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按摩學/慢性腰部勞損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傷科按摩學》 >> 脊柱部傷筋 >> 腰部病症 >> 慢性腰部勞損 |
中醫傷科按摩學 |
|
無典型外傷口的腰部慢性筋肉損傷,稱為腰部勞損。如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韌帶、小關節等組織的慢性損傷。在慢性腰痛病例中,腰部勞損佔有相當比重。本病多發生於體力勞動者。
【病因病例】
祖國醫學認為「久勞」和「勞傷久不復原」是形成勞損的主要原因。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記載:「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也。」清代葉桂說:「勞傷久不復原為損。」所以,腰部困久勞致傷引起的疼痛稱勞損腰痛。
1.腰部筋肉急性損傷後,未作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休息不充分,遷延日久所致。
2.由於多次扭傷腰部,損傷組織撕裂出血,瘀腫吸收不好,久之產生纖維變性或瘢痕組織,使筋肉發生粘連,壓迫腰骶神經後支,是產生腰痛長期不愈的主要原因。
3.多數病例是由於工作繁重,或單一姿勢的長時間彎腰勞動、持續性負重,使腰部組織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而容易發生疲勞,天長日久形成慢性勞損,局部組織水腫、缺血、纖維變性、增厚或攣縮等。
4.在劇烈活動或勞動後,不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或立即吹風,冷水沖洗,風寒濕侵入機體,使經絡阻滯、氣血運動不暢。由於驟然受涼或外邪所感,致肌肉緊張、小血管收縮、嚴重地影響腰部筋肉組織的營養與代謝。長期營養障礙,使筋肉發生纖維變性,而導致慢性腰痛。
5.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及體弱或退變等,亦是形成慢性勞損的內在因素。
【臨床表現與診斷】
(一)臨床表現
1.病史 部分病例既往有明顯的腰部急性扭傷史,或經多次扭傷,也有無明顯外傷史者,但與其工作性質和不正確的姿勢有關。
2.腰背痛 單或雙側腰部大面積隱痛,或酸痛不舒、腰部發緊、沉重、乏力,病人不能明確地指出疼痛部位。疼痛在過量勞動後加重,休息減輕,病人可參加一般的體力勞動。腰部運動一般明顯障礙,但活動時可能有牽掣感。在急性發作時,各種症状均明顯加重,並可伴有下肢的牽涉性疼痛。
3.壓痛點 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可出現較廣泛的壓痛點,但不固定,經反覆觸壓,痛點可有變化。本病壓痛點般位於腰骶關節,第3腰椎橫突尖部,髂嵴後四分處,腰3、4、5棘突間,腰4到骶1棘突與橫突之間的椎板處,髂後上棘內側緣及外方二橫指等處。
4.腰肌痙攣或萎縮 腰肌痙攣常發生於嚴重勞損的病例或急性發作時,並可出現脊柱側彎及疼痛的加重,常見於一側骶棘肌或腰背筋膜的勞損,按之較硬,並有結索狀物觸及。少數病例,腰部活動正常,無畸形和其它改變,僅為骶棘肌萎縮、無力、壓之敏感,棘間隙可找到壓痛點,亦為腰部勞損所致,對此類病例應注意有否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
(二)診斷要點
1.有長期腰痛史,反覆發作。
2.腰部酸痛不舒,在勞累後或陰雨天加重。
3.直腿抬高試驗多接近正長,腰部運動受限制不明顯。
4.壓痛點處用百分普魯卡因2到3毫升封閉,症状常可緩解或消失。
5.X線檢查,僅提示腰骶椎先天變異或骨質增生,余無異常發現。
等於腰部勞損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症状、體征、排除其它器質性疾病。如陳舊性脊椎骨折、腰椎結核、腎臟疾病、前列腺炎、婦科病等,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2.施術部位 以傷側腰骶部為主,下肢為輔。
3.主要手法 推、揉、滾、拿、撥。
5.刺激量及時間 以中等刺激量為宜,,每次治療時間二十五分鐘為宜。
6.手法操作(按以下步驟施術)
(1)推揉滾擠腰部法 病人取俯臥位,術者立於左側,雙手掌交叉分放於脊柱及其兩側,作上下縱行分推5到7遍。繼之,用雙手大魚際或掌根部由下而上揉、掌根關節滾、兩掌根對擠兩側骶棘肌數遍(擠壓用力方向,應向脊柱中線)。
(2)推按分撥痛點法 接上法。用雙手拇指由上而下左右撥骶棘肌數遍;而後,用拇指端重點推按撥結索之痛點,每點2分鐘左右。
(3)捏拿脊柱兩側法 結上法。用多指縱、橫捏拿脊柱及其兩側背伸肌數遍;(自下而上或由上至下均可)。
(4)疊掌搖擺推按法 接上法。以雙手掌重疊放於腰4、5椎(脊柱)背側,用力左右搖擺、並上下推按2到3分鐘。
(5)脊柱背伸滾打 接上法,囑病人將脊柱儘力背伸。術者用一手小魚際部滾打腰骶部及臀部兩側數分鐘,以舒松腰臀部筋肉。
(6)按摩俞穴痛點法 接上法。用雙手拇指輕力揉壓兩側腎俞,重揉壓腰臀部的痛點及大腸俞、關元俞、秩邊、環跳、委中等穴(腎俞穴1分鐘,其餘各穴半分鐘即可)。
病人取仰臥位,可施「屈膝屈髖動腰法」和「直腿屈髖動腰法」,而後揉撥陽陵泉,壓放氣沖穴。
病人取坐位,施術「推搓腰背拿肩法」,術者立於側後方,一手扶肩,另一手由上而下推撫背腰部數遍;繼之,一手掌緊貼腰部脊柱橫搓1到2分鐘;多指捏肩部結束。
【注意事項】
1.腰背肌功能鍛煉對勞損腰痛的恢復極為重要,是非急性綜合治療措施中很重要的一環。常用練習方法有:「魚躍式及拱橋式」兩種。
2.局部熱療及痛點封閉。有助手鞏固和提高療效。
3.病人平時應睡板床,用寬皮帶束腰,注意腰部保暖,防寒。
4.如系腰背筋膜損傷,可於病人側臥位加施「按壓腰部痛點頓拉下肢法」數次,並施推、滾手法數分鐘。
參看
急性腰扭傷 | 退行性脊柱炎 |
關於「中醫傷科按摩學/慢性腰部勞損」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