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胎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兒科學》 >> 初生兒病證 >> 胎黃
中醫兒科學

中醫兒科學目錄

胎黃以嬰兒出生後皮膚面目出現黃疽為特徵。因與胎稟因素有關,故稱「胎黃」或「胎疽」。胎黃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兩類。生理性胎黃大多在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一般無其他臨床症状。若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疽,3周後仍不消退,甚或持續加深,或消退後復現,均為病理性黃疸

我國早在隋代對胎黃的病因、症状已有論述。建國以來對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胎黃進行了系統的臨床觀察與研究,在應用中藥治療與預防病理性胎黃方面均取得重要的進展。

西醫學稱胎黃為新生兒黃疸,包括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血清膽紅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如溶血性黃疸、膽道畸形膽汁瘀阻、肝細胞性黃疸等。

[病因病機

形成病理性胎黃的病因很多,主要為胎稟濕蘊,由於孕母素蘊濕盛或內蘊濕熱之毒,遺於胎兒,或因胎產之時,出生之後,嬰兒感受濕熱邪毒所致。若孕母體弱多病,氣血素虧,可致胎兒先天稟賦不足,脾陽虛弱,濕濁內生;或生後為濕邪所侵,濕從寒化,寒濕阻滯。

還有小兒稟賦不足,脈絡阻滯,或濕熱蘊結肝經日久,氣血郁阻,均可以形成本病。

胎黃的病變臟腑在肝膽、脾胃。其發病機理主要為脾胃濕熱、寒濕內蘊,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而致發黃,久則氣滯瘀積。因病因、病程、體質的差異,證候有濕熱鬱蒸、寒濕阻滯、氣滯瘀積的區別。濕熱鬱蒸者,熱為陽邪,故黃色鮮明如橘皮熱毒熾盛,黃疽可迅速加深,而濕熱化火,邪陷厥陰,則會出現神昏抽搐之險象。若正氣不支,氣陽虛衰,可成虛脫危證。寒濕阻滯者,寒為陰邪,故黃色晦暗。氣滯瘀積因氣機不暢,肝膽失常,絡脈瘀積而致,其黃色晦暗,伴肚腹脹滿,右脅下結為痞塊

此外,尚有因先天缺陷,膽道不通,膽液不能疏泄,橫溢肌膚而發黃。

臨床診斷

1.黃疽出現早(出生24小時內),發展快,黃色明顯,也可消退後再次出現,或黃疸出現遲,持續不退,日漸加重。肝脾可見腫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膽紅素,黃疽指數顯著增高。

3.尿膽紅素陽性,尿膽原試驗陽性或陰性。

4.母子血型測定,檢測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疽。

5.肝功能可正常。

6.肝炎症候群應作肝炎相關抗原抗體系統檢查。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胎黃以皮膚、面目發黃為主證,辨證首先要區別其性質,以黃疽出現的時間、程度、消退情況,結合全身症状以區別屬生理性胎黃還是病理性胎黃。其次辨別胎黃的陰陽屬性,凡黃疽色澤鮮明如橘,煩躁多啼,門渴喜飲,舌紅苔黃膩,屬陽黃;黃疽色澤晦暗,久久不退,神疲肢涼,腹脹食少,大便稀溏舌淡苔薄,則屬陰黃

二、治療原則

生理性黃疸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療。病理性黃疸治療以利濕退黃為基本法則。根據陽黃與陰黃的不同,分別治以清熱利濕退黃和溫中化濕退黃。氣滯瘀積證以化瘀消積為主。由於初生兒脾胃薄弱,故治療過程中尚須顧護後天脾胃之氣,不可過用苦寒之劑,以防苦寒敗胃,克伐正氣。

三、分證論治

1.濕熱鬱蒸

證候:面目皮膚發黃,色澤鮮明如橘,哭聲響亮,不欲吮乳,口渴唇乾,或有發熱大便秘結,小便深黃,舌質紅,苔黃膩。

分析:此為陽黃證。濕熱之邪蘊阻脾胃,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故面目皆黃;熱為陽邪,故黃疸色澤鮮明;熱甚於內.故門渴唇乾,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茵陳蒿湯加味。常用藥:茵陳梔子、大黃清熱利濕退黃,佐以澤瀉車前子利尿化濕,黃芩金錢草清熱解毒

熱重加虎杖龍膽草清熱瀉火;濕重加豬苓茯苓滑石滲濕利水嘔吐半夏竹茹和中止嘔;腹脹加厚朴、枳實行氣消痞。.

若黃疸動風,見神昏、嗜睡、抽搐,治宜平肝熄風,利濕退黃,方選羚角鉤藤湯加減。常用藥:羚羊角粉(另沖)、鉤藤天麻、茵陳、生大黃(後下)、車前子、石決明川牛膝僵蠶、梔子、黃芩等。

黃疸虛脫,見黃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蒼黃、浮腫、氣促、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溫,治宜大補元氣溫陽固脫,方選參附湯生脈散加減。常用藥:人蔘附子乾薑五味子麥冬、茵陳、金錢草。

2.寒溫阻滯

證候:面目皮膚發黃,色澤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溫,納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膩。

分析:寒屬陰邪,濕性粘滯,寒濕內阻,肝膽疏泄失常,故黃疸晦暗,持久不退;寒濕中阻,脾陽不振,故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膩為寒濕之象。

治法:溫中化濕。

方藥:茵陳理中東加減。常用藥:茵陳蒿利膽退黃,乾薑、白朮甘草溫中燥濕,佐以党參益氣健脾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

寒盛加附片溫陽;肝脾腫大,絡脈瘀阻加三棱莪術活血化瘀;食少納呆加神曲砂仁行氣醒脾

3.氣滯瘀積

證候:面目皮膚發黃,顏色逐漸加深,晦暗無華,右脅下痞塊質硬,肚腹膨脹,青筋顯露,或見瘀斑衄血,唇色暗紅,舌見瘀點,苔黃。

分析:氣滯血瘀,肝膽疏泄不暢,故黃色晦暗無華。瘀血內阻故右脅下結成痞塊,質硬。血瘀內阻,血不循經,故見衄血、瘀斑。

治法:化瘀消積。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藥:柴胡鬱金枳殼桃仁當歸赤芍丹參行氣化瘀。

大便於結加大黃通腑;皮膚瘀斑、便血丹皮仙鶴草活血止血;腹脹加木香香櫞理氣;脅下痞塊質硬加穿山甲片、廣蟲活血化瘀。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

茵梔黃注射液每次—50nlL,加等量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日1次。用於濕熱鬱蒸證。

二、外治療法

黃柏30g。煎水去渣,水溫適宜時,讓患兒浸浴,反覆擦洗10分鐘。1日-2次。

三、推拿療法

膽紅素腦病後遺症見肢體癱瘓肌肉萎縮者,可用推拿療法,每日或隔日1次。方法:在癱瘓肢體上以滾法來回滾5-10分鐘,按揉鬆弛關節3-5分鐘,局部可用搓法搓熱,並在相應的脊柱部位搓滾5-10分鐘。

[預防護理]

一、預防

1.妊娠期注意飲食衛生,忌酒和辛熱之晶。不可濫用藥物。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產育病理性胎黃嬰兒貴,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

2.注意保護新生兒臍部、臀部和皮膚,避免損傷,防止感染

二、護理

1.嬰兒出生後密切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及時了解黃疸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

2.新生兒注意保暖,提早開奶。

3.注意觀察胎黃患兒的全身證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惕不安、兩目直視、四肢強直或抽搐,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和治療。

[文獻摘要]

儲病源候論叫、兒雜病諸候.胎疽候》:「小兒在胎,其母臟氣有熱,熏蒸於胎,至生下。小兒體皆黃,謂之胎疸也。」

《活幼心書.卷上》:「身黃暑濕蒸脾得,內外因分治最良;更有胎傳生便見,母宜多服地黃湯。」

醫宗金鑒.卷五十四.黃疸門》:「陰黃者,乃脾濕、腎寒,兩虛而成,此最為危候溫脾去黃,以理中東加茵陳主之;溫腎去黃,以茵陳四逆湯主之。」

[現代研究]

卓安山,羅麗玲,陳上春,等.中藥預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臨床觀察.中醫雜誌1993;34(2):101將適量茵陳、梔子、黃芩、制大黃濃煎,分裝於10mL安瓿內備用。於小兒生後24小時取5mL加少量白糖哺乳前喂服,上下午各1次,連服3日。對照組32例,僅喂白開水。結果實驗組每日膽紅素上升速度較對照組慢,血清膽紅素開始下降時間明顯早於對照組。

劉潤俠,聶麗,劉艷巧,等.從濕熱論治ABO母兒血型不合40例.陝西中醫1993;(12):531自擬益黃散(生地、當歸、黃芩、甘草、益母草、制大黃),給確診ABO母兒血型不合的孕婦服至分娩。新生兒出生後根據情況口服茵陳蒿湯作預防性治療,結果30例ABO母兒血型不合者僅發生輕度黃疽。

參看

32 胎怯 | 硬腫症 32
關於「中醫兒科/胎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