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放線菌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感染性疾病 >> 厭氧菌感染 >> 放線菌病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目錄

放線菌病是一種主要由存在於牙齦、牙齒和扁桃體的伊氏放線菌引起的慢性感染

此種感染主要在身體各個部位引起膿腫。它以4種形式最常見於成人。放線菌病偶然發生於使用宮內避孕器的婦女。

腹部感染主要由吞入由本菌污染的口腔分泌物引起。感染可累及腸道和腹腔表面(腹膜炎)。疼痛、發熱嘔吐腹瀉便秘和明顯的體重下降均為常見的症状。腹部感染可發展為膿腫,並通過連接膿腫和腹壁的竇道排出膿液。

頸顏面的感染(稱為多發性頜膿腫)開始為一種在口腔、頸部皮膚上或頜下出現小的、扁平的硬結。腫塊有時可引起疼痛。緊接著變軟處排出含有小而圓的黃色硫磺顆粒的液體。感染然後可擴散到頸部、舌、喉、唾液腺顱骨或大腦及腦膜

胸部感染引起胸痛、發熱和咳痰。然而,這些症状直到在肺部發生嚴重感染時才會出現,竇管可以穿通胸壁使膿液由皮膚引流

全身感染時,帶進血流的感染可再到達皮膚、脊髓大腦、肝、腎和婦女的子宮卵巢

診斷

本病的症状、X線檢查發現和從膿、痰或組織標本中分離到伊氏放線菌幫助醫生作出診斷,某些腸道感染因無法獲得樣本則需要外科手術來作出診斷。

預後和治療

多發性頜膿腫為放線菌病最容易治療的類型。而胸部、腹部和全身感染等類型預後較差。當腦和脊髓受累時預後最差,這類感染者50%以上有神經損害,並有25%以上的病人死亡。

多數病人經治後緩慢好轉,但常需要數月的抗生素治療和重複的外科手術處理。外科引流大的膿腫和用青黴素四環素治療在症状消失後可能尚需持續數周。

參考

32 破傷風 | 結核病 32
關於「家庭診療/放線菌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