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按摩學/退行性脊柱炎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傷科按摩學》 >> 脊柱部傷筋 >> 腰部病症 >> 退行性脊柱炎 |
中醫傷科按摩學 |
|
退行性脊柱炎,又稱脊柱骨關節炎、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或老年性脊柱炎。是由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所誘發的一種脊椎骨慢性病變。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最常累及。臨床上以腰椎多見,頸椎次之,胸椎下段亦可發生。
【病因病理】
一般認為老年性組織退行性改變,慢性積累損傷(勞損)、風寒外邪侵襲或久臥濕地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從生理角度來說,人到中年、尤其是老年期,一切組織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關節組織也不例外,脊椎骨也同樣會發生組織變性,而形成骨贅。在多年腰部活動的勞動者,發生退行性脊柱炎的時間就會更早,症状從也較嚴重。
其病理變化是從關節軟骨變性開始。由於變性使關節軟骨失去潤滑發亮的外形、變成粗糙而缺乏彈性的黃色軟骨,而後逐漸軟化和碎裂,並可發生軟骨脫落。暴露出的骨面,經長時間的磨損,骨面發生硬化,在軟骨的邊緣與關節囊、韌帶的附著處出現新骨增生,形成骨贅,骨贅多為刺形成唇形,故又可稱為骨刺或骨唇(唇凸),甚者相鄰椎體緣的骨贅連接在一起,而形成骨橋,導致脊柱僵硬或失去活動功能。
【臨床表現與診斷】
本病多為四十歲以上的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早期症状腰背酸痛,活動時脊柱僵硬,在勞動時症状加重,休息後化轉(夜間加重)。晨起時腰部僵硬、疼痛增劇,經短時間輕微活動疼痛減輕,活動過度或過勞後又使症状加重。腰部喜暖怕冷,久坐、久立時可出現腰背痛。脊柱炎的病程,短者幾個月、長者數年至十數年。檢查時可發現脊柱運動受限制或僵硬感,但一般無明顯的肌肉萎縮或肌緊張,腰部痛點不集中,脊柱姿勢可有異常改變,直腿提高試驗可接近正常,腱反射無改變。
X線拍片檢查,顯示多個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體上下緣硬化。但椎體輪廓和小關節間隙界線清晰,脊柱生理曲線異常或無明顯改變。診斷要點如下:
1.發病年齡多在四十歲以上,常有慢性積累性損傷史。
2.腰部僵硬疼痛,下肢緊張感易疲勞,或伴有非典型的坐骨神經痛。
3.X線拍片,顯示多個椎體邊緣骨質增生、硬化(多為刺狀或唇狀凸起),關節突尖銳,或有筋肉組織鈣化,椎間隙不同程度變窄。亦有助於排除其它疾病。
【治療】
2.施術部位 腰骶部兩側及下肢。
3.取穴 夾脊、腎俞、命門、腰陽關、大腸俞、關元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崑崙、風市、陽陵泉、解溪等穴。
4.主要手法 探、滾、壓、動。
5.刺激量及時間 一般用重刺激,每次治療三十分鐘左右,每日到2次。
6.手法操作(分以下四個體位施術)
病人俯臥位 術者立於左側,用手掌推、揉腰骶部兩側數分鐘;掌根或肘部揉、撥、按、壓背腰部兩測骶棘肌數分鐘;掌指關節滾腰骶部病變部位數分鐘。一手掌壓腰脊柱部,同時另手托大腿與扳肩,使腰部儘力扭轉或後伸。雙手拇指由上而下按壓夾脊穴3到5遍,揉腎俞,搓命門,重壓大腸俞、環跳、委中、承山,撥崑崙。
側臥位 術者立於後方,雙拇指由上至下向對側前方按壓棘、橫突之間的骶棘肌數遍;或一手握肩部後扳,同時用另一肘部緊貼棘突旁,自上而下向前方頓挫性按壓數遍。而後,施「推肩扳髖動腰法」(雙側)。
仰臥位 拇指揉壓風市、陽陵泉、解溪穴;施「屈膝屈髖動腰法」,以屈伸迴旋腰部。
端坐位 術者立於後方,施「旋轉脊柱推棘法」。即在旋轉脊柱的同時,另手拇指以協調動作由上而下逐個推動棘突,以鬆動脊柱小關節。最後,讓病人屈伸脊柱,同時一手扶肩,另手掌部在背腰部施推擦手法數遍,雙手捏拿肩部結束。
【注意事項】
1.若有下肢放射或牽涉痛,可在腿部加用「正坐攀足過屈法」,以達到牽拉、舒松腰及下肢後部筋肉的作用。
3.類風濕性脊柱炎,前期可參考此法施術,後期採取其它療法為妥。
4.配合醋離子導入或其它療法。
5.臥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應注意適宜的功能鍛煉,如前屈、後伸及左右旋轉腰部等。
慢性腰部勞損 | 第三腰椎橫突症候群 |
|
關於「中醫傷科按摩學/退行性脊柱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