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使用手冊/疾病是自己創造的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使用手冊》 >> 吳清忠先生個人博客文摘及答網友問 >> 疾病是自己創造的
人體使用手冊

人體使用手冊目錄

在現代醫學中,除了在生理上分有許多學科,如內科外科心臟科、腸胃科、泌尿科…。之外,更把心理醫生和生理醫生分得更遠。但是中醫就不同了,中醫的理論心理和生理是一體的,是互相影響的,根本不能分科。

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腎主恐。這是中醫對於五種主要的情緒和五臟之間關係的陳述。也就是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而怒傷肝,肝傷了人更容易怒,多數情緒都很容易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圈,愈來愈容易發怒。

開始時可能偶爾發怒,隨著『怒傷肝』肝火愈傷愈旺後,發怒的頻率愈來愈高,本來一星期一次,慢慢的進展到兩三天一次,最終演變成每天發怒,甚至經常處於怒氣充盈的狀態。這樣的人實際上是無時不刻不在『傷肝』,這時得肝癌的機會就很大了。實際上怒和急都會傷肝,肝癌的人不是很容易發怒,就是性子很急。

脾主思,思的情緒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悶氣,而且還時時記掛著。同樣的開始時只是略有這種傾向,偶爾生悶氣。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悶氣的頻率愈來愈高。最終發展成天天甚至時時都在生悶氣,這時就有很高的機會演變成胃癌

每一種情緒都會發展成這種惡性循環圈,而形成一個人強烈的情緒特徵,俗稱為習性。大多數重病症患者,都有很重的特定習性,就算找到了正確的調養方法,也只能略為提升人體的能力,其功效難以和特定習性所造成的傷害相抗衡。

以肝癌為例,假設生一次氣所造成的傷害,調養十天能消除。如果平均十天生一次氣,那麼身體不斷的在受傷和康復之間達到平衡。由於這種情緒會進入不斷惡化的惡性循環圈,因此,生氣的頻率會逐漸加快,當快到五天生一次氣,那麼前次生氣在肝所造成的傷害還沒有復元,又有新的傷害出現,肝的問題自然一天比一天嚴重。最糟糕的是許多內臟的傷害,在相當長的時間,身體並不會有不適的感覺,只在氣色或外觀上有些微的變化。情緒上的變化,由於是漸進式的,自己和周圍的人不太容易發現。在現有的健康檢查手段,通常都必需到非常嚴重時才會被檢查出疾病

身體在很長的時間裡,不斷的在調養和傷害所形成拉鋸戰中度過,除非患者改變了習性減少生氣的頻率,否則再好的調養手段都註定了失敗的命運。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如此,患者必定在生活中執著於某種特定的習性,不斷的在身體同一個臟腑造成傷害而不自知。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場。從情緒和疾病的觀點看來,一點都不錯。在佛家的多世人生觀里,人在不同的人世,會有不同的身世和命運,但是習性卻是相同的。在不斷輪迴的人世里,習性會不斷的被強化,形成了執著而無法改變的性格,在人生道場里不斷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這種對習性的執著。

習性沒有好壞,但如果成為天天重複的習性,那就不好了。人畢竟是人,總有七情六慾,遇到悲傷的事,偶爾悲傷;遇到不如意的事,偶而生氣。只要不成為天天發生的習性,都是正常的。成佛是佛家修行的終極目標,有一種說法,成佛指的是『無我』。不執著於特定的習性,也是一種『無我』。

2006-10-06

※※※※※※※

kitywu說:

這篇文章令我感慨良多,因我祖母患胃癌,父親患肝癌而辭世。祖母去時年少,徒余悲傷,三年前父親查出時已是晚期,因長年吸煙,我認為是肺癌,哪知竟是肝臟。醫生認為是B肝轉化,建議作化療,我自認不是,如有B肝早就查出來了,家中一直用公筷,母親特意做的的肝功能檢查也正常。期間經人介紹尋訪到一位治肝腹水的中醫,可惜我父親不接受他的見解,開的藥方一劑未服,可惜!化療並未產生奇蹟,沒有一個醫生試圖去尋找病源!不到三個月,所有人就在絕望中等到最終結局。

我的疑問一直存在,認為可能和父親喜服藥物及日常生活習性有關(他對健康很關注,一有病痛就要服藥)。自此家人對健康也是前所未有的關注,但父親的病因始終是我們的心病,直到年初讀到手冊,又從「中里巴人」貼中得知「六味地黃丸」對於肝旺之人無異火中添柴,而我父親曾長年服用。

可惜我父親無緣見到此貼和手冊,就算見到,他那執份執著又會接受嗎?

親歷過才會懂得珍惜,老師的書我一直認為是上天送給我三十一歲時的生日禮物,讓我重新思考,重拾信心,始終對冥冥中的上蒼懷有感恩和敬畏!

祝好,並期待新書!10/08/2006

※※※※※※※

陽歌說:

有一個問題要諮詢吳老師。我按照書中的方式嘗試去按摩膻中穴。多少年沒有碰這個地方了。可最近一按,把我嚇了一跳。輕輕的按或者觸摸就會很疼,我試著揉壓或者輕拍了幾天,仍然如此。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否意味著我的心包經有比較多的毛病呢。我有腸胃病史,也有鼻炎咽喉炎的病史,還有一些膝關節關節炎,是個慢性病比較多的人。10/08/2006

吳清忠 說:

關節炎是由於長期心包經不通加上肝熱引起的,而心包經則由於您的腸胃病史引起的。鼻炎和咽喉炎則說明您身上寒氣重,平時食物的吸收不良,血氣長期處於下降的趨勢,才會形成長期肝熱的體質。建議您從一式三招做起,從根本慢慢把血氣調高,這些病才有機會改善。10/08/2006

※※※※※※※

家銘說:

請問吳老師,你是如何看待老年性白內障的?謝謝。10/15/2006

吳清忠 說:

白內障通常和小腸有關。如果光開刀而不處理小腸的問題,一段時間還是會複發。但是小腸的問題需要較高血氣的身體才能夠處理,對老年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開刀治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10/16/2006

※※※※※※※

陽歌說:

我讀了這段,很受啟發,但也因此產生了幾個問題,請教一下:

1)心是產生所有情緒的來源,除了怒,還有悲傷、恐懼、還有憂傷、還有喜悅、還有焦慮。怒是傷肝的,您的解釋理由是因為能量的問題。而且怒氣是經由肺來傳導的。但如果「傳導途徑相剋說」正確的話,那麼,憂、恐都是這樣的傳導路線。那麼,這個理論就需要解釋為什麼悲就停留在肺,而不往前傳導到肝;而恐之類的情緒還需要繼續傳導。逐級傳導似乎是能量遞減的(這個也是一個假說,沒準中間有正反饋)。

2)其實我覺得這個理論體系如果完善,還需要解釋為什麼某些人易發怒,而非僅僅解釋到怒易傷肝?肝氣旺的人容易發怒,也就是它會影響到心,心是君主之關,心的平衡為什麼會被肝的狀態所左右。10/16/2006

吳清忠 說:

情緒的問題非常複雜,有些是強烈的能量,如怒或恐;有些則如細水長流的傷害,如思。因此,不一定全數是用克的邏輯,有可能也有『相侮』的邏輯。也有些情緒和靈魂有關,在心理醫生治療恐懼時,經常需要用催眠的手法。催眠很可能是直接和人的靈魂溝通,也就是說恐懼很可能傷的是靈體,而不是肉身。靈魂學說在中國古代應該有很高深的研究,只是今天已很難找到文獻,只留下一些專業術語,成為我們日常的用語。如三魂七魄、失魂落魄、魂不守舍、魂遷夢系、魂飛魄散等。

靈魂的課題可能得等中醫科學化走到一定程度時,醫學界能夠接受除了今天的『實證醫學』以外,仍然需要有一門『理論醫學』存在時,才能再往下深化研究,我相信許多較重的慢性病和情緒或心靈有非常密切的關係。10/16/2006

※※※※※※※

芽兒說:

吳老師,您好。經朋友介紹,我有幸仔細閱讀了您的《人體使用手冊》,感覺受益匪淺。現在我也正按照您書中所介紹的方法進行保健。我想將我的症状仔細描述給您看一下,希望能得到些意見。

我是女孩子,今年25歲。面部膚色發黃,較為暗淡。臉上易出油,長痘痘,尤其是生理周期臨近的時候。鼻翼周圍毛孔較為粗大,而且面部特別容易出汗。不知道怎麼才能得到改善,我希望皮膚能變的白皙一些。

我的睡眠不太好。有時候晚上容易興奮,很晚都睡不著,按照您的方法,我保持10點上床,有時候睡到半夜就醒過來了。之後就再也無法入睡了。我晚上還會出現起來上廁所的問題,很困擾。而且睡眠質量也不好,常常做很多夢。

我從事的是辦公室類工作,平時伏案時間較長,所以造成頸椎酸疼,背部肩胛也非常酸痛。可能這個也是我比較貪涼造成的,晚上睡覺的時候喜歡將手臂肩部整個放於被子外部,有時我也刻意去保暖了,可是我一蓋上背子就覺得全身發熱,難以忍受,這是什麼原因嗯?是不是什麼火之類的比較旺盛?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我的下半身偏胖,屁股比較大,腿比較粗,上半身卻很瘦,手臂也比較細,請問這種不協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樣才能得到改善?

我最近一直在練習瑜伽,不知道對身體有沒有幫助,因為是熱力瑜伽,溫度比較高的環境里練習一個小時左右,平均一個星期2次。

以前我常常胃疼,做過檢查除了慢性胃炎之外也沒有什麼,後來我長期忌口,不吃辛辣生冷的東西之後,這種狀況已經得到改善了。不過排便有時還是不順,基本上每天都有,不過偶爾會便秘一天。還有就是我偶爾會有大便出血的問題。我的腎不知道是不是也不好,因為我常喝下去的水很快就排出來了,很難吸收。

前幾天經一個朋友介紹,去了一個中醫師那裡刮痧,可當我看過你的文章之後,我覺得似乎不太一樣,因為我刮痧的時候覺得很痛,是不是那個人技術不過關?他還給我做了「耳穴」治療法,就是一些小珠子貼在耳朵相應的穴位上按摩。不知道這有沒有問題?真不好意思,一下子問了這麼多問題,如果您有時間,請幫忙我解答解答哦,謝謝咯!!10/19/2006

吳清忠 說:

面色發黃是血氣不足的現象,而黯淡則是寒氣。臉部出油是膽功能不佳,容易長痘子是肝熱。肝熱的時候睡眠會不好,建議睡前40分鐘泡熱水腳。睡覺時不要穿沒袖的上衣,要穿過膝的褲睡便可以,不需要一定蓋被子。

下半身偏胖是腎虛的現象,血氣上升便可改善。胃痛有可能是你生悶氣所造成的,需要改變平常的心情才能改善。以我的經驗,刮沙有些人是會覺得比較痛,並不代表刮痧師技術不好。10/20/2006

※※※※※※※

你真的想要健康嗎? 32
關於「人體使用手冊/疾病是自己創造的」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