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瘧疾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感染性疾病 >> 寄生蟲感染 >> 瘧疾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目錄

目錄

瘧疾的類型和症状

間日瘧和卵圓瘧

發作開始為突然寒戰發抖,隨即反覆發熱,出汗。為期一周形成間歇性發作的典型模式。頭痛或短期不適後,隨即寒戰發抖,發熱持續1~8小時。熱退後,病人感到舒適,直到下次寒戰前。間日瘧新發作趨向於每48小時發一次。

惡性瘧

發作開始為寒戰,體溫逐漸上升,然後突然下降。發作可持續20~36小時。病人感到比間日瘧重和嚴重頭痛。發作間期為36~72小時,此期常感難受和低熱。

三日瘧

三日瘧常為突然發作。發作類似間日瘧,但為每72小時發一次。

瘧疾為單細胞病原體瘧原蟲感染紅細胞所致。

瘧疾的傳播為受染雌性按蚊叮咬,輸入含瘧原蟲血,或用注射過瘧疾病人的針注射所致。瘧原蟲有4種——間日瘧原蟲,卵圓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三日瘧原蟲——能感染人而致瘧疾。

在美國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由於使用抗瘧藥殺蟲劑已使瘧疾罕見,而在熱帶,瘧疾仍常見。有時,從熱帶來的訪問者或從那裡回來的旅遊者帶來瘧疾,可致小暴發。

瘧原蟲的生活史。當雌性蚊叮咬瘧疾病人,攝取含瘧原蟲血,原蟲移至蚊唾液腺,該蚊叮咬他人,原蟲沿唾液注入。在人體內,原蟲移至肝臟並繁殖,平均2~4周才成熟,然後離肝侵入紅細胞,最後致受染的紅細胞破裂。

間日瘧原蟲和卵圓瘧原蟲可存於肝細胞內,而周期性釋放成熟的原蟲入血流,致瘧疾症状發作。惡性瘧原蟲和三日瘧原蟲不存留於肝內。若其感染不治或治療不當,成熟的惡性瘧原蟲可在血中存數月,成熟的三日瘧原蟲可存留血中數年,而致瘧疾症状反覆發作。

症状和併發症

症状通常發生於蚊叮咬人注入瘧原蟲後10~35日。通常,其最初的症状是輕度的反覆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有時,症状開始就寒戰,隨即發熱。這些症状持續2或3日而常認為是流行性感冒。後來的症状和瘧疾類型隨4種瘧疾而不同。

惡性瘧,可發生腦功能異常,這一併發症叫腦型瘧。症状有40℃以上高熱,嚴重頭痛,嗜睡譫妄,神志錯亂,甚至死亡。腦型瘧最常見於嬰幼兒,孕婦和去高瘧區的旅遊者。間日瘧高熱時也可出現譫妄,但其他方面腦症状不常見。

所有類型的瘧疾,白細胞總數一般正常,但其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增多(見免疫系統生物學)。若瘧疾不治,通常可發生輕度黃疸肝脾腫大低血糖常見,瘧原蟲多者低血糖嚴重。用奎寧治療的病人也可出現血糖下降和較低的血糖。

有時,少量瘧原蟲存留於血中成遷延型瘧疾,其症状為表情淡漠,周期性頭痛,全身不適,食慾不良,疲乏,忽冷與忽熱發作。症状相當輕,發作不如首次長。

若間日瘧、卵圓瘧或三日瘧不治,其症状在10~30日內自然消退,但可在不定的時間複發。不治療的惡性瘧致死佔20%。

黑尿熱是瘧疾罕見的併發症,為大量紅細胞破壞所致。紅細胞破壞釋放血紅蛋白入血流,血紅蛋白排入尿,轉變成黑尿。黑尿熱幾乎總是在慢性惡性瘧者中發生,尤其是接受奎寧治療者。

診斷

當有周期性寒冷和發熱發作者而又無明顯的原因,醫生應懷疑瘧疾。若此人病前一年內到過瘧疾流行區和脾腫大,則更應懷疑。檢查出血中瘧原蟲則確定診斷。血中瘧原蟲數量隨時有變化,故診斷需一份以上血標本。實驗室應報告所檢標本中瘧原蟲種類,以便依其作出治療,併發症處理和預後。

預防和治療

居住於瘧疾疫區或到過疫區的人都應預防,其室內外應用長效殺蟲劑噴霧,紗門紗窗,床上用蚊帳,皮膚用驅蚊劑,應穿衣,特別在日落後,以保護皮膚免受蚊叮咬。

居留瘧疾疫區期間應用藥物預防。來疫區前一周就開始用藥,停留期仍繼續,離開疫區後一個月也要繼續應用。氯喹為最常用的藥,然而,世界上許多地區已有耐氯喹的惡性瘧蟲株。其他藥物有甲氟喹多西環素。但是,多西環素不能用於8歲以下兒童和孕婦。

沒有絕對有效的預防藥。在疫區的旅遊者一旦發熱,就應立即找醫生檢查。在找醫生前,自服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周效磺胺)複合藥有效。

治療依瘧疾類型及其受染地區是否有耐氯喹株而定。在有耐氯喹蟲株地區的惡性瘧急性發作,應服奎寧或奎尼丁靜脈注射。其他類型瘧疾耐氯喹者很少,一般用氯喹後加服伯氨喹治療。

有關瘧疾的一些注意事項

.藥物預防不是100%有效

.受感染蚊叮咬後1個月或以上才發生症状

.早期症状無特異性,常誤診為流行性感冒

.快速診斷和早期處理是重要的,特別是惡性瘧,因其病死率達20%

參考

32 賈第蟲病 | 弓形體病 32
關於「家庭診療/瘧疾」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