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喉丹痧
A+醫學百科 >> 爛喉丹痧 |
爛喉丹痧是外感疫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咽喉腫痛潰爛、肌膚丹痧密布為主要特徵,多發於冬春二季。本病因有咽喉潰爛、肌膚丹痧故稱為「爛喉丹痧」、「爛喉痧」;由於肌膚髮生的痧疹赤若塗丹,故稱「丹痧」; 因其可互相傳染引起流行,屬於時疫,故又稱「疫喉痧」、「疫喉」、「時喉痧」等。西醫學的猩紅熱可參考本篇進行辨證施治。
本病最早在《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所述「陽毒」條中有「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類似記載;《諸病源候論》將所載「陽毒」歸於「時氣候」,指出其有傳染性,甚至能釀成流行。清代金保三《爛喉丹痧輯要?葉天士醫案》中的記載,真實反映了曾經流行的情況:「雍正癸丑年間,有爛喉痧一症,發於冬春之際,不分老幼,遍相傳染,發則壯熱煩渴,丹密肌紅,宛如錦紋,咽喉痛腫爛,一團火熱內熾。」
本病多發於兒童,發病季節冬春多見。
【病因病機】
冬春氣候變化反常,釀成疫癘邪毒。若值人體正氣虧虛、腠理疏鬆、寒溫失調則疫癘邪毒從口鼻而入,駐於咽喉,內犯肺胃,疫癘邪毒為溫熱時毒,具有攻竄之性,其性熾烈,易於內傳,變化兇險。病初肺衛受邪,則見發熱惡寒;熱毒沖攻咽喉則咽喉紅腫潰爛;熱毒蒸騰肺胃,竄擾血絡,發為肌膚丹疹。小兒稚陽之體,衛外不固,易染邪成病。
1.疫毒攻侵,相爭肺衛 疫癘邪毒為溫熱時毒,從口鼻而入,駐於咽喉,內犯肺胃。
2.疫毒熾盛,壅結氣分 疫毒其性熾烈,內傳肺胃,壅結陽明氣分,肺胃實熱和疫毒交熾上攻,咽喉紅腫潰爛,熱毒竄擾血絡,肌膚丹疹密布。
3.毒陷營血,熱燔營血 若正虛邪盛,疫毒內陷營血,熱燔氣營,肌膚丹疹成片;邪毒壅結咽喉,腫痛潰爛,或疫毒逆傳心包,擾亂神明。
4. 餘毒未盡,肺胃陰傷 疫病後期,余邪未盡,正氣虧虛,陰液耗傷,體質未復。
目錄 |
診斷要點
2.臨床症状 起病急驟,發熱,咽喉紅腫潰爛,肌膚丹疹密布。多數患者在發病後12~24小時內出現丹疹,一日內遍布全身。
3.局部檢查 咽部及喉核充血、腫脹,表面有黃白腐物易拭去,或軟齶部位有紅色小出血點,頸部臖核腫大。
發熱1~2日內出疹,皮膚丹疹為瀰漫性針尖狀小點,微高於皮膚,壓之退色,丹疹之間呈一片紅暈,丹疹消退後皮膚有脫屑但無色斑痕迹。丹疹最早見於腋下、腹股溝、頸部,漸次胸背、腹部和四肢,面部潮紅無皮疹,口唇周圍蒼白。
病初舌紅苔白厚,根部乳頭突起如「草莓舌」,2~4日後白苔脫落,舌面紅絳起刺狀如「楊梅舌」。
鑒別診斷
風疹 風疹全身症状輕,無咽痛潰瘍。於發熱1~2日後出疹,呈稀疏淡紅色小丘疹,疹後無脫屑及色素沉著。
麻疹 麻疹雖發熱、咽痛但無咽部潰瘍,頰黏膜處可見柯氏斑。一般於起病3~4日後出疹,呈暗紅色丘疹,疹後脫屑留有棕色斑痕。
辨證論治
辨治思路:本病以清熱解毒,為基本原則。初期邪在肺衛,治宜清解透表;中期熱毒亢熾於里,燔灼營血,宜清熱泄下或清營涼血;後期邪退正氣未復,宜清熱育陰。
一、內治法
1.疫毒攻侵,相爭肺衛
臨床表現:初起憎寒發熱,咽喉疼痛;繼而壯熱口渴,咽部紅腫加重,喉核點狀潰爛;肌膚丹痧隱現。舌紅苔白厚欠潤,或有珠突起如草莓,脈數。
證候分析:疫毒乃溫熱時毒,攻侵肺衛,衛氣閉郁,則見憎寒發熱;邪駐咽喉,則咽喉疼痛;熱毒熾烈故熱勢壯盛;熱盛傷津而現口渴;咽喉乃肺胃門戶,熱毒攻侵,駐於咽喉,輕則紅腫疼痛,重則腐敗潰爛;熱毒外竄肌膚,肌膚丹痧隱現。舌紅苔白厚欠潤、脈數為邪尚在衛表而熱毒強盛。
治法:清熱解毒,透表泄熱。
方藥:疏風清熱湯。方中荊芥、防風、牛蒡、桑白皮、桔梗辛涼透表,宣肺散邪,使疫毒從汗而解;銀花、連翹、黃芩清解熱毒;玄參、花粉、赤芍泄熱存津;咽喉腫痛腐潰加掛金燈、射干、馬勃、大青葉、土牛膝。
2.疫毒熾盛,壅結氣分
臨床表現:壯熱煩渴,咽喉紅腫潰爛成片,肌膚丹疹顯露。舌紅赤生珠,苔黃燥,脈洪數。
證候分析:疫毒熾盛深入肺胃,壅結氣分。氣分熱盛,故見壯熱煩渴;熱毒上攻壅結咽喉,以致咽喉膜敗肉腐,潰爛成片;熱毒外竄肌膚血絡,丹疹顯露;舌紅赤生珠苔黃燥,脈洪數為氣分熱毒熾盛。
治法:清熱解毒,涼膈泄熱。
方藥:清心涼膈散加減。方中生石膏清氣分熱;連翹、黃芩、竹葉、山梔清火泄熱;薄荷、桔梗、甘草宣暢上焦,利咽解毒;咽痛甚加射干、山豆根、馬勃利咽止痛;大便閉結者酌加大黃、芒硝;氣分熱毒盛極者加銀花、大青葉、連翹、牛角等以清泄熱毒。
2.毒陷營血,熱燔營血
臨床表現:咽喉腫痛糜爛成片,甚者堵塞氣道,聲啞氣急。丹痧密布,紅暈如斑或紫赤成片,壯熱汗多,口渴煩躁;甚者昏蒙欲睡或神昏譫語;舌絳而干或起芒刺,狀如楊梅,脈細數。
證候分析:熱毒化火入營,燔灼氣營,病情兇險易出現危急變證。氣分熱盛,故見壯熱多汗,口渴煩躁;毒陷營血,熱灼血絡迫血外溢,故丹痧密布,紅暈如斑,甚則紫赤成片;熱勢洪盛燔灼咽喉,血肉腐敗而腫痛愈甚或出血,若腐膜脫落窒塞氣道即變生危候;若疫毒逆傳心包,堵塞機竅而昏蒙欲睡;逼亂神明則神昏譫語;火毒截傷營陰而現「楊梅舌」和細數脈。
治法:清氣涼血,泄熱存陰。
方藥:涼營清氣湯。方中梔子、薄荷、連翹、川連、生石膏透轉氣分邪熱;牛角、丹皮、生地、赤芍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玄參、石斛、竹葉、蘆根泄熱存津。若邪遏在內,逆傳心包,宜加用紫雪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等清熱解毒,清心開竅。
4.餘毒未盡,肺胃陰傷
臨床表現:壯熱已除,咽部疼痛減輕,腫脹腐爛漸減;午後低熱,口舌乾燥,肌膚斑疹消退,肌膚甲錯,乾燥脫屑。舌紅少苔脈細數。
證候分析:熱毒衰退,壯熱已除;然餘毒未盡,陰津未復,故見午後低熱,口舌乾燥;肌膚甲錯、膚干脫屑、舌紅而干脈細數為陰津耗傷徵象。
方藥:清咽養營湯或百合固金湯。方用西洋參(或北沙參、太子參)益氣養陰;天冬、麥冬、生地、玄參甘寒養陰;白朮、甘草酸甘化陰;知母、天花粉養陰兼清泄餘熱;茯苓寧心安神;若餘毒未盡,低熱咽痛者,加銀柴胡、青蒿、地骨皮、白薇透泄余邪,若傷陰動血者加女貞子、旱蓮草、白茅根涼血止血。若丹疹已退,膚干脫屑用或用紫草、赤芍、丹皮涼血潤燥。
二、外治法
1.吹藥 初期咽部吹用西瓜霜、玉鑰匙消腫止痛,咽部潰爛吹用錫類散、冰硼散祛腐生肌。
2. 含漱 用清熱解毒藥味煎水頻頻含漱清潔口腔咽喉。
三、針灸治療
1.體針 早期、中期宜瀉法泄除熱毒,取穴內關、合谷、尺澤、魚際、厲兌;後期平補平瀉法,取穴太溪、太沖、三陰交、復溜、照海、天寶。
2.針刺放血 早期、中期熱毒盛時用,取少商、商陽,高熱加委中,點刺出血;或耳垂用三棱針點刺,擠出鮮血10滴,根據病情可重複進行。
【預防與調護】
(1)順應節氣,調適冷暖;加強體質,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流行季節,預防為主;少去公共場所,可服用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等煎劑預防。
(3)消毒隔離,防止傳染;對發病人群應做好消毒隔離,密切接觸者應給與預防用藥。
【預後及轉歸】
本病早期治療,辨證準確療效滿意。
【古代文獻摘錄】
《喉痧證治概要》:「時疫喉痧,由來久矣,壬寅春起,寒暖無常,天時不正,屢見盛行……獨稱時疫爛喉丹痧者何也,因此症發於夏秋者少,冬春者多。乃冬不藏精,冬應寒而反溫,春猶寒噤,春應溫而反冷,經所謂非其時而有其氣,釀成疫癘之邪也。邪從口鼻,入於肺胃,咽喉為肺胃之門戶,暴寒束於外,疫毒郁於內,蒸騰肺胃兩經,厥少之火,乘勢上亢,於是發為爛喉丹痧。」
《丁甘仁醫案》:「王左,年二十歲,本丹陽人,客居滬上。患爛喉丹痧甚重,丹痧密布,壯熱不退,煩躁不寐,湯飲難咽,且是新婚之後,陰液早傷,疫火充斥,合家老少,焦灼萬分,延余診治。病已七日,診脈弦洪而數,舌紅絳起刺。余曰:此瘟疫之邪,化火入營,傷陰劫津,內風欲動,勢將痰涌氣喘,危在旦夕間矣。隨用犀角地黃湯,合竹葉石膏湯,加陳金汁、竹瀝、珠黃散等藥,數日而愈。」
西醫學中主要相關疾病認識
猩紅熱 是由A組鏈球菌引起的咽峽炎、扁桃體化膿性病灶和全身毒血症,鏈球菌產生的紅斑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發熱、頭痛、嘔吐,皮膚、黏膜血管瀰漫性充血,及出血性皮疹。臨床症状以急性扁桃體炎咽峽炎、皮疹為特殊表現。皮疹一般在起病後24小時內出現,廣泛散布針尖大小、密集均勻的點狀微隆起的猩紅色皮疹,觸之有細沙樣感覺。皮疹開始於耳後、頸部、上胸部、24小時內迅速蔓延至全身,2~4日內按出疹順序完全消退,一星期後糠屑樣脫皮;病初呈現「草莓舌」,2~4日後呈現「楊梅舌」。嚴重病例可能出現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心肌炎。診斷依據咽部化膿灶、典型皮疹、「楊梅舌」、咽拭培養A組鏈球菌陽性。治療青黴素為首選,療程10日,同時注意防止發生併發症,重症患者或有中毒症状者可用激素配合治療。
|
關於「爛喉丹痧」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