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鼠疫的流行病學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細菌感染 >> 鼠疫 >> 鼠疫的流行病學 |
傳染病學 |
|
(一)傳染源 鼠疫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間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間流行。鼠間鼠疫傳染源(儲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貓、豹等,其中黃鼠屬和旱獺屬最重要。家鼠中的黃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間鼠疫重要傳染源。各型患者均可成為傳染源,以肺型鼠疫最為重要。敗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傳染性。腺鼠疫僅在膿腫破潰後或被蚤吸血時才起傳染源作用。
(二)傳播途徑動物和人間鼠疫的傳播主要以鼠蚤為媒介。當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後,細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當蚤再吸入血時,病菌隨吸進之血反吐,注入動物或人體內。蚤糞也含有鼠疫桿菌,可因搔癢進入皮內。此種「鼠→蚤→人」的傳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少數可因直播接觸病人的痰液、膿液或病獸的皮、血、肉經破損皮膚或粘膜受染。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對鼠疫普遍易感,無性別年齡差別。病後可獲持久免疫力。預防接種可獲一定免疫力。
(四)流行特徵
1.鼠疫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許多自然疫源地,野鼠鼠疫長期持續存在。人間鼠疫多由野鼠傳至家鼠,由家鼠傳染於人引起。偶因狩獵(捕捉旱獺)、考查、施工、軍事活動進入疫區而被感染。
2.流行性 本病多由疫區籍交通工具向外傳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3.季節性與鼠類活動和鼠蚤繁殖情況有關。人間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後流行。
鼠疫的病原學 | 鼠疫的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 |
|
出自A+醫學百科 「傳染病學/鼠疫的流行病學」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C%A0%E6%9F%93%E7%97%85%E5%AD%A6/%E9%BC%A0%E7%96%AB%E7%9A%84%E6%B5%81%E8%A1%8C%E7%97%85%E5%AD%A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傳染病學/鼠疫的流行病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