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月經後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婦科學》 >> 月經病 >> 月經後期
中醫婦科學

中醫婦科學目錄

月經周期錯後7天以上,甚至錯後3-5個月行,經期正常者,稱為「月經後期」,亦稱「經期錯後」、「經遲」。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月經稀發。月經後期如伴經量過少,常可發展為閉經

[病因病機

主要發病機理是精血不足或邪氣阻滯,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月經後期。常見的分型有腎虛、血虛血寒氣滯和痰濕。

一、腎虛

先天腎氣不足,或不節房事,房勞多產,損傷腎氣,腎虛沖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

二、血虛

數傷於血,或產多乳眾,病後體虛,飲食減少,化源不足,營血衰少,沖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

三、血寒

(一)虛寒

素體陽虛,或久病傷陽,陽虛內寒臟腑失於溫養生化失期,氣虛血少,沖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

(二)實寒

經產之時,感受寒邪,或過服寒涼,寒邪搏於沖任,血為寒凝,胞脈不暢,血行遲滯,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

四、氣滯

素性抑鬱,情志不遂,氣不宣達,血為氣滯,沖任不暢,氣血運行遲滯,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

五、痰濕

素體肥胖,痰濕內盛,或勞逸過度,飲食不節,損傷脾氣,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痰濕下注沖任,壅滯胞脈,氣血運行緩慢,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

辨證論治

以月經錯後、經期基本正常為辨證要點。治療須辨明虛實虛證治以溫經養血實證治以活血行滯

一、腎虛型

主要證候:經期錯後,量少,色淡黯,質清稀,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帶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

證候分析:腎虛精血虧少,沖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故經行錯後,量少,色淡黯,質清稀;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腰為腎之外府,腎虛則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腎氣虛,水失氣化,濕濁下注,帶脈失約,故帶下清稀;腎主黑,腎虛則腎色上泛,故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為腎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腎益氣養血調經

方藥舉例:大補元煎(《景岳全書》)。

人蔘、山藥、熟地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方中人蔘、山藥、杜仲補腎氣以固命門;山茱萸、枸杞子補腎填精而生血;當歸、熟地養血益陰;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腎益氣,養血調經之效。

若月經量少者,酌加紫河車肉蓯蓉丹參養精血以行經;帶下量多者,酌加鹿角霜金櫻子芡實固澀止帶;若月經錯後過久者,酌加肉桂牛膝溫經活血,引血下行。

二、血虛型

主要證候:經期錯後,量少,色淡質稀,小腹空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皮膚不潤,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證候分析:營血虛少,沖任不能按時通盛,血海不能如期滿溢,故月經錯後,量少,色淡質稀;血虛胞脈失養,故小腹空痛;血虛上不榮清竅,故頭暈眼花;血虛外不榮肌膚,故皮膚不潤,面色蒼白或萎黃;血虛內不養心,故心悸失眠。舌淡,苔薄,脈細無力,也為血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血養營,益氣調經

方藥舉例:人蔘養榮湯,、<《和劑局方》)。

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肉桂、黃芪五味子遠志陳皮生薑大棗

若月經過少者,去五味子,酌加丹參、雞血藤;若經行小腹隱隱作痛者,重用白芍,酌加阿膠香附

三、血寒型

(一)虛寒證

主要證候:經期錯後,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喜熱喜按.腰酸無力,小便清長,面色眥白,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證候分析:陽氣不足,陰寒內盛,臟腑虛寒,氣血生化不足,氣虛血少,沖任不能按時通盛,血海滿溢延遲,故月經推遲而至,量少,色淡,質稀;胞中虛寒,胞脈失於溫養,故經行小腹隱隱作痛,喜熱喜按;陽虛腎氣不足,外府失養,故腰酸無力;陽氣不布,故面光色白;膀胱虛寒,失於溫煦,故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遲無力,為虛寒之徵。

治療法則:溫經扶陽,養血調經。

方藥舉例:大營煎(《景岳全書》)。

當歸、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牛膝、肉桂

方中肉桂溫經扶陽,通行血脈;熟地、當歸、枸杞子、杜仲補腎填精養血;牛膝活血通經,引血下行。全方共奏溫經扶陽,養血調經之效。

若經行小腹痛者,酌加巴戟天小茴香、香附;虛甚者,加人蔘。

(二)實寒證

主要證候:經期錯後,量少,經色紫黯有塊,小腹冷痛拒按,得熱痛減,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脈沉緊或沉遲。

證候分析:寒邪客於沖任,血為寒凝,運行不暢,血海不能按期滿溢,故月經推遲而至,量少;寒凝血滯,故經色紫黯有塊;寒邪客於胞中,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小腹冷痛,得熱後氣血稍通,故小腹痛減;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不得外達,故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脈沉緊或沉遲,也為實寒之徵。

治療法則:溫經散寒活血調經

方藥舉例: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

人蔘、當歸、川芎、白芍、肉桂、莪術丹皮、甘草、牛膝

方中肉桂溫經散寒,通脈調經;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調經;人蔘甘溫補氣,且肉桂通陽散寒;莪術、丹皮、牛膝活血祛瘀,助當歸、川芎通行血滯;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全方共奏溫經散寒,活血調經之效。

若經行腹痛者,加小茴香、香附、延胡索以散寒滯止痛;月經過少者,酌加丹參、益母草、雞血藤養血活血調經。

四、氣滯型

主要證候:經期錯後,量少,經色黯紅或有血塊,小腹脹痛,精神抑鬱,胸悶不舒,舌象正常,脈弦

證候分析:血為氣滯,沖任氣血運行不暢,血海不能按時滿溢,故月經錯後,量少;氣滯血瘀,故經色黯紅,或有小血塊;氣機不暢,經脈壅滯,故小腹脹痛,精神抑鬱,胸悶不舒。脈弦也為氣滯之徵。

治療法則:理氣行滯,活血調經。

方藥舉例:烏藥湯(《蘭室秘藏》)。

烏藥、香附、木香、當歸、甘草

方中烏藥理氣行滯,香附理氣調經,木香行氣止痛,當歸活血行滯調經,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行氣活血調經之效。

若小腹脹痛甚者,酌加莪術、延胡索;乳房脹痛明顯者,酌加柴胡川棟子王不留行;月經過少者,酌加雞血藤、川芎、丹參。

五、痰濕型

主要證候:經期錯後,量少,色淡,質粘,頭暈體胖,心悸氣短,脘悶噁心,帶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證候分析:痰濕內盛,滯於沖任,氣血運行不暢,血海不能如期滿溢,故經期錯後。量少,色淡質粘;痰濕停於心下,氣機升降失常,故頭暈,心悸氣短,脘悶噁心:痰濕流注下焦,損傷帶脈,帶脈失約,故帶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膩,脈滑,也為痰濕之徵。

治療法則:燥濕化痰,活血調經。

方藥舉例:芎歸二陳湯(《丹溪心法》)。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薑、川芎、當歸

方中半夏、陳皮、甘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茯苓、生薑滲濕化痰;當歸、川芎養血活血。全方使痰濕除,經脈無阻,其經自調。

脾虛食少,神倦乏力者,酌加人蔘、白朮;脘悶嘔惡者,酌加砂仁枳殼白帶量多者,酌加蒼朮車前子

參看

32 月經先期 | 月經先後無定期 32
關於「中醫婦科/月經後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