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滅菌注射液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安滅菌注射液 |
安滅菌注射液(Amoxicillin/Clavulanate K-North China Pharm),1.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扁桃體炎、咽炎、中耳炎。 2.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合併感染。 3.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 4.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癤、膿腫、蜂窩組織炎、傷口感染、腹內膿毒病等。 5.其他感染:骨髓炎、敗血症、腹膜炎和手術後感染。
本藥品被歸類到抗菌消炎藥等藥品分類。
目錄 |
安滅菌注射液的副作用(不良反應)
1.少數患者可見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對症治療後可繼續給藥。
2.偶見蕁麻疹和皮疹(尤易發生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者),若發生,應停止使用本品,並對症治療。
4.偶見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降低及念珠菌或耐藥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5.文獻報導個別患者注射部位出現靜脈炎。
安滅菌注射液禁忌症
青黴素皮試陽性反應者、對本品及其他青黴素類藥物過敏者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服用安滅菌注射液須注意的事項
1.患者每次開始使用本品前,必須先進行青黴素皮試。
2.對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者、嚴重肝功能障礙者、中度或嚴重腎功能障礙者及有哮喘、濕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3.本品與其他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藥物之間有交叉過敏性。若有過敏反應產生,則應立即停用本品,並採取相應措施。
4.本品和氨苄西林有完全交叉耐藥性,與其他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有交叉耐藥性。
5.腎功能減退者應根據血漿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或給藥間期;血液透析可影響本品中阿莫西林的血藥濃度,因此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及結束時應加用本品1次。
6.對懷疑為伴梅毒損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本品前應進行暗視野檢查,並至少在4個月內,每月接受血清試驗一次。
7.長期或大劑量使用本品者,應定期檢查肝、腎、造血系統功能和檢測血清鉀或鈉。
8.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1)硫酸銅法尿糖試驗可呈假陽性,但葡萄糖酶試驗法不受影響;(2)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或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值升高。
9.本品溶解後應立即給藥,剩餘藥液應廢棄,不可再用。製備好的本品溶液不能冷凍保存。
10.本品不宜肌內注射。
安滅菌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注意:不同企業生產的同種藥品可由於包裝規格的不同有不同的用藥量。本文用法用量只供參考。如果不確定,請參看藥品隨帶的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
靜脈滴注。成人 一次1.2g[注],一日3~4次,療程10~14天。取本品一次用量溶於50~100ml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30分鐘。
安滅菌注射液藥物相作用
1.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藥可減少本品在腎小管的排泄,因而使本品的血藥濃度升高,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長,毒性也可能增加。
4.本品與氯黴素合用於細菌性腦膜炎時,遠期後遺症的發生率較兩者單用時高。
5.本品可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因此可降低口服避孕藥的效果。
6.氯黴素、紅霉素、四環素類等抗生素和磺胺藥等抑菌藥可干擾本品的殺菌活性,因此不宜與本品合用,尤其在治療腦膜炎或急需殺菌藥的嚴重感染時。
7.本品可加強華法林的作用。
8.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亞抑菌濃度時一般可增強本品對糞腸球菌的體外殺菌作用。
9.本品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鹽的溶液中會降低穩定性,故本品不能與含有上述物質的溶液混合。
10.本品溶液在體外不可與血液製品、含蛋白質的液體(如水樣蛋白等)混合,也不可與靜脈脂質乳化液混合。
11.本品不能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體外混合,因為本品可使後者喪失活性。
安滅菌注射液成分或處方
(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羥基苯基)乙醯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烷-2-甲酸鈉
安滅菌注射液藥理作用
本品為阿莫西林鈉和克拉維酸鉀的復方製劑。阿莫西林為廣譜青黴素類抗生素,克拉維酸鉀本身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具有強大廣譜β內醯胺酶抑制作用,兩者合用,可保護阿莫西林免遭β內醯胺酶水解。本品的抗菌譜與阿莫西林相同,且有所擴大。對產酶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及腸球菌均具良好作用,對某些產β內醯胺酶的腸肝菌科細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脆弱擬桿菌等也有較好抗菌活性。本品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腸桿菌屬等產染色體介導Ⅰ型酶的腸桿菌科細菌和假單胞菌屬無作用。
安滅菌注射液貯藏方法
遮光、密封、涼暗處保存。也可冷藏保存。
市場上的安滅菌注射液
- 安滅菌注射液
參看
|
關於「安滅菌注射液」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