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變態性接觸性皮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皮膚科急診 >> 變態性接觸性皮炎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皮膚或粘膜接觸外界物質而引起的皮炎稱為接觸性皮炎。如果皮炎是通過變態反應引起的稱之為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如果是由於外界物質直接刺激皮膚引起皮膚損傷發炎則稱之為刺激性皮炎。酸、鹼對皮膚的傷害就是刺激性皮炎的例子。由於刺激性皮炎容易診斷,治療方法也明確,所以不在本文內介紹,本篇主要是介紹變態性接觸性皮炎。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病機理屬於Ⅳ型變態反應。當外界致敏物質(一種小分子量蛋白質,稱為半抗原)與皮膚初次接觸後,與表皮的具有Ia抗原的郎格罕細胞的細胞膜蛋白質形成化學性的結合,成為完全性抗原。然後由郎格罕細胞通過真皮淋巴管遊走到淋巴結中,這一過程約需18~24h,因此要求抗原在皮膚中的停留時間不能少於上述時間,否則就不易使皮膚致敏。當帶有抗原的郎格罕細胞或稱半抗原-細胞膜複合體,刺激了在淋巴結中的未分化淋巴細胞時,淋巴細胞即開始分裂,並分化成致敏T淋巴細胞克隆,引種致敏的T淋巴細胞作為效應細胞再經過體內循環到皮膚。這一全部過程稱之為誘導期,需要14~21天。

在誘導期,機體處於過敏狀態,當皮膚再次接觸同一物質時,即可被效應T淋巴細胞識別,使該細胞激活,並大量分化和釋放淋巴因子。目前已知約有100種不同作用的淋巴因子,其中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促進T細胞繼續分裂、增殖;淋巴細胞促分裂因子可促使周圍組織未致敏的淋巴細胞分裂增殖,擴大淋巴細胞的反應;巨噬細胞激活因子和巨噬細胞遊走抑制因子使巨噬細胞集中在病損處,並更快速地吞噬抗原或細胞碎粒,增強免疫作用,並釋放趨向因子促使局部單核細胞多形核細胞以及嗜酸粒細胞的浸潤;淋巴結滲透因子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使局部皮膚浸潤、滲出水腫淋巴毒素使表皮細胞以及郎格罕細胞損傷,溶酶體釋放多種酶,使皮膚炎症加重。

外界致敏物質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環境中處處存在,包括動物性、植物性、化學性等等。動物性包括動物皮、毛、羽毛以及昆蟲的毒液、毒毛、分泌物等等。植物性包括某些植物的汁液、蕁麻漆樹除蟲菊、豕草等。吃蔬菜後可引起光接觸性皮炎如藜(灰菜)、莧菜等。化學性物質包羅萬象,化工原料有鎳鹽、鉻酸鹽甲醛以及多種有機化學原料等。化妝品如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冷燙液、香精、油彩、唇膏等。外用藥品包括汞製劑、清涼油風油精抗生素軟膏以及中藥膏藥等。其他物品如橡膠、塑料、油漆和農藥等。

二、臨床表現

本病是急診皮膚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皮膚損害的特點是在接觸部位發病,境界清楚,如因抓癢則可將接觸物散布到全身其他部位,發生同樣的皮炎。皮疹形態包括紅斑丘疹水皰及水腫等。症状的輕重與接觸物的致和敏性、接觸時間以及機體的反應有關。如多次接觸同一致敏物則皮炎會愈來愈重,皮損範圍亦會擴大。另外就診時的皮膚表現與就診時距開始發病的時間有關。急診時多數處於急性皮炎階段。

(一)急性皮炎期 輕者為紅斑、丘疹,重者為大片紅腫,表面有水皰或大皰,皰易破,出現滲液、糜爛結痂。在眼周、陰囊皮下組織疏鬆部位症状常常加重,紅腫滲出均明顯。主觀症状為搔癢或灼熱感。

(二)亞急性皮炎期 紅腫消退,水皰乾涸,滲出停止,但紅斑、丘疹仍可以存在,顏色漸轉為暗紅,皮膚表面開始脫屑

(三)慢性皮炎期 皮損暗紅或有色素沉著,表面乾燥脫屑或為浸潤增厚。

三、診斷要點

(一)有接觸史 應根據病損的部位、皮疹的表現詢問可能的接觸物,包括生活、工作環境,習慣,愛好及化妝品以及藥物等等可能的接觸物。

(二)皮損 皮炎部為局限性,與接觸部位一致,但有時可在其他部位發生。

(三)皮膚斑貼試驗 對於不能確定致敏物的患者,可以在皮炎痊癒後用可疑物作皮膚斑貼試驗;陽性者可以確定為過敏原。

四、治療

(一)清洗局部 目的是將存留皮膚上的致敏物質除去,以減輕致敏程度。

(二)急性皮炎 有皰、滲液糜爛時需用3%硼酸水、或次醋酸鋁溶液(使用時用清水稀釋20倍)、或馬齒莧、或枇杷葉煎水冷卻後濕敷,每日~2次,每次至少20min,可達到減少滲液,清潔表面,清退炎症的作用。有大皰的應抽出皰液後再濕敷,濕敷間歇期可外用硼酸鋅糊,1、2、3糊劑醋酸鋁1份,無水羊毛脂1份,氧化鋅糊劑3份)。皮炎不重僅為紅斑或丘疹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

(三)亞急性皮炎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激素霜劑,如去炎松膚輕鬆以及氟氯舒松霜等。

(四)慢性皮炎 以皮膚浸潤為主,可外用復方煤焦油軟膏、松餾油軟膏或皮質激素霜劑。

(五)內服藥物

1.嚴重急性皮炎 有全身其他部位發疹的可內服強地松,每次mg,每日3次,一般短期內好能見效。停藥後由於過敏原已去除故不易有反跳現象。

2.抗組胺藥物 可選用合適的抗組胺藥物,有止癢作用。

3.抗生素類藥物 皮損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可選用。

(王定邦)

參考文獻

[1]Fitzpatrick TB & Elsen Az: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Vol. 1.1 3 rded.p410~423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7

[2]Stites DP,Stobo JD et al: Basic& Clinical Immunology,4 th ed.p97~108 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 Losaltos,California,1982

[3]Moschella,SL,Hurley HJ et al:Dermatology Vol.1 p204~205.WB Saunders company Phila-delphia,1985

32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 帶狀皰疹 32
關於「急診醫學/變態性接觸性皮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