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淤積型肝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膽汁淤積型肝炎(肝內膽汁淤積)系指多種原因所致的細胞分泌膽汁發生障礙,毛細膽管、細胞骨架高爾基體細胞器功能異常,使膽汁分泌減少,導致正常數量的膽汁不能下達十二指腸,並使膽汁成分 (結合膽紅素膽汁酸膽固醇鹼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臨床上是一組有黃疸瘙癢,伴血清結合膽紅素、膽固醇、膽汁酸 、ALP、5-核苷酸酶白蛋白增高的症状體征。常見的疾病有病毒性膽 汁淤積型肝炎、藥物性膽汁淤積型肝炎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變。

肝內膽汁淤積的病因分類:病毒性肝炎膽淤型,A型肝炎延遲消散期,慢性活動性肝炎膽淤型,藥物性膽淤,妊娠期膽淤,感染性膽淤,手術後膽淤,急性妊娠期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嬰兒靜脈高能營養,Hodgkin病、淋巴瘤伴肝內膽淤,良性複發性膽淤,壞死後性肝硬化伴肝內膽淤,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胰腺炎澱粉樣變,慢性氯丙嗪中毒,嬰兒致死性膽汁淤積(Byler)。

(1)一般治療: ①病因治療,不十分突出,1/3致病原因未明;藥物性者撤除致病藥物多數黃疸可退;病 毒性的缺乏有效抗病毒藥。②營養治療,早期給予低脂、低膽固醇飲食,長期膽汁淤積者可補充維生素K、A、D及ATP、輔酶A、高糖、高蛋白飲食、維持熱量。

(2)症状治療:①退黃: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效率為60%左右,應用苯巴比妥,有效率可達70%左右,尤其對藥物性肝內膽淤和肝炎後殘留黃疸療效更好。應用 胰高血糖素-胰島素療法,可使膽汁流量增加,治療期間及時檢查血糖尿糖及電解質。②瘙癢重者用肥皂水及 2%硫酸鎂液洗滌,口服消膽胺6g~10g/日,還可給予安定東莨菪鹼、苯巴比妥等鎮靜劑

(3)中醫中藥治療:根據中醫的辨證,可選用清熱解毒、通腑利膽涼血活血溫陽利濕等方法。

此外,應用脫氧膽酸及S-腺苷甲硫氨酸,可取得良好效果。

關於「膽汁淤積型肝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