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 基本概念

在傳染源,以及在一定具體條件下,病原體向周圍傳播時所可能波及的範圍稱為疫源地,即可能發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範圍,它包括傳染源的停留場所和傳染源周圍區域。構成疫源地的第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是傳染源的存在,第二個不可缺少的條件是病原體能夠從傳染源向外散播。每個傳染源都可單獨構成一個疫源地。但是在一個疫源地內也可同時存在一個以上的傳染源。

若干種動物源性傳染病(動物作為傳染源的疾病),如鼠疫森林腦炎兔熱病蜱傳回歸熱鉤端螺旋體病恙蟲病腎症候群出血熱乙型腦炎炭疽狂犬病萊姆病布魯氏菌病等,經常存在於某地區,是由於該地區具有該病的動物傳染源、傳播媒介及病原體在動物間傳播的自然條件,當人類進入這種地區時可以被感染得病,這些地區稱為自然疫源地,這些疾病稱為自然疫源性疾病。這類疾病的病原體能在自然界動物中生存繁殖,在一定條件下,可傳播給人。

二 影響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因素 當傳染源是動物時,地理、氣候及氣象等因素都能對傳染源有顯著的影響。許多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地方性及季節性與此有關。如我國北方以黃鼠作為傳染源的鼠疫,只有在有這些動物的地方才有這種鼠疫;黃鼠在寒冷季節冬眠鼠疫菌在其體內轉入潛伏狀態,只有當氣溫轉暖,黃鼠出蟄後,才在它們中間發生鼠疫。人只有在齧齒動物積極活動的溫暖季節內感染鼠疫(肺鼠疫為例外)。在南方稻田,夏收夏種時鼠活動猖撅,鼠尿污染田水的機會較大,容易形成鉤端螺旋體病流行。

動物作為傳染源的危險程度主要取決於人們與受染動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觸的機會和接觸的密切程度。不同年齡的動物的感受性、敏感性不同。幼年動物一般易於感染疾病,而一些攜帶病原體時間長的疾病,像鉤端螺旋體病,成年鼠感染率高,其佔比例愈大,發生鉤端螺旋體病流行的可能性也愈大。同種病原體在不同種動物體內攜帶時間不同,一般攜帶時間久者,流行病學意義較大。動物進入冬眠狀態後,病原體的繁殖受抑制,冬眠期不起傳染源作用。

地形、地貌、植被對於動物傳染源也有作用。土質疏鬆地帶(沙漠、草原、耕地、沙土地)適於鼠類作洞繁殖,植物種類豐富時有利於鼠類生存繁殖。反之,土質堅硬、植物缺少、鼠類天敵種類多的地區鼠類生存受到限制。所以,以鼠類為傳染源的疾病,如鼠疫多限於草原和沙土地帶。

蚊是傳播乙型腦炎的傳播途徑,氣溫在25-350C時蚊較活動,吸血也頻繁;此時雨量較多,地面上積水增多,形成了蚊的孳生的條件,因此乙型腦炎的流型季節在春、夏季。南方丘陵地區水域較多,容易形成鉤端螺旋體傳播的途徑,因此鉤體病在南方丘陵地區發病率較高。

人在草地或從林活動,有更多的機會被恙蟲叮咬;下水田作業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鉤端螺旋體。某些鳥類隨氣溫變動而遷移,可以將病原體及從一個地區帶到其他地區,從而擴散該病。

除了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也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有一定影響。例如近年來隨著各種動物寵物進入家庭,狂犬病的發病有所增加。在一些養豬的農戶,人舍與豬舍沒很好地分離,也會增加人感染乙型腦炎的機會。

三 新發現傳染病與自然疫源的關係

七十年代以來,先後發現了三十多種新的傳染病。新發現的病原體相當部分屬於動物源性,如禽流感病、脘毒體病(含克雅病、牛海綿狀腦病、羊瘙癢症)、埃博拉出血熱、Nipah病毒性腦炎、Hendra病毒性腦炎、人歐利希氏體病、貓抓病、萊姆病等,寄生野生動物和家畜中的病原體,通過某些途徑傳染給人。

在森林深處猴類中帶有伊波拉病毒,加彭採金者到森林深處砍伐,吃了猩猩肉,感染了伊波拉病毒而發病,死亡13人。1976年由於非洲當地的居民吃了森林裡死去的靈長類動物,引起挨博拉出血熱的流行,270人病死。又如薩伊有一次埃博拉出血熱暴發流行,是從在森林中燒木炭工人開始發病。瑞士一位女科學家在科特迪瓦西部,解剖1隻可能是通過吸血昆蟲而傳播的死亡黑猩猩而受到感染。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支持愛滋病來源於動物。有學者認為是,在非洲的綠猴攜帶一種病毒SIV,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別是HIV—2型非常近似,由SIV傳到人類,轉變為HIV—2型,對人類毒力還不太強。再由HIV—2型進化為HIV—l型,則毒力增大,且對原宿主毒力也增加。

有不少研究結果提示SARS可能也是來源於動物,WHO專家分析了900個SARS病例,其中5%是食品商人或廚師,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在普通肺炎患者中的比例小於1%。專家攻關小組在野生動物果子狸、獾、貉、猴、蝙蝠、蛇等的樣品檢到與SRAS病毒基因序列幾乎完全一致的冠狀病毒。廣東省13市SARS首發病例流行病學分析,與動物接觸機會較多的廚師發病相對集中。635名動物室場從業人員的SARS-CoV(SARS冠狀病毒)感染率高達16.7%,明顯高於對照組蔬菜從業人員的0.7%。而以經營野生畜類為主的甲市場從業人員SARS-CoV感染率高達25.6%,明顯高於兼營野生畜類的乙、丙市場的7.5%和6.8%。在甲市場主營野生動物的人員SARS-CoV感染率59.3%,明顯高於其他人員的SARS-CoV感染率20.6%-9.7%。

2003年冬季在廣州再次出現零散SARS病例,由於尚未證實人類能攜帶CoV,尋找傳染源頭的思路自然會集中到動物身上。廣東人在秋、冬季習慣食野昧,即野生動物。2002年、2003年兩年的SARS首發都在廣東,又都秋冬季,這內中可能存在聯繫,加上在動物身上找到基因序列與病人身上的SARS-CoV

序列極相似的病毒。更可推斷SARS的源頭可能來自於動物。

四 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的機理

自然疫源性疾病進入人類社會,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生態環境的破壞,人群特徵變化,人類不良行為方式以及衛生保健政策等許多社會因素有密切關係。如由於開墾荒地、砍伐森林、修建水壩等人類活動,可以造成居住環境的改變,引起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砍伐森林和到林區旅遊,可以接觸某些動物,使一些本來在動物間傳播的病原微生物傳給了人類,並造成人間傳播。捕食野生動物的嗜好讓一些本來在野生動物的傳染病能進入人類社會。不科學地餵養寵物、不講衛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傳播許多動物源性傳染病的罪魁禍首。

這些動物病病原體本是動物的寄生物,因為人與動物處於不同的進化階段;另一方面,人類對這些動物源性病源微生物缺乏免疫力,所以人感染這些動物病後,其傳染過程、傳播方式、流行過程臨床表現等與動物感染後並不完全相同。齧齒動物感染森林腦炎等病毒後往往沒有症状。鼠患鼠疫後表現為淋巴系統的受害和致死性的敗血症,不發生肺鼠疫,人感染後則發生腺鼠疫、敗血症以及肺鼠疫。肺鼠疫在人間通過空氣飛沫以傳播引起肺鼠疫流行。但在動物之間則不發生空氣飛沫的傳播。牛、馬患炭疽常發生敗血症,人患炭疽則主要是皮膚型炭疽。人類埃博拉出血熱的臨床表現也較動物兇險得多。動物感染了SARS-CoV後可以不一定像人類那樣出現呼吸系的臨床表現。

有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從動物傳到人後,人可以作為傳染源,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如鼠疫、挨博拉出血熱等;也有一些病從動物傳到人後,一般人傳人的機會不大,如鉤端螺螺旋體病、狂犬病、恙蟲病等。

五 自然疫源性疾病對人類的危害

1 人類一般對這些疾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

自然疫源性疾病本來存在於動物中,引起動物發病或不發病。人類一般對這些疾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後難以控制,容易漫延,尤其新出現的傳染病。從2003年SARS的傳染力來看,很符合這樣的規律,支持了SARS是來源於動物的觀點。

2 免疫反應一旦啟動,就可能帶給機體嚴重的病理損傷

由於這些病原體的抗原對於人類都是新的,感染後一旦啟動了機體的免疫反應,免疫反應就可能帶給機體嚴重的病理損傷。回顧2003年SARS流行時,病人的臨床過程很兇險,特別在每一個出現的疫區,都有集中出現了一些危重病例。

3 警惕性不高時容易束手無策

由於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存在一個特定的環境,動物與病原體之間已有一長久的接觸過程,動物與病原體之間已達到一定的動態平衡,因此這個特定的環境表面上很平靜,這就讓人類放鬆了警惕,一旦感染得病可能會束手無策。如人們到野外的田野、水庫、溪水活動時,常會被這些「平靜」的大自然所迷惑,隨意進入這自然環境。甚而發病後仍忽略了這方面的考慮。五十年代後期在廣州某中學,就有學生到郊外感染了鉤端螺旋體後,因警惕性不高而延誤了治療的沉痛教訓。

4 給人類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近三十年出現的新傳染病多數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類過去沒有很多的認識,無論在治療和預防都相對較空白。加上如以上所述容易漫延、臨床表現兇險,這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恐慌。如埃博拉出血熱、禽流感病、瘋牛病、SARS等。

六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治療原則制定關鍵在了解引起疾病的病原體。很多新發現的傳染病的病原體了解不多,給治療帶來一定困難。一般來說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等引起的疾病都有特效治療。而病毒、朊毒體等病原引至的缺乏特效治療,對症治療更顯得重要。

一旦出現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必需追尋傳染的源頭。注意有些動物病常常有多種動物可以作為一種病的傳染源,如自然感染鼠疫的齧齒動物有164種以上;自然感染森林腦炎的動物除哺乳類外,還有許多種鳥類;Q熱立克次體能存在於大砂土鼠、細趾黃鼠、雀、燕等;除家畜外,羚羊、黃鼠、砂土鼠體內有布魯氏桿菌的存在。而同一種動物可以是多個病的船染源,如鼠可以是腎症候群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鼠疫等病的傳染源。所以在調查與防治這些動物病時,應該全面調查某地區的動物傳染源,以便能採取有效的措施。

因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生與流行與環境有密切關係,因此應從環境保護入手預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變異與自然環境的變化,特別是與環境污染有密切關係。病原的傳播很可能是由於人與動物密切接觸造成的。為了抵禦將來可能發生的類似災害,倡導每個民都應反思自己的行為方式,切實提高環境意識,尊重自然,珍愛生命,遵紀守法,移風易俗,棄丟隨地吐痰等陋習,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不危害野生動物,倡導生態文明,倡導科學、健康、環保的行為方式和消費方式。

新發現的傳染病往往未能及時研製出疫苗,給預防工作更顯得困難

關於「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