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病毒感染
A+醫學百科 >> 腸道病毒感染 |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簡稱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本屬病毒感染分布廣泛,臨床表現複雜多樣。脊髓灰質炎已有專章論述,本節介紹除脊髓灰質炎病毒外的腸道病毒外的腸道病毒感染。
腸道病毒屬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臨床表現輕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熱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腦﹑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損﹐預後較差﹐並可遺留後遺症或造成死亡。本類疾病分布於世界各地﹐在熱帶和亞熱帶全年都有﹐在溫帶夏季多見﹐在溫暖﹑潮濕﹑衛生條件差﹑人群擁擠的地區發病率高。成人和兒童均可發病﹐兒童較多見。有些病毒的感染常發生流行﹐不同年份的流行可由不同種﹑型的病毒引起﹐有些病毒感染的流行有周期性。
病原體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庫克薩基病毒和在人類腸道致細胞病變的孤兒病毒(ECHO病毒)。1970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些病毒歸屬於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屬。在上述已命名的3種腸道病毒的67個型別以後發現的腸道病毒﹐都按腸道病毒序數編號命名﹐即68﹑69﹑70﹑71﹑72型腸道病毒等。
腸道病毒顆粒小﹐呈20面體﹐直徑24~30nm﹐不含類脂體﹐核心有單鏈核糖核酸﹐耐乙醚和其它脂溶劑﹐耐酸﹐對各種抗生素﹑抗病毒藥﹑去污劑有抵抗作用。多數病毒在細胞培養中產生細胞病變。
腸道病毒通常寄生於腸道﹐僅於少數情況下﹐進入血流或神經組織。正常的病毒攜帶者不多見﹐隱性感染甚為普遍﹐人受染後出現臨床症状的也是少數。
流行情況 1969~1973年﹐70型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在世界很多地區發生﹐首先在非洲迦納開始﹐以後波及非洲其它地區。1970年在東南亞﹑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地多次發生大流行﹐涉及百萬人﹐1971年在歐洲的南斯拉夫和法國等地有幾次小暴發流行。1981年再度在亞洲和非洲流行﹐並蔓延到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和美國邁阿密等地。1980年代﹐中國也發生幾次流行。
傳播途徑 人是人腸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寄主﹐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通過手指﹑餐具和食物)傳播擴散。感染者的咽部和腸中有病毒存在﹐從糞中排病毒的時間較長﹐可持續幾周。糞-口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偶然也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病毒在污水中存活的時間甚長。
發病及臨床表現 人食入病毒後﹐經過7~14日﹐存在於咽部和腸道淋巴樣組織的病毒﹐經血流進入單核吞噬細胞中增殖﹐最後達到靶器官(如脊髓﹑腦﹑腦膜﹑心﹑肝﹑皮膚等)﹐在不同的器官中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状。
70型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多突然發病﹐有嚴重的眼痛﹑畏光﹑視力模糊﹑結膜下出血﹐出血程度從小的出血點到大塊出血。10日內完全恢復。可以伴發一種少見的神經系統併發症──急性腰脊髓脊神經根病﹐該病多見於成年男性﹐在眼病幾周後發生。主要症状類似脊髓灰質炎﹐可導致癱瘓和肌萎縮等後遺症。另外一種併發症是面神經癱瘓。71型腸道病毒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及無菌性腦膜炎﹐72型腸道病毒可引起A型肝炎。
診斷 依賴於檢測病原和抗體。這些病毒可以存在於糞﹑血液﹑腦脊液﹑脊髓﹑眼結膜分泌物以及咽部﹑腦﹑心﹑肝和皮膚或黏膜的病變部位。可用組織培養法或動物接種法分離病毒﹐然後用相應的抗血清鑒定。檢測抗原的快速和靈敏的方法有免疫熒光法﹑ 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和核酸雜交法等。檢測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的抗體滴度﹐若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以確診﹔方法有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等。
治療 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採用對症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復。
預防 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效果甚佳。但是對其他腸道病毒感染尚缺少特異的控制方法。嬰幼兒應避免與急性發熱的病人密切接觸﹐注射γ-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臨床表現
腸道病毒感染臨床表現複雜多變,病情輕重差別甚大。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臨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臨床表現。
(一)呼吸道感染 埃可病毒及柯薩奇病毒的很多型均可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為常見,也可引起嬰兒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腸道病毒68型可引起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二)皰疹性咽峽炎 主要由柯薩奇A群及B群病毒引起,埃可病毒引起較少。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但以夏秋季多見。傳染性很強。潛伏期平均4天左右,表現為發熱、咽痛、咽部充血、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皰疹,直徑1~2mm,四周有紅暈,皰疹破潰後形成黃色潰瘍,多見於扁桃體、軟齶和懸雍垂。一般4~6日後自愈。
(三)出疹性疾病 又稱流行性皮疹病(epidemic ixanthemata),柯薩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均可引起。多見於嬰兒及兒童,成人較少見。潛伏期3~6天。出疹前多有上呼吸道症状如發熱、咽痛等。皮疹於發熱或熱退時出現,呈多形性,有斑丘疹、斑疹、猩紅熱樣皮疹、風疹樣皮疹、皰疹及蕁麻疹樣等。不同形態的皮疹可同時存在或分批出現。可伴有全身或頸部及枕後淋巴結腫大。
(四)手足口病 主要由柯薩奇病毒A5、9、10、16型引起,尤以A16多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小兒,傳染性強,可暴發流行或散發。初起低熱、厭食、口痛等。口腔粘膜出現小皰疹,後破潰形成潰瘍。多分布於後舌、頰及硬齶,亦可見於齒齦、扁桃體及咽部。多同時在手足皮膚出現斑丘疹,偶見於軀幹、大腿及臀部。斑丘疹很快轉為小皰疹,較水痘皮疹為小,2~3日內吸收,不留痂。預後良好,但可複發。有時可伴發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等。
(五)腦膜炎、腦炎及癱瘓性疾病 柯薩奇病毒A群、B群和埃可病毒的許多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可引起此類疾病。
腸道病毒感染的診斷
二、臨床表現 出現上述臨床症候群而無其它原因可以解釋應考慮腸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三、實驗室檢查
1.病毒分離 從病人體液(胸水、心包液、腦脊液、血液、皰疹液等)或活檢及屍檢組織分離出病毒有診斷價值,但單從咽拭或糞便中分離到病毒不能確診。如從有上述臨床症状群患者的咽拭子或糞便中重複分離到同一型病毒,且從周圍患同樣疾病者中也檢出相同的病毒,且病毒分離率遠高於正常人群,則有診斷的參考價值。
2.血清學檢查 早期和恢復期血清中和抗體效價增高4倍以上,有診斷價值。
參看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為台灣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
|
關於「腸道病毒感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