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桿菌
A+醫學百科 >> 鼠疫桿菌 |
鼠疫桿菌(Yersiniapestis)屬於耶爾森氏菌屬(Yersina)。是引起烈性傳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也是帝國主義使用的致死性細菌戰劑。鼠疫桿菌為短小的革蘭氏陽性球杆菌,新分離株以美蘭或姬姆薩染色,顯示兩端濃染,有莢膜(或稱封套)。鼠疫桿菌為需氧及兼性厭氧菌,而且對外界抵抗力強,在寒冷、潮濕的條件下,不易死亡。
目錄 |
簡介
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屬於耶爾森氏菌屬(Yersina)。是引起烈性傳染病鼠疫(Plagu
e)的病原菌。也是帝國主義使用的致死性細菌戰劑。鼠疫桿菌為短小的革蘭氏陽性球杆菌,新分離株以美蘭或姬姆薩染色,顯示兩端濃染,有莢膜(或稱封套)。在病灶標本中及初代培養時,呈卵圓形。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呈短鏈排列。
鼠疫桿菌為需氧及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27~28℃,初次分離需在培養基中加入動物血液,亞硫酸鈉等以促進生長,在血平板上,28℃培養48小時後,長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邊緣呈花邊樣菌落,這種菌落形態為本菌的特徵。在液體培養基中24小時孵育逐漸形成絮狀沉澱,48小時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從菌膜向管底生長出垂狀菌絲,呈鐘乳石狀。
鼠疫桿菌對外界抵抗力強,在寒冷、潮濕的條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於5~10℃條件下尚能生存。可耐直射日光1~4小時,在乾燥咯痰和蚤糞中存活數周,在凍屍中能存活4~5個月,但對一般消毒劑、殺菌劑的抵抗力不強。對鏈黴素、卡那黴素及四環素敏感。
特性
鼠疫桿菌為短小的革蘭氏陽性球杆菌,新分離株以美蘭或姬姆薩染色,顯示兩端濃染,有莢膜(或稱封套)。在病灶標本中及初代培養時,呈卵園形。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呈短鏈排列。需氧及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27-28℃,初次分離需在培養基中加入動物血液,亞硫酸鈉等以促進生長,在血平板上,28℃培養48小時後,長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邊緣呈花邊樣菌落,這種菌落形態為本菌的特徵。在液體培養基中24小時孵育逐漸形成絮狀沉澱,48小時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從菌膜向管底生長出垂狀菌絲,呈鐘乳石狀。鼠疫桿菌對外界抵抗力強,在寒冷、潮濕的條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於5-10℃條件下尚能生存。可耐直射日光1-4小時,在乾燥咯痰和蚤糞中存活數周,在凍屍中能存
活4-5個月,但對一般消毒劑、殺菌劑的抵抗力不強。對鏈黴素、卡那黴素及四環素敏感。 鼠疫桿菌毒株有下列抗原成份和毒素。
(一)莢膜FI(FractionI)抗原在莢膜中存在兩種抗原成份,一種是多糖蛋白質(F-I),另一種為蛋白質。只在37℃培養時產生,有抗禦吞噬作用。
(二)毒力V/W(Virulcnce)抗原在細菌表面,V抗原是蛋白質,有保護作用;W抗原為脂蛋白,不能使豚鼠獲得保護力,V/W抗原結合物有促使產生莢膜,抑制吞噬作用,並有在細胞內保護細菌生長繁殖的能力,因此,與侵襲力有關。
(三)鼠毒素(Murinetoxin)鼠疫桿菌產生的外毒素(毒性蛋白質),主要作用是抑制輔酶還原,損害心肌細胞內粒線體呼吸,毒害末稍血管系統及淋巴管內皮細胞,造成血壓下降及休克,又可使肝、腎及心肌組織變性、出血、壞死。鼠毒素抗原性強,可製成類毒素。
(四)內毒素與一般革蘭氏陰性桿菌的內毒素性質相同,但毒性較強,耐熱,能引起發熱、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和中毒性休克。
(五)殺菌素(PesticinI)有殺死其他菌的作用,侵襲力有關,有助於侵襲擴散。
檢測
鼠疫桿菌的檢驗必須嚴格執行烈性菌管理規則,注意防止氣溶膠感染或防蚤叮咬。動物實驗應有防護設備,實驗用過培養物及器材應及時消毒。取檢材塗片,用甲醇或酒精乙醚混合液固定5~10分鐘,然後進行革氏或美蘭染色,鏡檢觀察鼠疫桿菌的形態特徵。將檢材劃線接種於普通瓊脂平板上,龍膽紫血瓊脂平板及厚金格爾(hottinger)瓊脂平板上。28℃孵育48小時後觀察菌落特徵,挑取可疑菌落,塗片、染色、鏡檢。必要時,接種厚金格爾斜面和肉湯,作噬菌體裂解、凝集或沉澱試驗等進一步鑒定。確診第一例鼠疫報告時,須作豚鼠皮下或擦皮接種試驗。
原成份和毒素
(一)莢膜FI(Fraction I)抗原 在莢膜中存在兩種抗原成份,一種是多糖蛋白質(F~I),另一種為蛋白質。只在37℃培養時產生,有抗禦吞噬作用。
(二)毒力V/W(Virulcnce)抗原 在細菌表面,V抗原是蛋白質,有保護作用;W抗原為脂蛋白,不能使豚鼠獲得保護力,V/W抗原結合物有促使產生莢膜,抑制吞噬作用,並有在細胞內保護細菌生長繁殖的能力,因此,與侵襲力有關。
(三)鼠毒素(Murine toxin) 鼠疫桿菌產生的外毒素(毒性蛋白質),主要作用是抑制輔酶還原,損害心肌細胞內粒線體呼吸,毒害末稍血管系統及淋巴管內皮細胞,造成血壓下降及休克,又可使肝、腎及心肌組織變性、出血、壞死。鼠毒素抗原性強,可製成類毒素。
(四)內毒素 與一般革蘭氏陰性桿菌的內毒素性質相同,但毒性較強,耐熱,能引起發熱、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和中毒性休克。
(五)殺菌素(Pesticin I) 有殺死其他菌的作用,侵襲力有關,有助於侵襲擴散。
致病性與免疫性
致病性
本病為多途經傳染,靠莢膜,多種毒性抗原,內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質酸酶,溶纖維蛋白酶等致病。
按傳播方式不同分為:
1.鼠間的鼠疫 一般在人間發生流行之前發生。通過鼠蚤吸血傳播。
2.人間的鼠疫 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傳染。也可因宰殺感染後的動物,由破損創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氣溶膠感染。臨床常見的病型有:
(1)腺鼠疫 主要由野鼠傳染家鼠,再由家鼠叮咬人時,將鼠疫桿菌注入人體皮下。再進入淋巴結內繁殖侵害,最常侵犯腹股溝淋巴結或腋窩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脹化膿及全身中毒,毒死率很高。
(2)敗血性鼠疫 繼發於腺鼠疫之後,這時機體抵抗力極度損害,細菌侵入血流,發生敗血症,病死率極高。
(3)肺鼠疫或繼發性鼠疫 由吸入空氣中鼠疫桿菌直接引起,傳染性極強,在寒冷季節里很容易造成擴大流行,此型病症最危險。繼發性肺鼠疫由腺鼠疫或敗血症鼠疫患者體內細菌侵入自身肺內引起的並發性肺炎,由病人呼吸散播,病死率極高。
免疫性
人體對鼠疫桿菌無天然免疫力,容易感染。患過鼠疫病癒者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
引發病症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也叫做黑死病。
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遠在2000年前即有記載。世界上曾發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發生在公元6世紀,從地中海地區傳入歐洲,死亡近1億人;第
二次發生在14世紀,波及歐、亞、非;第三次是18世紀,傳播32個國家。14世紀大流行時波及中國。1793年雲南師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當時「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說明那時在中國流行十分猖獗。中國人間鼠疫已基本消滅,但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霸權主義者把鼠疫桿菌列為生物戰劑之一,故防治鼠疫對中國軍國防和建設事業仍有非常重要意義。
鼠疫桿菌侵入皮膚後,靠莢膜、V/W抗原吞噬細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隨後又靠透明質酸及溶纖維素等作用,迅速經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結繁殖,引起原發性淋巴結炎(腺鼠疫)。淋巴結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敗血症和嚴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樞神經系統等均可受累。病菌播及肺部,發生繼發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經呼吸道吸入,則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組織繁殖。繼而播及肺部,引起原發性肺鼠疫。
在原發性肺鼠疫基礎上,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敗血症,稱繼發性敗血型鼠疫。少數感染極嚴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並在其中繁殖,稱原發性敗血型鼠疫,病死率極高。
鼠疫基本病變是血管和淋巴管內皮細胞損害及急性出血性、壞死性病變。淋巴結腫常與周圍組織融合,形成大小腫塊,呈暗紅或灰黃色;脾、骨髓有廣泛出血;皮膚粘膜有出血點,漿膜腔發生血性積液;心、肝、腎可見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氣管或大葉性肺炎,支氣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漿液性滲出以及散在細菌栓塞引起的壞死性結節。
實驗檢驗
鼠疫桿菌的檢驗必須嚴格執行烈性菌管理規則,注意防止氣溶膠感染或防蚤叮咬。動物實驗應有防護設備,實驗用過培養物及器材應及時消毒。
取檢材塗片,用甲醇或酒精乙醚混合液固定5-10分鐘,然後進行革氏或美蘭染色,鏡檢觀察鼠疫桿菌的形態特徵。
將檢材劃線接種於普通瓊脂平板上,龍膽紫血瓊脂平板及厚金格爾(Hottinger)瓊脂平板上。28℃孵育48小時後觀察菌落特徵,挑取可疑菌落,塗片、染色、鏡檢。必要時,接種厚金格爾斜面和肉湯,作噬菌體裂解、凝集或沉澱試驗等進一步鑒定。確診第一例鼠疫報告時,須作豚鼠皮下或擦皮接種試驗。
防治原則
預防鼠疫的基本原則:
參看
關於「鼠疫桿菌」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給鼠疫桿菌條目的留言--87.86.118.227 2017年2月20日 (一) 03:17 (CST) 留言: 鼠疫桿菌是 grams—negative的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