1、補陽還五湯加味:

(1)組成:

黃芪40g,川芎15g,赤芍15g,地龍15g,紅花lOg,牛膝10g,葛根10g,瓜蔞10g。

2、七厘散

(1)組成:

血瘀甚者,加全蠍10g、丹參20g;夾痰濁者,加半夏12g、陳皮12g、生南星6g。

(2)注意事項:

血壓高用之無妨,陰虛內熱者忌用。

二、補腎血型:適用於脊髓前動脈血栓形成之治療。

(1)組成:

熟地黃10g,當歸12g,肉蓯蓉15g,党參10g,黃芪15g,黃精20g,丹參15g,續斷12g,川牛膝15g,虎杖8g,桑枝8g。水煎服,每日劑。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西醫治療

本病徵的治療應針對病因,可使用抗凝劑、抗感染等療法

理療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時代,當時原始人利用陽光、砭石石針、水和按摩等治療疾病,維護健康。我國以及古希臘、埃及、羅馬的早期文獻、記載陽光、熱水浴、冷水浴、體操、按摩等防治疾病的作用。而對症治療和促進功能恢復的理療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般病例經綜合治療後,括約肌功能首先恢復正常,其次是感覺障礙的消失,運動功能的恢復最遲。病程越長,恢復越差。

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護理

預後:

取決於病因和受損部位及病變範圍,大多留有一些後遺症,輕症者於數天內即可步行。

參看

關於「小兒脊髓前動脈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