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鼠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hv3.jpg

鑒別診斷

(一)腺鼠疫 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急性淋巴結炎 此病有明顯的外傷,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輕。

2.絲蟲病淋巴結腫 本病急性期淋巴結炎與淋巴管炎常同時發生,數天後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輕微,晚上血片檢查可找到微絲蚴。

3.兔熱病 由免熱病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輕,腺腫境界明顯,可移動,皮色正常,無痛,無被迫體姿,預後較好。

(二)敗血型鼠疫 需與其它原因所致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相鑒別。應及時檢測相應疾病的病原或抗體,並根據流行病學、症状體征鑒別。

(三)肺鼠疫 須與大葉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肺型炭疽等鑒別。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及痰的病原學檢查鑒別。

(四)皮膚鼠疫 應與皮膚炭疽相鑒別。

流行特徵

腺鼠疫為最常見的類型,平時流行中80%以上為此型。大多見於流行初期,起病急驟,以顯著的毒血症狀開始,表現突然惡寒寒戰,隨

Bki1b.jpg

高熱體溫迅速升到39~40℃,同時有明顯頭昏頭痛、全身及四肢酸痛、顏面潮紅、結合膜充血、時有噁心嘔吐等,病人常極度衰竭,脈搏與呼吸加快,血壓下降,神志遲鈍,有時皮膚及粘膜出現瘀點瘀斑,並可有鼻出血尿血便血等。淋巴結腫大特別迅速,每天甚至每小時皆有顯著改變,

腺鼠疫病症狀有時在24小時內可由黃豆大小腫至鴿蛋大小,發生部位則視鼠疫桿菌侵入部位而定,一般以腹股溝淋巴結最為多見(約70%),其次為腋下、頜下等處常為單側也可雙側或多處同時出現,淋巴結周圍組織亦有明顯腫脹、發紅且硬,常與淋巴結融合在一起,致淋巴結界限不清,淋巴結基底部常粘連,不易移動,疼痛及觸痛均很明顯,有痛覺過敏現象,不願讓人摸,致患者出現被迫姿勢,這是典型腺鼠疫的病特點。腺鼠疫是在膿腫破潰後或被蚤吸血時才起傳染源作用,在被感染的鼠類或跳蚤叮咬後,在傷口附近的淋巴腺會有發炎的現象,再來可能擴散到全身的淋巴腺。如不治療,約一周左右可能會死亡。

治療

就醫,並給予抗菌素治療。及早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如未治療,有一半淋巴腺鼠疫患者將致死。及時治療可將死亡率降到5%以下。肺鼠疫患者在治療的頭三天應嚴密隔離

凡確診或疑似鼠疫患者,均應迅速組織嚴密的隔離,就地治療,不宜轉送。隔離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養(每3日1次)3次陰性,肺鼠疫6次陰性。

(一)一般治療及護理

1.嚴格的隔離消毒 患者應嚴格隔離於隔離病院或隔離病區,病區內必須做到無鼠無蚤。入院時對病人做好衛生處理(更衣、滅蚤及消毒)。病區、室內定期進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應用漂白粉或來蘇液徹底消毒。工作人員在護理和診治病人時應穿連衣褲的「五緊」防護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膠鞋,戴薄膠手套及防護眼鏡。

2.飲食與補液 急性期應給患者流質飲食,並供應充分液體,或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護理 嚴格遵守隔離制度,做好護理工作,消除病人顧慮,達到安靜休息目的。

(二)病原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足量、應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1.鏈黴素 為治療各型鼠疫特效藥。成人首劑量1g,以後每次g,每4小時1次,肌注,1~2天後改為每6小時1次。小兒20~40mg/kg/日,新生兒10~20mg/kg/日,分~4次肌注。對嚴重病例應加大劑量,最初二日,每日g,繼以每日g,分4次肌注。鏈黴素可與磺胺類或四環素等聯合應用,以提高療效。療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

2.慶大黴素 每日~32萬μ,分次稀釋後靜脈滴入,持續7~10天。

3.四環素 對鏈黴素耐藥時可使用。輕症者初二日,每日~4g,分次口服,以後每日g;嚴重者宜靜脈滴注,第1次~1g,每日 2~3g,病情好轉後改為口服。療程7~10天。

4.氯黴素 每日~4g,分次靜脈滴入或口服,退熱後減半,療程5~6天。對小兒及孕婦慎用。

5.磺胺嘧啶 首劑5g,4小時後2g,以後每4小時1g,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用至體溫正常3日為止。不能口服者,可靜脈注射磺胺只對腺鼠疫有效,嚴重病例不宜單獨使用。

(三)對症治療 煩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鎮靜止痛劑。注意保護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時強心和抗休克治療;有Dic者採用肝素抗凝療法中毒症状嚴重者可適當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對腺鼠疫淋巴結腫,可用濕熱敷或紅外線照射,未化膿切勿切開,以免引起全身播散。結膜炎可用0.25%氯黴素滴眼,一日數次。

預防

(一)嚴格控制傳染源

1.管理患者 發現疑似或確診患者,應立即按緊急疫情上報,同時將患者嚴密隔離,禁止探視及病人互相往來。病人排泄物應徹底消毒,病人死亡應火葬或深埋。接觸者應檢疫9天,對曾接受預防接種者,檢疫期應延至12天。

2.消滅動物傳染源 對自然疫源地進行疫情監測,控制鼠間鼠疫。廣泛開展滅鼠愛國衛生運動旱獺在某些地區是重要傳染源,也應大力捕殺。

3.切斷傳播途徑

1.滅蚤 滅蚤必須徹底,對貓、狗,家畜等也要噴藥。

2.加強交通及國鏡檢疫 對來自疫源地的外國船隻、車輛、飛機等均應進行嚴格的國境衛生檢疫,實施滅鼠、滅蚤消毒,對乘客進行隔離留檢。

(三)保護易感者

1.預防接種 自鼠間開始流行時,對疫區及其周圍的居民、進入疫區的工作人員,均應進行預防接種。常用為EV無毒株乾燥活菌苗皮膚劃痕接種,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後可獲免疫。一般每年接種一次,必要時6個月後再接種一次。我國新研製的06173菌苗免疫動物後產生F1抗體較EV株效果高1倍。

2.個人防護 進入疫區的醫務人員,必須接種菌苗,兩周後方能進入疫區。工作時必須著防護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鏡、穿膠鞋及隔離衣。接觸患者後可服下列一種藥物預防,四環素每日g,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g,分4次服;或鏈黴素每日g,分~2次肌注,連續6天。

避免去鼠類滋生地。如去鼠疫流行地區,採取對齧齒類動物跳蚤的防護措施。

避免接觸在路邊或林中發現的有病或死去的動物。當大量齧齒類動物死於鼠疫,蚤類叮咬的危險就很高。攜帶病菌飢餓的蚤類必急於尋找新的宿主。在森林或野外有許多齧齒類動物生活地方,要仔細照看兒童和寵物。

到鼠疫流行地區的國際旅行者被感染鼠疫的危險性不大。

如要去鼠疫流行地區,可向醫生或健康部門諮詢有關情況。

向醫生或健康部門及時報告所有疑似病例

關於「腺鼠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