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預測/臍先兆——臍相學
醫學電子書 >> 《中醫疾病預測》 >> 人體相學 >> 臍先兆——臍相學 |
中醫疾病預測 |
|
臍居人體正中,內通五臟外達四旁,腹內臟器疾患皆可外露於臍,故臍又稱為腹眼。此外,口、臍、肛為人體上中下三要竅,乃候脾胃之要地……
第一節 臍先兆的理論基礎
臍,居人體中部,謂齊分人體上下故名。臍為一身之中樞,故又名天樞。
臍為任脈要穴,名曰「神闕」,神者,神氣也,闕為宮殿之寓,神闕即言臍為神氣出入之通道。臍居大腹中央,內通五臟,外達四旁,且前貫任脈,後應督經,臍又位處中州根系於腎、命門,故為人身重要樞紐。
臍與全身臟腑經絡密切相關,臟腑經絡疾患可反映於臍,故通過臍診可測知人體臟腑經絡的盛衰狀況,故臍又稱為腹眼。
一、臍通五臟,為真神往來之門戶
臍位於腹正中央,為沖脈之所系,元氣歸藏之根,故有五臟六腑之本的說法。臍,齊也,正如《東醫寶鑒》所言:「臍者,齊也,身之本,正謂臍中也」故臍實可謂人體上下,左右交會之樞紐。
臍又屬任脈之神闕穴,神闕,神氣之穴,真神往來之門戶,正如《釐正按摩要術》所說:「臍通五臟,真神往來之門戶也,故曰神闕」又曰:「是神氣之穴,保生之根」所謂神闕為神氣守舍之處,故《診病奇侅》曰:「夫臍之凹也,是神氣之穴,為保生之根。環中幽靜、輪廓平整,徐徐按之有力,其氣應手,內有神氣之守也;若軟柔如纊,按之其氣不應者,其守失常也;突出而凸,氣勢在外,其守不固,至於弱如泥者,其命必不運,何得永保天年乎。」
二、臍為元氣之所系,而關於腎
臍的生理意義還在於臍為生氣之源,因臍關乎於腎,連及於命門,所謂前有神闕,後有腎、命,共為生氣之所系。故《難經.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腎間動氣指兩腎之間所藏的生氣,亦即元氣。《診病奇侅》說:「臍者,元氣之所系,十二經之根本」及「臍下丹田,真氣之所聚」真氣乃先天真一炁氣,丹田又稱下氣海,位於臍下,人生元氣源於命門,腎,藏於臍、丹田下氣海之中,系之於臍,故張景岳說:「命門者,下丹田,精氣出入之處」及「先天真一炁藏於此」「一點真靈之氣聚於臍下」以上皆說明了臍與源之於腎、命門,藏之于丹田下氣海中的元氣的密切關係。
三、臍貫任、督,通達十二經脈
臍,任脈貫行於中,督脈氣應於後,任、督又各為陰經之海及陽經之海,總統諸經、故神闕(臍)能通應陰陽、內連人體諸經百脈。臍又為沖脈循行之域,沖乃經脈之海,且任、督、沖一源而三岐,三脈經氣相通,皆達於臍,可見臍與沖、任、督的關係甚為密切。
臍又與人體十二經絡攸關,臍,地處人體中樞,為經絡通行之樞要,許多經絡皆貫臍或挾臍而行,如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足陽明胃經,「其直者,下挾臍」。
其他,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陰蹻、陰維脈等經絡的循行亦皆近臍。此外,奇經八脈縱橫串於十二經之間,具有橫溢蓄經的作用,可見臍內聯於全身經脈,通過各種經氣的循行,交通於五臟六腑,旁達四旁,前主中州,後應腎、命門,實為人體氣血相貫的一大樞紐。
以上說明臍與人體臟腑密切相關,故臍是窺視人體內臟狀況的重要部位。。
第二節 臍先兆的臨床意義
臍為臟腑之門戶,臍又為腹眼,通過臍可窺視人體內臟經氣的盛衰,了解人體臟腑經絡的病變,故臍具有重要的預報意義。
一、相臍輪
正常,臍輪為圓形或橢圓形,輪口豐滿,色澤紅潤,邊緣滑利而富於彈性,象徵臟腑精氣充足,生機旺盛。如臍輪薄,臍口不圓,色澤不正,按之枯澀為臟腑精氣不充,稟賦素薄。
此外,應注意臍的輪廓是否清楚,大小是否得當,和腹的大小是否相應,深淺是否相宜。一般而言,臍直徑2.0厘米稱為大圓臍,1~2厘米為中等臍,小於1厘米稱小臍。
二、相臍壁
臍壁亦稱臍廓,正常,臍壁厚實,色澤明潤,臍宇寬宏,如臍壁薄,色澤枯晦,臍廓窄縮則屬異常。一般而言,臍廓深度大於1.5厘米為深臍,小於1厘米為淺臍,過深或太淺之臍廓均為異常,故《診病奇侅》曰:「臍大容李者為壽相,淺大者亦為壽相」。然臍宇雖小,只要堅固牢實者亦非夭貌。總之,臍之大小得宜,臍部堅牢厚實者提示腎氣實,反之,臍廓軟薄萎縮,臍宇小淺者腎氣虛,故據臍廓的剛盈柔松可判斷疾病的虛實,體質的強弱。
三、相臍底
正常,臍底光滑紅潤,臍之根蒂居中,牢實挺拔,推之不移,象徵元氣充盛。反之,若根蒂應手虛軟,色澤枯夭,或蒼白露青筋,甚至呈晦滯色者,皆屬異常臍底,若見臍與肉相離者則為元氣敗脫之兆。
四、臍相壽夭的意義
臍為元氣之候,故對預測壽夭有一定的意義,若臍深、臍環圓整、輪廓寬宇、肌肉厚實、色澤明潤、按之有力,應手如有根蒂之臍,為神氣內守、元氣充盛之相,主壽。反之,如臍淺、臍環不圓,輪薄廓狹,臍肉薄虛色澤不華,按之虛軟如泥者為無根蒂之臍,為神氣不充、元氣虛弱之夭相,故《診病奇侅》曰:「人之壽夭,相臍可知也」甚是。
最近文獻報導稱日本一位醫生根據臨床經驗發現,從肚臍的形狀,可判斷人的健康狀況。如圓形,下半部豐厚而朝上,表示正常男子;滿月形,多為正常女子;向上形即肚臍向上延長几乎成三角形,多有胃、膽囊、胰腺疾患;向下型與上述相反,表明患有胃下垂,膽囊等疾患;偏右型易患肝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偏左型多見腸胃不佳;淺小型多見激素分泌不正常,經常感全身無力等現象。
五、臍動氣預報意義
悸動氣包括臍周悸與臍周動氣,臍周悸包括臍上悸、臍中悸及臍下悸,其特點為自覺悸動,多提示臟虛、水飲及挾瘀。臍周動氣包括臍上動氣,臍中動氣及臍下動氣,特點為他覺觸動,為臟虛、沖氣上逆、水氣的標誌。
臍周悸病輕,臍周動氣則較重,臍周動氣可由臍周悸發展而來。二者互為病理轉化關係。
一般來說,臍中動氣是不能觸動的,如能觸到其跳動亦是較柔和的,一息大約5~6次,如7~8次以上則屬兇相。
1.臍上悸、動先兆意義 臍上悸為病人自覺臍上築動,多屬心肝不寧,常出現於神經比較敏感的女性,病情較輕,每於情緒激動時出現,常與失眠,夢多等症兼見,此類人多性情急躁、敏感多疑,素稟體質纖弱。
臍上動氣為醫生可以觸知的動氣,提示腎虛不潛,沖氣凌心,常出現於腎陽虛患者,若臍上動悸連及心下,甚至波及虛里則為心腎兩虛宗氣無根的重證信號。證見面白頭暈,心悸怔忡、畏寒肢冷、脈沉、舌質青、苔白等,故前人嘆曰:臍之動,實為君火之應,意竟在此。動氣在臍上,若見顴赤煩躁,又為下焦陰寒浮陽上越的真寒格陽症標誌。
2.臍中悸、動先兆意義 臍中悸即當臍悸,為中虛之徵兆,蓋臍主中州,臍有動悸則示脾氣不足,胃無虛冷等病變,證見神疲乏力,食少納呆,面色萎黃,舌苔白潤胖嫩,脈細弱無力,臍中悸常有中氣下陷致內臟下垂等證,臨床上胃下垂患者確常有臍中悸症状。
臍中動氣為臍中悸的較重情況,為脾腎兩虛、腎病及脾病理。由於命門火衰,不能溫煦中土,因此,臍中動氣除提示臟寒之外,還有中虛土不制水,沖氣凌心之勢,較臍中悸更為嚴重。證見臍中築動、面白畏寒、腰冷肢涼、腹鳴便溏、食少心悸、舌苔的舌質青體胖嫩、脈沉細等症。
3.臍下悸、動先兆意義 臍下悸提示腎虛不能制水,水停下焦的水飲病和腎虛沖氣不潛的病候,如《傷寒論》五苓散證:「假令瘦人臍下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又如苓桂術甘湯證:「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湯」即是。
動氣在臍下多為不良預兆,提示腎陽式微、命火不足。臍下動氣預後最差,因臍下為腎間動氣所在,腎間動氣者,《難經》六十六難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腎間動氣又名原氣,導源於命門、腎,藏之于丹田,繫於臍下。正常,腎間動氣內守不動,如臍下築築悸動則表示藏氣內虛、真氣失守,乃大凶之兆。證見面色白,精神虛憊,臍下築築悸動,畏寒腰冷,丹田發涼,心悸氣促、舌質青,體胖有齒痕,脈沉弱,尺部尤無力。
4.臍左右動、悸先兆意義 臍左右動悸,臨床上所見不多,主要與肝膽有關,蓋肝氣行於左,膽經側行於臍旁,故肝虛膽不寧則動悸於臍之左右。此外,肝氣不舒,氣鬱於左,亦可出現臍左動悸、常與七情有關,多見於婦女更年期,為逍遙散的適應證,證見神情憂鬱寡歡。
總之,臍動悸多預兆臟虛,尤為腎氣不足。其中,臍上動悸往往為心腎疾患的信號,而臍中動悸則多預報脾腎異常,臍下動悸為心腎虛的信號,臍旁動悸則考慮肝膽疾患,故臍動悸與臟腑疾病有著重要的預報意義。
六、臍溫先兆意義
臍溫是預報內臟寒溫的溫度表,臍居於中,故臍與臍周溫度的變化更能集中反映內髒的寒溫。
1.臍溫過高 臍當大腹中央,內應脾胃,如臍溫過高則可提示大小腸積熱,或陽明府實蘊熱,或心經積熱流於小腸,如同時並見臍部發汗,有小瘡癤,則有臍癰之虞。
2.臍溫過低 臍上冷多預兆心肺陽虛,常並見心悸氣短、浮腫無力等症,臍周發涼又提示脾胃虛冷、中州火候,臍下寒為命門火衰,腎陽不足的信號。
七、臍色先兆意義
臍色澤的改變多提示內臟寒熱的變化。
1.臍色白 臍色白無光澤,反映肺氣虛、心陽不足、血虛,臨證可見氣促心悸、頭暈乏力、虛浮食少,唇甲蒼白,舌質淡、苔白,脈細無力,常與臍下陷、腹涼並見。
2.臍色赤 臍色紅赤,甚至有瘡癤,表示心火重,熱毒內蘊,或心火下移小腸,熱積腹中外應於脾,或腑氣不通,陽明熱毒內蘊、毒溢於臍,可與口渴面赤、舌質紅、苔黃干、便結心煩等全身症状並見。
3.臍色黑 臍色黑為腎陽式微、命火敗絕的凶訊,亦為暴病將卒的惡非和久病生機將絕之徵,臨症險惡,常與急促息微,神識昏迷等危象並見。
4.臍色黃 臍色發黃,並有油性分泌物滲出,發癢,為濕熱蘊積脾胃或肝膽濕熱之兆,常因感受濕熱外邪或過食肥甘酒肉內生濕熱所致。證見身熱起伏或無熱,脘痞滿悶,嘔惡納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
5.臍色青 臍色發青或青藍,為內有寒積,水飲或風寒內伏中州,常與腹皮寒冷、拘急板滯並見。常有腹痛隱隱,喜按就溫,腸鳴泄瀉,四肢欠溫、口淡食少、多涎,小便清長,舌苔白潤、脈遲或緊,此外,痛證亦可出現臍色發青。
6.臍色紫 臍色發紫,色澤晦枯,或見瘀斑為內有瘀積之象。腹腔癥積和盆腔腫瘤尤可反應於臍,重者可見臍腹膚肌甲錯、乾燥如魚鱗,腹內可觸及包塊,腹皮拘急拒按,全身可見口乾夜熱、善忘,面色黎黑。
八、臍位先兆意義
正常,臍位居大腹中央,無外突及下陷,如臍位發生改變,則說明臟腑有虛實之變。
1.臍突出 臍位外突為水腫的凶兆,提示嚴重水腫,臍外突凸又為喘脹的險候,預兆肺腎之氣將絕,臨床上如哮病,喘證出現臍突發黑,多為心陽欲絕的預兆。
2.臍內陷 臍凹陷於大腹,是脾腎大虛之凶兆,多見於久泄元氣將脫及暴吐之後。此外,臍突然內陷還為正虛邪閉的凶兆,多見於小兒溫疫染身毒邪內逼之證,病情險惡預後不良。
3.臍下移 臍位下移,下落中線,為腎虛中氣不足的表現,多兼見腹壁鬆弛虛軟,常提示內臟下垂。證見少氣無力,動則息促,頭暈眼花,腹部墮脹,脈虛無力,舌淡苔白等中氣下陷證,提示胃腑下垂,肝腎下垂及脫肛、子宮脫出等。
4.臍上移 臍位上移,超越中線,為氣逆氣滯的反應,臨床上為肺胃之氣上逆或肝氣升發太過或肝鬱氣滯之象。常以郁怒為誘因,多與脹滿嘔吐並見,此外,內有癥瘕積聚亦可牽提致臍上移,臍上移的腹壁常呈緊張拘急狀,此時應注意臍腹合參。
九、臍先兆在急證,危證中的意義
臍位於腹之前緣,診腹時臍首當其衝,又具外露特點,故具有一定的診斷優勢。臍又有豐富的血脈經絡,是經氣貫注交匯的中心,故診腹緊急時可獨取於臍。臍診在急症、危證中有一定的獨特診斷意義,如嘔吐瀉泄出現大臍下陷為元氣暴虛之兆;水腫臍突為腫證危候;久病腎虛、臍色現黑為腎氣將絕、命火欲息之危象。又如臍上動悸維繫虛里為心陽虛、宗氣外泄的徵象,預後大多不良。又臍下動氣伴怔忡、心悸又提示腎虛失制沖氣上逆,元陽敗竭。另外,臍萎縮枯潤又為精氣虧損生機漸盡之象,臍突然發涼為寒氣內襲中州之兆……。足見臍對急證、危證具有重要的預診意義。
腹先兆——腹相學 | 脈先兆——脈相學 |
關於「中醫疾病預測/臍先兆——臍相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