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疫黃是感受濕熱疫毒引起的急性熱病。多發於夏秋季節,也可散發於一年四季。發病急驟,病程短促,以發熱,面目皮膚黃染,神昏出血等證候表現為主要特點。西醫的重症肝炎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等,可參考本病辨證治療。

目錄

疫黃的病因

濕熱疫毒侵襲機體暴烈峻猛,從表人里,郁而不達,內阻中焦,蘊蒸肝膽,疏泄失司,膽汁外溢,浸淫肌膚流注膀胱,故使身目小便迅速俱黃。病變的重心在脾胃、肝膽。

濕熱疫毒或從口鼻而人,或從皮膚腠理侵襲。初起發熱惡寒納呆疲乏脘痞腹脹,繼而迅速出現黃疸,全身色黃如金,溲如濃茶。濕毒蘊蒸,蒙蔽心包,可見神志時清時昧;濕毒化火,內陷心包,則昏憒不語;若毒火俱盛,迫血妄行,可出現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種出血見證。

疫黃的症状

疫黃的診斷要點

病發夏秋季節,或有到過流行區與被接觸傳染的病史。

臨床表現發熱惡寒、迅速出現黃疸及不斷加深,甚至出現神昏譫語出血等證候為特徵。

疫黃與黃疸的鑒別。這兩種病證均可見面目皮膚黃染,小便黃短的證候表現,但疫黃髮病急驟,容易出現神昏譫語,出血等危重證候,病程短促,而見流行傳染;與一般的黃疸不難區別。

疫黃的診斷

疫黃的鑒別診斷

疫黃黃疸的鑒別。這兩種病證均可見面目皮膚黃染,小便黃短的證候表現,但疫黃髮病急驟,容易出現神昏譫語出血等危重證候,病程短促,而見流行傳染;與一般的黃疸不難區別。

疫黃的併發症

併發症多,如出現肝臭出血肝性腦病腦水腫肝腎症候群等。

疫黃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疫黃的治療原則以清熱解毒、化濁利濕為主。l臨床上還應根據不同證候表現,分別兼以泄火、退黃、開竅涼血等治療方法,遣方用藥治療。

疫黃的辨證論治

濕毒蘊阻型

【證見】 發熱,微惡寒,肢體乏力酸痛,身目黃染色澤鮮明,納呆心煩欲嘔,脘痞腹脹大便小便黃赤舌紅苔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利濕解毒退黃。

【方藥】

1.主方綿茵陳五苓散(張仲景金匱要略》)合甘露消毒丹(王孟英溫熱經緯》)加減

處方:茵陳30克,豬苓12克,土茯苓18克,澤瀉10克,蔻仁10克,藿香12克,石菖蒲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滑石25克,木通10克,金銀花15克。水煎服,每日劑。

若大便干、苔黃焦黑者,加大黃9克(後下)、枳實8克。壯熱口渴而無惡寒者,加石膏25克(先煎),板藍根30克。脘腹脹滿較甚者,加厚朴9克,檳榔12克,大腹皮10克。

2.中成藥清肝利膽口服液,每次—2支口服,每日~4次。

3.單方驗方茵陳蒿湯加味(鍾嘉熙《傳染病中西醫結合診治手冊》)

處方:茵陳25克,梔子15克,大黃10克,板藍根20克,雞骨草20克,田基黃20克,金錢草20克,半邊蓮20克,虎杖18克。水煎服,每日劑。

熱毒熾盛

【證見】 黃疸急起,面目一身盡黃,黃色如金,迅速加深;高熱煩渴,嘔吐頻作,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秘結小便黃短。舌紅,苔黃燥,脈弦數。

【治法】 清熱解毒,泄火退黃。

【方藥】

1.主方茵陳蒿湯(張仲景《傷寒論》)合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加味

處方:茵陳30克,黃芩12克,黃連10克,黃柏12克,梔子15克,大黃10克(後下),赤芍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劑。

若壯熱、汗出、煩躁不安者,加石膏30克,板藍根25克,生地黃30克。肌膚發斑、齒齦出血者,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黃30克,紫草18克。

2.中成藥新癀片,每次溫開水送服3-4片,每日~4次。

3.單方驗方神犀丹加減(鍾嘉熙《傳染病中西醫結合診治手冊》)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石菖蒲12克,黃芩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板藍根30克,玄參30克,天花粉15克,紫草18克,茵陳30克。水煎服,每日劑。

濕毒蒙蔽心包

【證見】 高熱,煩躁,汗出,黃疸迅速加深,神志時清時昧,腹部脹滿,兩脅痞痛,大便溏,小便黃。舌紅,苔黃白濁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化濁,解毒利濕。

【方藥】

1.主方菖蒲鬱金湯(孟澍江《溫病學》)加味

處方:石菖蒲12克,鬱金10克,梔子15克,連翹12克,木通10克,竹葉12克,牡丹皮10克,竹瀝15克,燈心草12克,茵陳30克,玉樞丹3克(沖),水牛角30克。水煎服,每日劑。

噁心嘔吐者,加法半夏10克,生薑6克,黃連6克。若手足蠕動抽搐者,加地龍18克,僵蠶15克,鉤藤12克。喉中痰鳴者,加天竺黃12克,川貝母6克。

2.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3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

3.單方驗方茵田虎湯(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茵陳30克,田基黃30克,虎杖30克,柴胡9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梔子9克,布渣葉15克,山楂10克。水煎服,每日劑。

熱毒內陷心包型

【證見】 黃疸急起並迅速加重,體黃如金,高熱,躁動不安,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識人,大便秘結不通,小便量少,色如濃茶。舌紅絳,苔少黃干或無苔,脈弦細數。

【治法】 清熱開竅,解毒退黃。

【方藥】

1.主方犀角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味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黃連10克,梔子12克,升麻lO克,茵陳30克,生地黃25克,玄參20克,麥冬15克,連翹12克,竹葉12克,石菖蒲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劑。

腹脹痛而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黃9克(後下),芒硝8克(沖)。小便短少不利或有腹水者,加白茅根30克,車前草20克,大腹皮12克。衄血便血、肌膚瘀斑者,加牡丹皮10克,側柏葉20克,赤芍18克。

2.中成藥醒腦靜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

3.單方驗方茵陳黃花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地黃30克,茵陳30克,黃花草30克,狗脊10克。水煎服,每日劑。

血熱妄行

【證見】 起病急驟,身目色黃如金,高熱,腹脹腹痛,煩躁,抽搐,斑疹顯露,鼻衄齒衄吐血咯血,或便下如柏油,或尿血舌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而數。

【治法】 清熱解毒,涼血退黃。

【方藥】

1.主方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合茵陳蒿湯(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黃30克,赤芍18克,牡丹皮15克,茵陳30克,大黃10克(後下),梔子15克,麥冬18克,玄參20克,知母20克。水煎服,每日劑。

若腹脹硬痛、大便秘結者,加厚朴9克,枳實9克,芒硝8克(沖)。熱毒熾盛,面紅赤、神志如狂者,加石膏30克(先煎),黃連lO克,板藍根30克,竹葉12克。小便短少或尿閉不通者,加白茅根30克,土茯苓30克,木通10克。

2.中成藥雙黃連粉針,3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

3.單方驗方廣益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茵陳30克,金錢草30克,鬱金10克,柴胡10克,敗醬草20克,丹參30克,板藍根30克,茯苓30克,革薜10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劑。

疫黃的其他療法

1.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2.可用下列兩種飲食療法:

(1)雞骨草田螺湯:用雞骨草5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養1~2日,去泥垢)一起煲湯飲用,連服3-5日。具有清熱解毒、祛濕退黃,並能清除腹中結熱的功效。

(2)茵陳紅棗湯:用茵陳30克、虎杖30克、紅棗30克,加水l 800毫升煮至l 000毫升,並加白砂糖調味,分~4次飲服,連用5-7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功效,對疫黃各證候類型均有輔助治療作用。

參看

關於「疫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