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 |
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是一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變應性肺疾患,以瀰漫性間質炎症為其病理特徵。系由於吸入各種有機物塵埃,含有真菌孢子,細菌產物、動物蛋白質或昆蟲抗原的有機物塵埃微粒(直徑<10μm)所引起的超敏感性反應引起。因此又稱為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1932年有人首先提出農民肺,是由於暴露於發霉的乾草所致。最近更廣泛地用免疫學技術,觀察不同抗原和不同暴露情況的各種類似疾病。
目錄 |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本症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引起超敏感性肺臟炎的有機物塵埃較常見者有以下幾類
1.嗜熱性放線菌 來源於發霉的乾草、甘蔗、室內增濕器、空調器等。
3.動物 如鳥、齧齒動物等,來源於鴿子,長尾小鸚鵡、斑鳩、鼠等。
(二)發病機制許多因素決定有機物塵埃吸入的性質,首先是宿主的反應性。變應性個體對有機物塵埃起典型的Ⅰ型變態反應,而非特應性個體則由有機物塵埃引起Ⅲ型變態反應,沉澱抗體是其特異性改變。第2個影響反應的因素是抗原的性質和來源,可能最主要的是塵埃微粒的大小,進入肺泡的最大的微粒為4~6μm,如多數是10μm以上的微粒,它們掛在上呼吸道,就沒有足夠的小微粒達到和損傷肺泡。第3個因素是暴露於有機物塵埃的情況,嚴重但間斷暴露者與不太嚴重的長期暴露者的臨床表現不同。一般認為是Ⅲ型變態反應(由於免疫複合物的沉著),但肺活檢未發現Ⅲ型變態反應的組織損害所特有的肺血管炎,因此,有人支持Ⅳ型變態反應(遲緩反應)觀點,因為它的組織學損害在急性期是以肺泡壁為主的淋巴細胞浸潤,繼而是單核細胞浸潤和散在的非乾酪性巨細胞肉芽腫,後期是肺組織纖維化和機化的阻塞性細支氣管炎,與Ⅳ型變態反應一致。但亦有報告指出Ⅱ型變態反應及非免疫學機制均參與此症的發病。本病多見於吸入抗原3~6h後開始出現症状。6~8h達高峰,24h左右消失,如接觸含真菌之稻草引起的「農民肺」,對鳥糞中動物蛋白過敏的「飼鴿者肺」等。有人報告患者組織相容性抗原(HLA)系統和過敏性肺炎的發生有一定關聯。如「飼鴿者肺」多發生於白細胞帶有HLA-A1.8者,提示有一個與組織相容抗原系統有關聯的免疫反應基因存在。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症状
臨床上表現為接觸抗原後立即出現發熱、呼吸困難、乾咳、不適等症状。起病緩漸,呼吸困難呈進行性加重,體重減輕,重者出現發紺等。X線胸片在急性期呈中、下非野瀰漫性、細小、邊緣模糊的結節狀陰影,如脫離病原體或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吸收。慢性期呈肺部比滿性間質纖維化,伴多發性小囊狀透明區的「蜂窩肺」。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診斷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檢查化驗
1.常規化驗 常規化驗很少有診斷意義。急性發作時,末梢血象呈白細胞升高(15~25)×109/L,伴中性粒細胞增高,但多無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2.免疫學檢查 可用於單純的Ouchterlony雙相凝膠擴散技術檢測,血清中發現有致敏原之特異沉澱素IgG,有助於診斷。但大量暴露於致敏原無症状者,也能有對特異抗原的沉澱抗體。 丙種球蛋白可升高到20~30g/L,伴IgG、IgM及IgA升高,IgE水平正常。血清補體正常,類風濕因子可為陽性。
1.胸部X線 所見依據病型而不同,急性型常有彌散性小肉芽浸潤的肺泡或間質性肺炎,亦可見小結狀沉澱物。在慢性病例,浸潤互相融合。X線改變—般在3~6個月後吸收,但重症者可持續存在。
2.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顯示限制性通氣障礙、功能失常,包括肺活量低、肺順應性降低、彌散能力減低,無明顯氣道阻塞及血管阻力增加。局部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和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後者在運動時更為明顯。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鑒別診斷
根據其非特應性IgE水平正常、無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支氣管痙攣等,可以除外Ⅰ型變態反應。過敏性肺炎第一次發作易與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注意鑒別。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併發症
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肺的纖維化和通氣功能不全;全身性血管炎或血清病。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根據其非特應性IgE水平正常、無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支氣管痙攣等,可以除外Ⅰ型變態反應。過敏性肺炎第一次發作易與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注意鑒別。
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護理
最好的預防是脫離引起過敏的環境,主要措施是脫離接觸致敏原,讓嚴重暴露者戴口罩。用高壓和高溫處理有機物,防止其生長。
參看
|
關於「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