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寒熱病第二十一
醫學電子書 >> 《靈樞》 >> 寒熱病第二十一 |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
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厥痹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也,瀉陽補陰經也。
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次脈,足少陽脈也,名曰天牖。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陽迎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氣鞭,取扶突與舌本出血。暴襲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攣?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痹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天牖五部。
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足太陽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頄前。方病之時,其脈盛,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一曰取之出鼻外。
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其。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振寒洒洒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悗,取手太陰,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
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臟之輸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慪,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寒熱病第二十一注釋
①槁臘:臘,乾燥的意思。槁臘意為非常乾燥。
③天牖五部:這裡指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五個穴位。因天牖居中,其他四個穴位在其周圍而命名。
⑤以時為齊:齊,做「劑」,為方劑的意思。在這裡指針刺的部位和深淺應與時令的特徵相適應,相協調。
⑥致氣:邪氣凝聚不散的意思。
寒熱病第二十一參考白話譯文
體表寒熱,疼痛不能接觸床席,毛髮枯燥,鼻孔發乾,汗液不得出,治療時應取足太陽經的絡穴,以補手太陰經諸穴的不足。肌肉寒熱,則難免肌腱疼痛,毛髮焦枯,唇舌乾燥,汗不得出。應取足太陽經在下肢的絡穴,散放出淤血,以補足太陰經,汗就得出了。
骨骼寒熱,病人煩躁不安,大汗淋漓,若是牙齒還沒出現枯槁的現象,當取足少陰大腿內側的絡穴大鐘,如牙齒已現枯槁,便是不治的死症。至於骨厥病的診治也是這樣。患骨痹的,全身骨節不能自由活動,疼痛異常,汗出如注,心中煩亂。治療時可取三陰經的穴位,針刺用補法。
身體被金屬利器所傷,血流甚多,且又受風寒的侵襲,或者從高處跌落,以致肢體懈怠無力,這叫做體惰,治療時可取小腹臍下的三結交,(三結交,指胃經、脾經、任脈三經相交處的關元穴——譯註)厥痹,是厥逆之氣上及腹部,治療時可取陰經或陽經的絡穴,但必須察明主病的所在,在陽經用泄法,在陰經用補法。
頸側的動脈是人迎穴,人迎屬足陽明胃經,在頸筋的前面。頸筋後面是手陽明經的腧穴,名叫扶突。再向後是手少陽經的天牖穴。天牖後面是足太陽經的天柱穴。腋下三寸處的動脈,是手太陰經的腧穴,名叫天府。
陽邪上逆而頭痛,胸中滿決,呼吸不利,當取人迎穴治之;突然失音,喉舌僵硬的,當取扶突穴刺之,並針刺舌根出血;突然耳聾,經氣蒙蔽,耳失聰,目不明的,治療時取天牖穴。突然發生拘攣、癲癇、眩暈、足軟支撐不住身體,治療時取天柱穴。突然熱渴,腹氣上逆,肝肺二經內蘊的火邪相互搏擊,以致血逆妄行,上溢鼻口,治療時取天府穴。以上五穴,即所謂的天牖五部。
手陽明大腸經入於顴部而遍及全齒的,叫做大迎,所以下齒齲痛應取大迎穴,其惡寒的,用補法,不惡寒的,用泄法。足太陽膀胱經入於顴部而遍及全齒的,名叫角孫,所以治療上齒齲痛,應取角孫穴及鼻和顴骨前面的穴,在剛發病的時候,如果脈氣充盛,就要用泄法,反之則用補法。另有一說,可在鼻外側取穴施治。
足陽明胃經有夾著鼻子循行而入於面部的,名叫懸顱。其經脈下行屬於口,上行的由口入繫於目本。應根據發病的部位取穴,泄有餘,補不足;若取之不當,則可能泄不足,補有餘,而適得其反了!足太陽膀胱經過頸入於腦部,直接連屬於目本的叫做眼系。若頭目疼痛,可在頭項中兩筋間取穴。此脈入腦後,分別聯屬於陰陽二蹺脈,陰陽交會,陽入里,陰出外,交會於眼的內角。如果陽氣偏盛,則兩目張開,如果陰氣偏盛,則兩目閉合。
熱厥證,取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肝經進行治療。寒厥證,取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進行治療,都應該留針。舌縱緩不收。口角流涎,胸中煩悶的,當取手太陰肺經穴。針刺正氣虛的病症,應順著脈氣的去向施以補法;針刺邪氣實的病症,應迎著脈氣的來向施以泄法。
春季用針取穴於絡脈;夏季用針取穴於肌肉與皮膚間;秋季用針取穴於氣口,冬季用針取穴於經脈。凡此四時行針,應與時令的特徵相適應、相協調。取絡穴脈穴可治皮膚,取肌膚間穴可治肌肉,取氣口穴可治筋脈,取各經脈之穴則可治骨髓和五臟諸病。五臟在身體有五個重要部位:伏兔其一,小腿其二,背部(督脈及膀胱經所行處——譯註)其三,五臟輸穴其四,項部其五。此五部患癰疽者,為不治之症。
疾病始於手臂的,可先取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的穴位,使其出汗;疾病始於頭部的,可先取項部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使其出汗;疾病開始發生在足部脛部的,可先取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使其出汗。針刺手太陰經的諸穴可令汗出,針刺足陽明經諸穴也可令汗出。針刺陰經而出汗過多的,可取陽經穴來止汗;針刺陽經而出汗過多的,可取陰經穴來止汗。
大凡錯誤用針造成的危害有:一是刺中病邪而留針不去,使病人精氣耗泄;二是尚未刺中病邪就立即出針,使邪氣凝聚不散。精氣耗泄會使病情加重而身體孱弱,邪氣凝聚不散則能引起癰疽之症。
五邪第二十 | 癲狂病第二十二 |
關於「靈樞/寒熱病第二十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