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嗜麥芽黃單孢菌又名嗜麥芽窄食單孢菌。該病近年已成為呼吸疾病的較常見病種,並有其臨床特點。有發熱咳嗽胸痛,60歲以上患者大多數免疫功能差。

目錄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1.嗜麥芽黃單孢菌又名嗜麥芽窄食單孢菌。該病近年已成為呼吸疾病的較常見菌種。

2.僅次於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伯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二)發病機制

具體機制不明。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症状

有報導一組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齡58.17歲(1歲5個月~79歲),大於60歲者14例(58.3%)。

症状發熱11例(38℃以上8例),咳嗽20例,咳白痰9例,黃痰10例,多痰量9例,少量痰10例,喘17例,胸痛4例,食慾低下1例。

體(特)征:囉音13例,發紺15例,杵狀指3例,少尿2例,呼吸音低下5例,水腫2例。

從姚氏的30例及王氏的33例和作者的24例看該菌肺炎的特點:①感染年齡從幼兒到高齡皆可見,但多為60歲以上的人群;②患者大多數有免疫功能差的難以治癒的基礎病;③本病菌既可社會獲得,也可院內獲得;④該菌下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無特殊之處;⑤胸片無特殊表現,斑片陰影較為多見;⑥檢驗肝腎功能異常者不少,但患者多有基礎病,尚難分清何因所致;⑦治療難,抗生素耐藥率高,療效差;⑧預後差。作者的24例中痊癒1例,好轉14例,與感染有關的死亡7例,病危自動出院2例。Vartivarian的26例中有持續中性粒細胞減少者17例,敗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者9例。還有一個特點是有5例存在鼻竇炎(鼻旁竇)和肺炎(鼻竇肺炎症候群)。

前面已述及胸片無特殊表現,但Vartivarian的病例確是多形態的。早期多為斑片狀段性肺炎或單側大葉性肺炎,部分進展為兩肺多發結節浸潤(有6例)。作者的24例中斑片影16例,紋理粗亂8例,球形影及膿腫4例,空洞1例,氣胸2例。

細菌培養多為複合菌種,有細菌也有真菌。需要定量培養並結合病情分析是否為致病菌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診斷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檢查化驗

白細胞分類計數Vartivarian的26例中有持續中性粒細胞減少者17例。細菌培養多為複合菌種,有細菌也有真菌

X線胸片早期多為斑片狀段性肺炎或單側大葉性肺炎,部分進展為兩肺多發結節浸潤(有6例)。作者的24例中斑片影16例,紋理粗亂8例,球形影及膿腫4例,空洞1例,氣胸2例。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鑒別診斷

該菌對泰能的自然耐藥習性成了篩選、鑒定該菌的方法之一。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併發症

合併敗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本菌外膜的低滲透性,對多種抗生素天然耐藥,尤其是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耐藥是由於該菌可產生青黴素酶頭孢菌素酶和含鋅離子金屬β-內醯胺酶所致。金屬β-內醯胺酶獨特的水解超廣譜抗生素亞胺培南的功能,使常規經驗用藥很少奏效。桂炳東的88株菌株進行了誘導型β-內醯胺酶的測定,產酶率達60.2%。大連中心醫院王承敏的38株的產酶率達89.5%,他的23種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復方新諾明)(78.6%)、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復方替卡西林)(42.8%)、環丙沙星(66.7%)、頭孢他啶(48.2%)、他唑西林(42.1%)、頭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41.3%)。有15種抗生素對此種細菌的耐藥率大於60%(65.2%)。作者的14種抗生素的藥敏結果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復方新諾明)(79.17%)、環丙沙星(45.83%)、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復方替卡西林)(41.66%)、多黏菌素(20.83%),如頭孢他啶(16.66%)、阿米卡星(4.17%)均在20%以下,亞胺培南也是100%耐藥。Vartjvarian的病例證明,治療開始的早晚對預後有明顯影響。10例在感染初3天內即行適當抗生素治療者7例存活,而對照組16例在感染起病3天後治療存活4例(P=0.04)。

該菌肺炎的治療一是選擇敏感的抗生素,二是綜合治療基礎病和肺炎,調節免疫功能和改善支持治療。當使用三代頭孢黴素和氨基苷類抗生素,甚至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泰能)也無效時,要想到該菌感染的可能性。

(二)預後

預後較差。

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護理

目前尚無資料。

參看

關於「嗜麥芽黃單胞菌肺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