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鼠疫的病原學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細菌感染 >> 鼠疫 >> 鼠疫的病原學 |
傳染病學 |
|
鼠疫桿菌屬耶爾森氏菌屬。為革蘭染色陰性短小桿菌,長約1~1.5μm寬約0.5~0.7μm,兩端染色較深。無鞭毛,不能活動,不形成芽胞。在動物體內和早期培養中有莢膜。可在變通培養基上生長。在陳舊培養基及化膿病灶中呈多形性。
本菌的抗原成份:①莢膜FI(fraction I)抗原,分為兩種,一種是多糖蛋白質(F--I),另一種為蛋白質(F--IB)。抗原性較強,特異性較高,有白細胞吞噬作用,可用凝集、補體結合或間接血凝檢測;②毒力V/W抗原,在細胞表面,V抗原是蛋白質,可使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W抗原為脂蛋白,不能使機體產生保護力。V/W抗原結合物有促使產生莢膜,抑制吞噬作用,並有在細胞內保護細菌生長繁殖的能力,故與細菌的侵襲力有關。
鼠疫桿菌產生二種毒素,一為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質),對小鼠和大鼠有很強毒性,另一為內毒素(脂多糖),較其它革蘭氏陰性菌內毒素毒性強,能引起發熱、Dic、組織器官內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Shwartzman)反應。
鼠疫桿菌在低溫及有機體生存時間較長,在膿痰中存活10~20天,屍體內可活數周至數月,蚤糞中能存活1個月以上;對光、熱、乾燥及一般消毒劑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時即死,加熱55℃15分鐘或100℃1分鐘、5%石炭酸、5%來蘇,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將病菌殺死。
鼠疫 | 鼠疫的流行病學 |
|
出自A+醫學百科 「傳染病學/鼠疫的病原學」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C%A0%E6%9F%93%E7%97%85%E5%AD%A6/%E9%BC%A0%E7%96%AB%E7%9A%84%E7%97%85%E5%8E%9F%E5%AD%A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傳染病學/鼠疫的病原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