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是一種漿液纖維蛋白心包炎,病因不明,可能與病毒感染或過敏、自身免疫反應有關,以男性、青壯年多見。發病前數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驟。臨床特徵為:劇烈胸痛發熱,約70%病例聽診有心包摩擦音;有心包積液但很少發生嚴重心臟壓塞;化驗檢查常有白細胞總數增加,血沉增快;X線示50%-90%的患者有心影增大;早期就診可記錄到心電圖ST段抬高。如心包心肌受累明顯,可形成急性心包心肌炎。及早診斷,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預後良好。

目錄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與病毒感染或過敏、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臨床表現

一、症状:胸痛,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幾乎全部病人均有胸痛,而結核性較少胸痛,常在胸骨後痛,心前區痛,放射至左肩痛,頸痛背痛等處,隨深呼吸咳嗽,改變體位而加重,其他尚有發熱咳嗽乏力等。

二、體征,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緣下端聽得清楚,吸氣時加重。

輔助檢查

(1)心電圖改變:表現為ST-T的特徵性變化,即幾乎所有導聯ST段上升,以V1,V2,V5導聯最明顯,T波直立,而aVR,V1導聯ST段下降,ST上升不超過0.5mV,呈凹面向上,無異常Q波,這些變化可在心包炎發病後數小時至l~2天內出現,持續數小時以至數日,隨後ST段下降到等電位線上,T波變為低平或倒置,以上三點是急性心包炎的診斷三聯症,若聽到心包摩擦音診斷問題不大,再加上心電圖變化則可完全確診。

(2)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升高,血沉增快

(3)超聲心動圖,可發現少量心包積液。  

診斷及鑒別診斷

結合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包炎等,便可做出診斷。

治療

本病能自行痊癒,但可以多次反覆發作。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以對症治療為主,如臥床休息、鎮痛藥等;糖皮質激素治療。

  1. 休息:臥床休息至體溫正常,胸痛消失。
  2. 緩解胸痛可給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胸痛緩解後4~5日,可停用抗炎性藥物。
  3. 非特異性心包炎在治療後2~3天症状不緩解時,可考慮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30mg/d,2周後減量,共用4~6周左右,但應儘可能避免使用,以防產生副作用。  

參看

參考文獻

關於「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