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藥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沒藥 | 中藥圖典 |
沒藥 Mò Yào |
|
---|---|
別名 | 末藥、明沒藥 |
功效作用 | 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
英文名 | Myrrh |
始載於 | 《本草圖經》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肝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苦 |
種中文名:沒藥
種拉丁名:Commiphora myrrha (Nees) Engl.
科中文名:橄欖科
科拉丁名:Burseraceae
屬中文名:沒藥屬
屬拉丁名:Commiphora
描述:
沒藥則來自一種會滲出芬芳的樹脂的灌木或喬木,其樹脂可用以製成香水和香精。聖經中所提及的沒藥多指一個品種,不過,可能也包括另一品種,因為它們生長在同一區域,外形也相似。這兩種樹是阿拉伯、衣索比亞和東非索馬利亞海岸的土產,所出產的樹脂供應市場大部分的沒藥。兩個品種都是矮小繁茂的灌木或小樹,樹枝粗壯、硬直而多刺,生長在岩石志地區,尤其是在石灰石山上。樹的外皮和木質都有濃烈的香味,樹榦和樹枝會自然地滲出樹脂,樹脂的味道苦澀且有點刺激,一點也不可口,但曾一度被醫藥界重視,用作止血的藥物。若與酒調和飲用,可達止痛的功效,固此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有「拿沒藥調和的酒給耶穌,他卻不受」(可15:23)的記載。在東方, 沒藥被推崇為芳香的物質、香料和藥物,古代埃及人在廟中燃燒沒藥,並用以裹屍;猶太人也用沒藥來膏抹屍體。在希伯來人眼中,沒藥是一種貴重的香料。
【藥 名】:沒藥
【拼 音】:MOYAO
【英文名】:Myrrh
【來 源】: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的膠樹脂。
【功 效】:散血去瘀,消腫定痛。
【主 治】: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症瘕、經閉、癰疽腫痛、痔漏、目障
【性味歸經】:苦,辛,平。①《藥性論》:「味苦辛。」②《海藥本草》:「味苦辛,溫,無毒。」③《開寶本草》:「味苦,平,無毒。」入肝、脾、心、腎經。①《本草經疏》:「入足厥陰經。」②《本草新編》:「入脾、腎二經。」③《本草求真》:「入心、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孕婦忌服。①《品彙精要》:「妊娠不可服。」②《本草經疏》:「凡骨節痛與夫胸腹脅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於血虛者不宜用。產後惡露去多,腹中虛痛者不宜用。癰疽已潰不宜用。目赤膚翳非血熱甚者不宜用。」
【藥物配伍】: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氣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配雄黃,消腫生肌、燥濕解毒。
【別 名】:末藥(《綱目》)、明沒藥《全國中草藥彙編》
【處方名】:沒藥,末藥,制沒藥,炙沒藥,醋炒沒藥,明沒藥,生沒藥,生明沒藥。處方中寫沒藥、末藥均指生沒藥。為原藥去雜質,打成碎塊入藥者。制沒藥又稱炒沒藥。為淨沒藥用文火炒制後入藥者。醋炒沒藥又稱炙沒藥。為淨沒藥炒至熔化時,淋灑米醋,炒干水分,取出,然後入藥者。
【商品名】:明沒藥:為紅褐色至紫棕色塊狀物,略透明,無雜質,質佳。狗沒藥:又名狗皮沒藥、馬沒藥、馬皮沒藥。為用狗皮或馬皮包裹者。質次。天然沒藥:表面呈黃棕色或紅棕色的沒藥團塊。膠質沒藥:表面呈深棕色的沒藥團塊。沒藥:各類沒藥的統稱。均以微透明、顯油潤、香氣濃、味苦、無雜質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①沒藥樹(《大明一統志》)分布熱帶非洲和亞洲西部。②愛倫堡沒藥樹分布紅海兩側的海濱地區,及阿拉伯半島從北緯22度向南至索馬利亞海濱一帶。藥材主產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及阿拉伯半島南部。以索馬利亞所產者最佳。在廬山石灰石山上,生長在廬山沒藥。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11月至翌年2月或6~7月採收。本品多由樹皮的裂縫處自然滲出;或將樹皮割破,使膠樹脂從傷口滲出。初呈黃白色的液體,接觸空氣後逐漸凝固而成紅棕色硬塊。採得後去淨樹皮及雜質,置乾燥通風處保存。
【拉丁名】:藥材Myrrha原植物①沒藥樹Commiphora myrrha Engl.②愛倫堡沒藥樹 Balsamodendron ehrenbergianum Berg.
【炮製方法】:沒藥:揀去雜質,打成碎塊。制沒藥:取揀淨的沒藥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見熔化點,取出放涼。或炒至表面稍見熔化時,噴洒米醋,繼續炒至外層明亮光透,取出放涼。(沒藥每100斤,用醋6斤)《本草從新》:「沒藥,水飛過,用缽坐熱水中,以燈心同研,則易細。」
【考 證】:出自《本草圖經》:「沒藥,生波斯國,今海南諸國及廣州或有之。木之根、之株,皆如橄欖,葉青而密,歲久者則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結成塊,或大或小,亦類安息香。」
【生藥材鑒定】:乾燥的膠樹脂呈不規則顆粒狀或粘結成團塊,大小不一,一般直徑約2.5厘米,有的可達10厘米,紅棕色或黃棕色,表面粗糙,覆有粉塵。質堅脆,破碎面呈不規則顆粒狀,帶棕色油樣光澤,並伴有白色小點或線紋,薄片半透明。與水共研則成黃色乳狀液。氣微弱而芳香,味苦微辛。以塊大、棕紅色、香氣濃而雜質少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沒藥樹含樹脂25~35%,揮髮油2.5~9%,樹膠約57~65%,此外為水分及各種雜質約3~4%。樹脂的大部分能溶於醚,不溶性部分含 a 及 B 罕沒藥酸(Heerabomyrrholic acid),可溶性部分含 a,B 與r沒藥酸(Commiphoric acid)、沒藥尼酸(Commiphorinic acid)、a 與 B 罕沒藥酚(Heerabomyrrhol)。尚含罕沒藥樹脂(Heeraboresene)、沒藥萜醇(Commiferin)。揮髮油在空氣中易樹脂化,含丁香油酚(Eugenol)、間苯甲酚(m一Cresol)、枯醛(Cumin aldehyde)、蒎烯(Pine-ne)、二戊烯(Dipentene)、檸檬烯(Limonene)、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罕沒藥烯(Heerabolene)等。樹膠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 。醇能溶解樹脂和揮髮油,上等沒藥的醇不溶性成分不超過70%;灰分不超5%。 沒藥成分可因來源不同而稍有差異,一般商品沒藥含揮髮油3%-8%,沒藥樹脂25%-45%,樹膠55%-60%,苦味質少量,並含沒藥酸(myrrholic acid)、甲酸、乙酸及氧化酶等。沒藥揮髮油為黃色或黃綠色濃稠液體,具有特殊氣味,暴露在空氣中易樹脂化,油中含有丁香酚、間甲基酚、枯茗醛(cuminaldehyde)、桂皮醛(cinnamaldehyde)、甲酸酯、乙酸酯、沒藥酸酯(ester of myrrholic acid)、罕沒藥烯(heerabolene);有的沒藥揮髮油尚含α 及β-沒藥烯(α-,β-bisabolene)、dl-苧烯(dl-limonene)等。沒藥樹脂(myrrhin)為中性物質,加熱得沒藥脂酸類:α-、β-、γ-沒藥脂酸(α-,β-, γ-commiphoric acid),次沒藥脂酸(com-miphorinic acid),α-、β-罕沒藥脂酸(α -,β-heerabomyrrholic acid),α-罕沒藥脂酚(α-heerabomyrrhol), β-罕沒藥脂酚(β-heer-abomyrrhol);其中一種罕沒藥脂酚含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兒茶酚(catechol)、罕沒藥氧化樹脂(heeraboresene)。樹膠類化阿拉伯樹膠,水解得阿拉伯聚糖、木聚糖、半乳聚糖等。
【中藥化學鑒定】:①粉末遇硝酸顯紫色。②本品乙醚浸出物或揮髮油置於蒸發皿中,待乙醚揮散後,用溴或發煙硝酸蒸氣接觸皿底的薄膜狀殘渣,即顯紫紅色。③本品與水研磨形成黃棕色乳狀液。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沒藥含沒藥樹脂、揮髮油、樹膠,少量苦味質,並含沒藥酸、甲酸、乙酸及氧化酶。揮髮油含丁香酚、間甲基酚、蒎烯、檸檬烯、桂皮醛等。樹膠與阿拉伯相似,水解則生成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
2.藥理作用:沒藥對離體子宮先呈短暫的興奮,後呈抑制現象;含油脂部分具有降脂、防止動脈內膜粥樣斑塊形成的作用;水浸劑對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揮髮油能輕度抑制黴菌;有局部刺激作用,能興奮腸蠕動。
沒藥精油
沒藥拉丁學名:(沒藥屬)Commiphora myrrha
科名:橄欖科Burseraceae
植物種類:灌木叢
萃取部位:枝丫
萃取方法:蒸餾
特質:有濃厚的煙味及苦味
揮發性:慢
屬性:陽性
主產地:北非,沙烏地阿拉伯
【氣 味】
煙味,呈樹脂狀,略帶麝香。
【外 觀】
這種著名的灌木有許多不同品種,一般可長到2.8公尺高,原產於北非、亞洲及索瑪利亞,其精油則多得自中東。
在它灰色的樹皮上劃個刀口,便會流出黃白色的樹脂,樹脂乾涸後,則變成棕紅的硬塊,精油便是從這些硬塊中蒸餾而得。
有些山羊愛嚼沒藥美味的葉子,因此它們的鬍子也常會沾上樹脂的香氣。
【化學結構】
酸類--沒藥酸
酚類--丁香酚
倍半萜--杜松萜烯
【應用歷史與相關神話】
古代的人們使用沒藥之廣泛,正是它大受歡迎的證明。埃及人會在每天正午焚燒沒藥,這是他們太陽儀式中的一部分,他們還把沒藥、芫荽及蜂蜜調在油膏中治皰疹。事實上,它在醫療方面的用途極廣。沒藥甚至能做出最好的木乃伊。保養品,特別是面膜里也常可發現它。
舊約以斯帖記提到沒藥被用來給女士淨身。而在創世紀里,當約瑟被他哥哥賣給以實瑪利人的篷車時,他們的駱駝便馱著香料、乳香和沒藥要運到埃及去。希臘兵士都會隨身攜帶一小瓶沒藥上戰場,因為沒藥抗菌抗炎的特性能讓他們的傷口止血。
小耶穌誕生時,便收到沒藥做禮物(馬太福音第2章,11節),被釘上十字架時,信徒也將沒藥混著酒遞給耶穌以止痛消毒(馬可福音15章,23節)。
【功 效】
抗菌、抗微生物、抗炎、收斂、具香膠特質、除臭、祛腸胃脹氣、消毒、利尿、通經、化痰、殺黴菌、激勵、利胃、催汗、補身、利子宮、治創傷,對成熟\乾裂\脫粗糙皮膚有助益。
【心靈療效】
似乎能提振虛弱不振的精神,也能讓熾烈的情緒冷靜下來。
【身體療效】
肺中有過多黏液時最適合用沒藥,因為它有特別的『干化』作用。它對一般的肺部問題有很好的效果,可清肺,並治療支氣管炎、感冒、喉嚨痛、黏膜發炎、咽喉炎及咳嗽。也能治療腺體的發燒現象,這是由病毒引起而伴隨著喉嚨痛的一種病症。
對所有的口腔問題和牙齦異常均有絕佳的功效,能為口腔潰瘍、膿漏、牙齦發炎、海綿狀牙齦提供最好的治療。也能改善胃部異常發酵而引發的口臭。是胃部的補藥,能激勵胃口,可止瀉、疏通脹氣、減輕胃酸與痔瘡的病情。
對婦科問題有極大助益,可處理經血過少、白帶、念珠菌感染、及子宮的諸病症。
能刺激白血球,活化免疫系統。它能直接抵抗微生物,使病體快速康復。
【主 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做茶喝,則體香,通血脈、舒筋絡,固牙齒,長鬚髮。是女孩子芳體之良藥。
【皮膚療效】
防止組織退化很有效果,尤其是有傷口壞疽的情況。它清涼的功能可幫助廊、皮膚潰瘍與瘡,還能改善流湯的傷口及龜裂的皮膚。有效對抗流湯的濕疹及香港腳。
【適合與之調和的精油】
【注意事項】
是通經藥,避免在懷孕期間使用。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沒藥,大概通滯血,打撲損疼痛,皆以酒化服。血滯則氣壅凝,氣壅凝則經絡滿急,經絡滿急,故痛且腫。凡打撲著肌肉須腫脹者,經絡傷,氣血不行,壅凝,故如是。
2.《醫學入門》:東垣雲,沒藥在治瘡散血之科。此藥推陳致新,故能破宿血,消腫止痛,為瘡家奇藥也。
3.《本草綱目》: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二藥每每相兼而用。
4.《本草經疏》:《本草經》,沒藥味苦平無毒。然平應作辛,氣應微寒。凡惡瘡痔漏,皆因血熱瘀滯而成,外受金刃及杖傷作瘡,亦皆血肉受病。血肉傷則瘀而發熱作痛,此藥苦能泄,辛能散,寒能除熱。水屬陰,血亦屬陰,以類相從,故能入血分,散瘀血,治血熱諸瘡及卒然下血證也。肝經血熱,則目為亦痛、膚翳,散肝經之血熱,則目病除矣。
5.《藥性論》:主打撲損,心腹血瘀,傷折跌損,筋骨瘀痛,金刃所損,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飲之。
6.《海藥本草》:主折傷馬墜,推陳置新,能生好血,研爛,以熱酒調服。墮胎.心腹俱痛及野雞漏痔、產後血氣痛,並宜丸、散中服。
7.《日華子本草》:破癥結宿血,消腫毒。
8.《開寶本草》:主破血止痛。療杖瘡、諸惡瘡、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暈痛膚赤。
9.王好古:治心膽虛,肝血不足。
10.《本草綱目》:散血消腫,定痛生肌。
11.《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脈,固齒牙,長鬚髮。
參看
|
關於「沒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