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本輸第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靈樞》 >> 本輸第二
靈樞

靈樞目錄

黃帝問於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

岐伯曰:請言其次也。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俞;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也。

心出於中沖,中沖,手中指之端也,為井木;流於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內間也,為滎;注於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為俞;行於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為經;入於曲澤,曲澤,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為合。手少陰也。

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溜於行間,行間足大趾間也,為滎;注於太沖,太沖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俞;行於中封,中封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為經;入於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厥陰也。

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為滎;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俞;行於商丘,商丘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為經;入於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為合。足太陰也。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溜於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為滎;注於太溪,太溪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為俞;行於復溜,復溜,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入於陰谷,陰谷,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為合。足少陰經也。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入於委中,委中,中央,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也。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俠溪,俠溪,足小趾次趾之間也,為滎;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俞;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也。

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趾內次趾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內庭,內庭,次趾外間也,為滎;注於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俞;過於沖陽,沖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溪,解溪,上沖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為合;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沖,關沖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在於足大趾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腨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滎;注於後溪,後溪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俞;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行於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手太陽經也。

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為俞;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間,為原;行於陽溪,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為合。手陽明也。

是謂五臟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關者,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呿。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足陽明,俠喉之動脈也,其俞在膺中。手陽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頰一寸。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陽俠項大筋之中,髮際

尺動脈,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肝合膽,膽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腑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俞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冬取諸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臟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本輸第二注釋

①高下:高,指頭目;下,指肢體末端;高下,即人體上下。

手魚:指手腕之前,大拇指本節之間的部位,有肥肉隆起,如魚的形狀,把此部位稱為「手魚」。

③三毛:在大腳趾第一節背面,趾甲根之後。

④動而不休:意思是跳動不停,為動脈搏動。

絕骨:相當於腓骨下端

巨虛上廉:指上巨虛穴巨虛下廉即指下巨虛穴

⑦太陽之正:指足太陽膀胱經本經

⑧膺:指胸前兩旁的高處。

孫絡:孫有細小之意,絡有網路之意。孫絡是最細小的支絡,像網一樣聯繫在諸經之間。

本輸第二參考白話譯文

黃帝岐伯說:「凡是運用針刺,都必須精通十二經絡的循行起點和終點。絡脈別出的地方,井、滎、輸、經、合五腧穴留止的部位,六腑五臟表裡關係,四時對經氣出入的影響,五臟之氣的流行灌注,經脈、絡脈、孫脈的寬窄程度、淺深情況。上至頭面、下至足脛的聯繫。對於這些問題,我希望聽你講解。」

岐伯說:請讓我按次序來說明。肺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少商穴少商在手大指端外側,為井穴,屬木;流行於魚際穴魚際在手魚的邊緣,為滎穴;灌注於太淵穴太淵在手魚後一寸的凹陷中,為輸穴;經行於經渠穴經渠在腕後寸口中有脈動而不停之處,為經穴;匯入於尺澤穴尺澤肘中有動脈處,為合穴。這是手太陰經的五腧穴。

心臟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中沖穴中沖在中指之端,為井穴,屬木;流行於勞宮穴勞宮在中指本節後手掌中間,為滎穴;灌注於大陵穴大陵在掌後腕與臂兩骨之間的凹陷中,為輸穴;經行於間使穴間使在掌後三寸兩筋之間。當本經有病時,在這一部位上會出現反應,無病時就無反應,為經穴;匯入於曲澤穴曲澤在肘內側,屈肘時才能取得,為合穴。這是手少陰經的五腧穴。

肝臟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大敦穴大敦在足大趾尖端及三毛之中,為井穴,屬木;流行於行間穴,行間在足大趾與次趾之間,為滎穴;灌注於太沖穴太沖在行間穴上二寸凹陷之中,為輸穴;經行於中封穴中封內踝前一寸半凹陷之中,令患者足尖逆而上舉,可見有宛宛陷窩,再令患者將足恢復自如,則進針可通,或令患者將足微搖而取得,為經穴;匯入於曲泉穴曲泉在膝內輔骨之下,大筋之上,屈膝取之即得,為合穴。這是足厥陰經的五腧穴。

脾臟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隱白穴隱白在足大趾端內側,為井穴,屬木;流行於大都穴,大都在本節之後的凹陷中,為滎穴;灌注於太白穴,太白在本節後腕骨之下,為輸穴;經行於商丘穴商丘在內踝之下凹陷中,為經穴;匯入於陰陵泉穴陰陵泉在膝內側輔骨之下的凹陷中,伸足取之即得,為合穴。這是足太陰經的五腧穴。

腎臟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湧泉穴湧泉在足底心,為井穴,屬木;流行於然谷穴然谷在足內踝前大骨下陷中,為滎穴;灌注於太溪穴太溪在內踝骨後,跟骨之上凹陷中,跳動不止,為輸穴;經行於復溜穴復溜內踝上二寸,為經穴;匯入於陰谷穴陰谷在內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取之即得,為合穴。這是足少陰經的五腧穴。

膀胱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至陰穴,至陰在足小趾端外側,為井穴,屬金;流行於通谷穴通谷在小趾本節之前外側,為滎穴;灌注於束骨穴束骨在本節之後的凹陷中,為輸穴;過於京骨穴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穴;經行於崑崙穴崑崙在足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穴;匯入於委中穴委中在膝彎中央,為合穴,可以屈而取之。這是足太陽經脈的六腧穴

膽所屬經脈的血氣,出於竅陰穴,竅陰在足小趾側的次趾尖端,為井穴,屬金;流行於俠溪穴俠溪在足小趾與四趾之間,為滎穴;流注於臨泣穴臨泣由俠溪再向上行一寸半處凹陷中,為輸穴;過於丘墟穴丘墟在外踝骨前之下凹陷中,為原穴;經行於陽輔穴陽輔在外踝之上四寸余,輔骨的前方,絕骨的上端,為經穴;匯入於陽陵泉穴陽陵泉在膝外側凹陷中,為合穴,伸足取之而得。這是足少陽經的六腧穴。

胃所屬的經脈血氣,出於厲兌穴厲兌在足大趾側的次趾之端,為井穴,屬金;流行於內庭穴內庭在次趾外側與中趾之間,為滎穴;灌注於陷谷穴陷谷在中趾的內側上行二寸的凹陷中,為輸穴;過於沖陽穴沖陽在足背上自趾縫向上約五寸的凹陷中,為原穴,搖足而取得之;經行於解溪穴解溪在沖陽之上一寸半凹陷中,為經穴;匯入於下陵穴,下陵就是在膝下三寸,胻骨外緣的三里穴,為合穴;再從三里下三寸,是上巨虛穴,自上巨虛再下三寸,為下巨虛穴,大腸屬上,小腸屬下。由於大腸小腸,在體內連屬於胃腑之下,因而在經脈上也有連屬足陽明胃脈之處。這是足陽明經的六腧穴。

三焦,上合手少陽經脈,其血氣出於關沖穴關沖無名指之端,為井穴,屬金;流行於液門穴液門小指與次指之間,為滎穴;灌注於中渚穴中渚無名指本節後之凹陷中,為輸穴;過於陽池穴陽池在腕上凹陷中,為原穴;經行於支溝穴支溝在腕後三寸的兩骨間凹陷中,為經穴;匯入於天井穴,天井在肘外大骨上的凹陷中,為合穴,屈肘取之即得;三焦之氣輸於下部者,在足太陽經之前,足少陽經之後,出於膝膕窩外緣,名叫委陽,是足太陽經的大絡,又是手少陽的經脈。三焦雖屬手少陽經,在下則有足少陽、太陽二經為之輸給。所以又自足太陽經別出在外踝上五寸處,別入通過腿肚,出於委陽,與足太陽經的正脈相併,入腹內聯絡膀胱,約束著下焦。其氣實則為小便不通氣虛則為遺尿;遺尿當用補法,小便不通當用泄法。

小腸,上合手太陽經脈,其血氣出於少澤穴少澤在手小指外側端,為井穴,屬金;流行於前谷穴前谷在手外側本節前的凹陷中,為滎穴;灌注於後溪穴後溪在手上外側小指本節的後方,為輸穴;過於腕骨穴,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穴;經行於陽谷穴陽谷在腕後銳骨前下方的凹陷中,為經穴;匯入於小海穴小海在肘內側大骨之外,距離骨尖半寸處的凹陷中,伸臂取之即得,為合穴。這是手太陽經的六腧穴。

大腸,上合手陽明經脈,其血氣出於商陽穴商陽食指內側端,為井穴,屬金;流行於二間穴二間在食指本節之前,陷中,稱為滎穴;灌注於三間穴三間在本節之後,為輸穴;過於合谷穴合谷大指次指岐骨之間,為原穴;經行於陽溪穴陽溪在大指本節後,腕上兩筋之間的凹陷中,為經穴;匯入於曲池穴曲池在肘外側輔骨的凹陷處,屈臂取之即得,為合穴。這是手陽明經的六腧穴。

以上所述,就是五臟六腑的腧穴,五臟陰經五五二十五個腧穴,六腑陽經六六三十六個腧穴。而六腑的血氣,都出行於足三陽經脈,又上合於手。

左右兩缺盆的中央,是任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突;次於任脈後第一行的動脈,是足陽明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人迎;第二行是手陽明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扶突;第三行是手太陽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窗;第四行是足少陽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容;第五行是手少陽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牖;第六行是足太陽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柱;第七行在頸(項)中央,是督脈所行之處,有穴名風府。在腋下上臂內側的動脈,是手太陰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府;在側胸部當腋下三寸,是手厥陰心包經脈所行之處,有穴名天池

上關穴,要張口而不能閉口;刺下關穴,要閉口而不能張口。刺犢鼻穴,要屈膝而不能伸足;刺內關外關穴,要伸手而不能彎曲。

足陽明胃經的動脈,挾喉而行,有腧穴分布在胸之兩旁膺部。手陽明經的腧穴,在它的外側,距離曲頰一寸。手太陽經的腧穴,在曲頰處。足少陽經的腧穴,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經的腧穴,在耳後完骨之上,足太陽經的腧穴,在項後,挾大筋兩旁髮際下的凹陷中。

五里穴,在尺澤穴上三寸有動脈處,不當屢刺,以防五之血氣盡泄。

肺合大腸,大腸是輸送小腸已化之物的器官。心合小腸,小腸是受盛由胃而來之物的器官。肝合膽,膽是居中受精汁的器官。脾合胃,胃是消化五穀的器官。腎合膀胱,膀胱是貯存小便的器官。手少陽也屬腎,腎又上連於肺,所以能統率三焦和膀胱兩臟器。三焦,是像中瀆一樣行水的器官,水道由此而出,屬於膀胱,沒有臟來配合,是一個孤獨的器官。這就是六腑與五臟相配合的情況。

春天有病,應取絡穴、滎穴與經脈分肉之間,病重的取深些,病輕的取淺些;夏天有病,應取輸穴、孫絡,孫絡在肌肉皮膚之上;秋天有病,除取各穴之外,其餘參照春季的刺法;冬天有病,應取井穴或輸穴,要深刺留針。這是根據四時氣候的順序,血氣運行的深淺,病邪逗留的部位以及時令、經絡皮肉等與五臟相應的關係,從而決定的四時刺法。治療轉筋病,讓患者站立來取穴施刺,可以使痙攣現象迅即消除。治療痿厥病,讓患者舒展四肢來取穴施刺,可以叫他立刻感到輕快。

32 九針十二原第一 | 小針解第三 32
關於「靈樞/本輸第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