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病

(重定向自伊波拉病毒出血热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伊波拉病毒病(EVD,舊稱伊波拉病毒性出血熱)是由纖絲病毒科(filoviridae)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伊波拉病毒是世界上最兇猛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達90%。已造成多次具有規模的暴發流行。主要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或人的血液體液組織傳播。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獲得重症支持治療。疫情期間,與患者或死者有密切接觸的衛生工作者、家人以及其他人面臨較高的感染風險。 該病主要病理改變是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受累,血栓形成和出血。全身器官廣泛性壞死,尤以肝、脾、腎、淋巴組織為甚。

目錄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

參看: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又譯作伊波拉病毒,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薩伊即現在的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伊波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一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伊波拉病毒為單股負鏈RNA。

伊波拉病毒屬是絲狀病毒科(線狀病毒)的三位成員之一,另兩位為馬爾堡病毒屬和Cuevavirus屬。伊波拉病毒屬包括五個不同的屬種:

  1. 本迪布焦伊波拉病毒(BDBV)
  2. 薩伊伊波拉病毒(EBOV)
  3. 雷斯頓伊波拉病毒(RESTV)
  4. 蘇丹伊波拉病毒(SUDV)
  5. 塔伊森林伊波拉病毒]](TAFV)。

本迪布焦伊波拉病毒、薩伊伊波拉病毒和蘇丹伊波拉病毒與非洲伊波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關,而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和塔伊森林伊波拉病毒則與之無關。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屬種見於菲律賓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感染人類,但迄今為止尚沒有在人間報告出現這一屬種的發病或死亡情況。

傳播

埃博拉是通過密切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類。在非洲,有文件記載,通過處理在熱帶雨林中發現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而染病。

埃博拉隨後在人類社會中通過人際間傳播加以蔓延,這種傳播是與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體液直接接觸(通過破損皮膚或粘膜),以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而導致的。在安葬儀式上哀悼者與死者屍體發生直接接觸,這也可能對埃博拉的傳播具有作用。病情已經康復的男性在痊癒後高達七周時仍可能通過其精液傳播病毒。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時就會具有傳染性。一位實驗室感染男性病例在發病後高達第61天時,仍從其精液中分離到了伊波拉病毒。

時常發生衛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療伊波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確診病人時獲得感染的情況。這是在沒有嚴格遵守感染控制預防措施的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造成的。

在與受到萊斯頓埃博拉感染的猴或豬存在接觸的工人中,已記錄到幾起人間感染情況,臨床上並沒有出現症状。因此,與其它埃博拉種群相比,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在人間的致病力似乎較弱。

然而,現有僅有的證據來自健康成年男性。就該病毒對所有人群的健康影響做出推斷還為時尚早,比如針對免疫受損人員,患有基礎性醫學病症者、孕婦和兒童。在對該病毒在人間的致病性和毒力可能作出明確結論之前,需要對雷斯頓伊波拉病毒開展更多研究。

流行情況

症状和體征

伊波拉病毒病潛伏期2天至21天。本病主要能對肝、脾和腎等多種器官造成損害。 主要症状有發熱、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痛症状。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情況下會有內出血和外出血。化驗結果包括白細胞計數降低血小板計數降低,而肝酶則會升高。

本病在發病之後有不同時期表現不同:

如果病毒持續存在於精液中,則會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縮等。

伊波拉病毒病的診斷

在做出伊波拉病毒病可能診斷前應當排除的其它疾病包括:瘧疾傷寒志賀菌病霍亂鉤端螺旋體病鼠疫立克次體病回歸熱腦膜炎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熱

伊波拉病毒感染可通過若干類型的檢查在實驗室獲得明確診斷:

病人樣本具有極端生物危害風險;只有在最高級別的生物防護條件下才可進行檢測。


伊波拉病毒病的預防

尚沒有針對伊波拉病毒病的特異性疫苗。正在對幾種疫苗進行測試, 但沒有任何疫苗可用於臨床。伊波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為醫院的環境,糟糕的公共衛生、隨處棄置的針頭、缺乏負壓病房都對醫護人員造成極大威脅。因為較好的設備及衛生,在現代化的醫院中,伊波拉病毒幾乎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流行。

在衛生保健機構控制感染

伊波拉病毒的人際間傳播主要與直接或者間接接觸到血液和體液有關。在沒有採取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時,已有衛生保健工作者受到傳染的報告。

由於初期症状可能沒有特異性,因此並不總是能夠早期發現伊波拉病毒病人。因此,重要的是醫務人員要確保針對所有病人和所有醫護操作始終如一地採取標準防護措施,而無論其診斷情況如何。這些包括基本的手部衛生、呼吸衛生、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根據與感染物質存在濺污其它接觸的風險情況)、安全注射做法和安全掩埋做法。

對伊波拉病毒疑似或者確診病人進行醫護的衛生保健工作者,除標準防護措施外,應採取感染控制措施,避免與病人的血液和體液發生任何接觸,以及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與可能受到感染的環境發生直接接觸。當與伊波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觸(一米之內)時,衛生保健工作者應當佩戴面部保護用品(面罩或者醫用口罩和防護眼鏡)、乾淨但非無菌的長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無菌手套)。

實驗室工作人員也面臨風險。從埃博拉疑似人間和動物病例身上採集到的診斷標本,應由訓練有素的人員進行操作並且在有適當裝備的實驗室加以處理。

減少人感染埃博拉的風險

在非洲,發生伊波拉病毒病疫情時,應將減少風險的公共衛生宣教內容側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處理染病動物或其組織以及宰殺動物時,應戴上手套和其他適當的防護服。在那些已經在豬群中報告了雷斯頓伊波拉病毒的地區,所有動物產品(血、肉和奶)應在食用前徹底煮熟。


伊波拉病毒病的治療

重病病人需獲得重症支持醫護。病人往往出現脫水,需要用含有電解質的液體進行口服補液或靜脈輸液。

治療首先是輔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電解質,修復損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對併發症的治療。

排除個別病例,埃博拉康復者的血清在治療疾病中並沒有什麼作用。

干擾素對埃博拉也是無效的。在猴子試驗中,凝固干擾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學家宣稱,4隻感染埃博 拉病毒的獼猴中有3隻康復。

目前對伊波拉病毒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些抗病毒藥如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無效,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包括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控制出血;腎衰竭時進行透析治療等。

用恢復期患者的血漿治療伊波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爭議。

參看

關於「伊波拉病毒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錄

給伊波拉病毒病條目的留言

--Mylx11111 2016年8月2日 (二) 17:05 (CST)

留言:症状和體征下面的內容有「原來主要是出現肝」一句,原來應該改成原因

給伊波拉病毒病條目的留言

--202.106.149.41 2019年4月17日 (三) 14:54 (CST)

留言: 不錯

請給百科詞條添加出處和參考

--Ail 2019年6月8日 (六) 20:57 (CST)

留言:發現A+醫學百科中的詞條沒有引用,這叫人如何相信上面信息的真偽,所以想請站長以及詞條編輯者為文章添加來源出處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