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
A+醫學百科 >>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 |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alcobol)由飲酒引起,由於酒精是一種親神經性物質,可在一次大量飲酒後發生,也可由長期飲酒成癮後逐漸出現或突然停飲後急劇產生精神異常,引起各種精神障礙,包括依賴、戒斷症候群以及精神病性症状。除精神障礙之外,常出現軀體損害的症状和體征。
目錄 |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病因
(一)發病機制
酒精除少數通過胃壁吸收外,多數通過小腸吸收到達血液。一般來講,吸收越快、在血中存留的時間越長酒精的效應也越大。酒精90%通過肝臟代謝,在肝臟經乙醇脫氫酶(ADH)氧化為乙醛,再經乙醛脫氫酶(ALDH)氧化為醋酸,最後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只有10%經肺和腎臟排泄。60kg體重的人平均每小時可代謝10g~12.5ml酒精。
2.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通常表現為興奮、多話、自控能力下降、易激惹、行為異常;隨後出現動作精確性差、步態不穩;最後出現中樞抑制,從嗜睡到昏迷,嚴重者可因中樞抑制而死亡。
3.個體素質
(1)遺傳因素:家系研究發和雙生子研究的研究結果表明,酒依賴病人血緣親屬中患病幾率高於一般人群,儘管後天的生活環境改變。
(2)生化因素:東方人如中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尼人,體內乙醛脫氫酶較西方人低,飲酒易引起乙醛在體內積聚,釋放出胺類物質,產生臉紅、頭痛、頭暈、嗜睡、嘔吐和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
4.心理因素
嗜酒者病前人格特徵常為工作不順心、生活中有很多困擾和煩惱、易生悶氣、缺乏自尊心等。飲酒可以使焦慮、憂傷等負性情緒明顯緩解,也可獲得主觀上的力量感、生理上的溫暖感、心理上的強健與滿足感。
5.社會文化因素
我國的酒文化已有五千餘年的悠久歷史,並將酒賦予各種醫療功能。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酒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
(二)發病原因
1.遺傳因素影響
(1)家系研究:
大量的研究證明,與有酒精依賴性的病人有血緣關係的家庭成員中發病幾率高於一般人群,一級親屬患病危險性比對照組高4~7倍。家族聚集特點與具有遺傳成分的疾病相吻合,但家系研究並不能證明有遺傳基礎。因為共同的家庭環境也可能會對飲酒行為也有很大的影響。
(2)寄養子研究:
這種方法是將幼兒與親生父母分開,寄養於無血緣關係的養父母家中,如果寄養子攜帶有對飲酒障礙易感的基因,則他們成年後出現酒濫用或酒依賴的傾向更大,從而使研究者能夠區分開遺傳-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兩個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
結果表明患有酒精依賴症的父母自己撫養的兒子與寄養出去的兒子相比之間酒精中毒患病率類似。其他寄養子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表明若生身父母為酒依賴病人,則其子女不論生活於哪種家庭,患酒依賴的危險性都增加2.5倍。
(3)雙生子研究:
這種方法是將單卵雙生子患酒依賴的一致性(一致率)與雙卵雙生子進行比較。由於單卵雙生子的遺傳素質完全相同,可以認為雙生子之間的差異是環境因素影響造成的。而雙卵雙生子之間的差異同可能受遺傳、環境或二者共同影響。若酒依賴有遺傳基礎,在環境影響相同的情況下,單卵雙生子的一致性將高於雙卵雙生子。
以上大量的家系研究、寄養子研究和雙生子研究資料均證明,酒依賴的發生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2.乙醇代謝途徑的影響
乙醇代謝基因也會對酒精濫用和酒依賴的影響。因為 乙醇在肝臟中由兩種活性酶順序代謝。乙醇脫氫酶(ADH)將乙醇轉換為乙醛,乙醛脫氫酶(ALDH)將乙醛轉換為醋酸。某些人會出現臉紅、頭痛、心悸、眩暈和噁心等表現,屬於飲酒後的不適反應,稱為「臉紅反應」。這種反應與ALDH的失活變異,血液和組織中乙醛蓄積有關。
由於酶屬於蛋白質,是由基因直接指導生成的,因此從基因水平研究酒依賴患者與正常對照之間乙醇代謝酶的變異情況,可幫助了解這些酶基因在酒依賴發病中的作用,有助於對酒依賴發病機制的深入探討。
3.神經電生理改變
據國內研究資料表明,酒精依賴者的腦電圖異常的比率為35.0%~85.1%,主要表現為瀰漫性δ、θ波,散在或陣發性尖波、棘波,波幅降低,調節、調幅差,誘發試驗欠敏感;而且飲酒史越長、酒量越大則異常率越高,但經過治療和減少酒量可以使腦波異常有所改善。
酒依賴者中檢查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發現有異常,表現為Ⅲ、Ⅳ、Ⅴ波潛伏期延長,Ⅲ-Ⅴ峰間期延長。部分CT檢查示有腦萎縮。酒依賴者中檢查視覺誘發電位,發現視覺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波幅降低,主波群異常,晚成分出現率低,周期性不明顯及側性優勢消失。
這些結果均表明,長期大量飲酒可對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造成損害。
4.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的影響
(1)社會習俗:酒文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不但成為朝堂上的禮儀慶典、宗廟中的祭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婚喪嫁娶、年節團聚,都會飲酒助興,同時也形成某種飲酒行為的規範,防止飲酒過度造成危害的作用。例如漢族社會對女子飲酒持反對態度,因此女性飲酒比例相對較低。
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如雲南佤族、海南黎族崇尚豪飲,通常飲用自家釀造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但容易喝多。與外界接觸漸多後,酒精度數高的蒸餾酒開始流行,但豪飲的文化依然不變。
各種藥酒被賦予神奇的醫療功效,這種飲酒祛病強身的觀念,對老年人飲酒的作用不應低估。
(2)經濟因素:酒的供應會隨著經濟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供應量的增加,供應品種的豐富,客觀上促進了飲酒行為的增長。
(3)心理因素:根據相關研究,男性之所以飲酒,是為了獲取主觀上的力量感:在生理上感覺由酒精引發的溫暖感,在心理上體驗酒後的強健與優越,在社交上體驗到他人對自己的敬意。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症状
1.急性酒中毒
(1)普通醉酒(單純性醉酒)
由於一次大量飲酒引起的急性中毒,臨床症状的嚴重程度與病人血液酒精含量及酒精代謝速度有關。在酒醉初期,醉酒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減退,言語增多,內容浮誇,語無倫次,情緒異常興奮且不穩定,出現與環境不甚協調的歡樂,容易被激惹和發泄;動作增多,行為輕浮,常顯挑釁性,有時不顧後果。也有部分醉酒者呈現情緒消沉、少語、悲泣、睏倦。絕大多數醉酒者發生口齒不清、步態不穩,並伴有心率加快、血壓下降、顏面和全身皮膚潮紅,有時有噁心或嘔吐。若醉酒進一步發展,則出現意識障礙,意識模糊,清晰度下降,甚至出現嗜睡、昏睡甚至昏迷。除重症者外,一般能自然恢復,且無後遺症狀。
(2)複雜性醉酒:
病人一般均有腦器質性病史,或者患有癲癇、腦血管病、顱腦外傷、腦炎以及肝病等影響酒精代謝的疾病。而且病人對酒精的敏感性增高,小量飲酒後便發生急性中毒反應,出現明顯的意識障礙,常伴有錯覺、幻覺或片斷被害妄想,有顯著的情緒興奮、易激惹,攻擊和破壞行為多見,偶見無目的重複與刻板動作。此類發作通常持續數小時,緩解後病人對經過部分或全部遺忘,對自己的舉動全無印象。
(3)病理性醉酒(異常醉酒):
由於小量飲酒引起的精神病性發作。病人飲酒後急劇出現環境意識和自我意識障礙,多伴有片斷恐怖性幻覺和被害妄想,臨床上表現為高度興奮、極度緊張驚恐,患者常突然產生攻擊性,往往是暴力行為,如毀物、自傷或攻擊他人等。該醉酒狀態可能持續數分鐘、幾個小時乃至一整天,隨病人進入酣睡狀態而結束髮作。在清醒後,病人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過度疲勞或長期嚴重失眠有時可能促使病理性醉酒的產生。
2.慢性酒中毒
(1)酒精中毒性幻覺症(alcoholic hallucinosis):
這是一種因長期飲酒引起的幻覺狀態。病人在突然減少或停止飲酒後1~2天內出現大量豐富鮮明的幻覺,以幻視為主。常見原始性幻視或內容充滿不愉快和敵意、評論性和命令性幻聽。在幻覺基礎上,可能出現嫉妒妄想或被害妄想。發病期間,患者的意識狀態清晰,亦無明顯精神運動性興奮和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症状。幻覺多在晚上加重,一般持續數天、數周或數月,一般不超過6個月。
(2)依賴症候群
這是由反覆飲酒所引起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病人有對酒的渴求和不斷需要飲酒的強迫感,可持續或間斷出現,若停止飲酒則出現心理和生理戒斷症状。
該症候群有以下幾個臨床特點:
(1)固定的飲酒模式,必須在固定的時間飲酒;
(2)無法控制對飲酒的渴求;
(3)飲酒已成為一切活動的中心,影響工作、家庭生活以及社交活動;
(4)耐受性逐漸增加,病人為取得飲酒初期達到的效果,或者防止生理性戒斷症状的發生而需要不斷增加飲酒量;
(5)戒斷症候群:若病人減少酒量或延長飲酒間隔,體內酒精濃度下降,出現戒斷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状是手、足、四肢和軀幹震顫,共濟失調,情緒急躁,易有驚跳反應,還可見多汗、噁心和嘔吐。若及時飲酒,上述戒斷症状能迅速消失。絕大部分患者均在清晨飲酒(「晨飲」),藉以緩解戒斷症状引起的不適,對依賴症候群的診斷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6)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戒斷後若重新飲酒則更為迅速地再現依賴症候群的全部症状;
(3)震顫譫妄(delirium tremble)
病人在長期飲酒後驟然減少酒量或停飲可很快產生短暫的意識障礙。某些病人在發作數日前即有不安、過敏、震顫、食慾減少、情緒低落、焦慮緊張和失眠等前驅症状。發作時患者意識不清,有時間和地點定向障礙,出現生動而鮮明的幻視與被害妄想;因而表現為極端恐懼不安或衝動行為。同時可見病人四肢粗大震顫和共濟失調,並常伴有發熱、大汗、心率過速、血壓升高以及瞳孔散大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有的患者可出現職業性譫妄,如司機患者出現相應的駕駛動作,主婦患者可出現洗衣服動作等。粗大震顫可出現於軀幹、手、舌及全身。震顫譫妄持續時間不等,一般為3~5天。恢復後患者對病情經過部分或全部遺忘。
病人在意識清晰的情況下出現嫉妒妄想與被害妄想,臨床上以前者多見。患者無端懷疑配偶不忠,常有暴怒反應,可可能導致對猜疑對象或配偶進行攻擊,有時釀成凶殺惡果。嫉妒妄想的發生通常與病人長期飲酒致使性功能下降有關。酒中毒性妄想症起病緩慢,病程遷延,如長期堅持戒酒可以逐漸恢復。
(5)柯薩可夫精神病(柯薩可夫症候群)
多在一次或多次震顫譫妄後發生,也可在飲酒數10年以及營養缺乏的基礎上緩慢起病。臨床特點為近記憶缺損突出,學習新知識困難,常有虛構和錯構,病人無意地編造經歷與情節或遠事近移以填補記憶的空白。除近記憶損害之外,許多患者有欣快表情、定向力障礙和感覺運動性失調。儘管病情較重,但多數病人無明顯即刻記憶障礙、意識障礙和廣泛的認知功能損害。
(6)酒中毒性痴呆:
由於長時間飲酒以及多次出現震顫譫妄發作後可逐漸發展至痴呆狀態,呈現出多種高級皮質功能,諸如記憶、思維、理解、計算、走向能力和語言功能的損害。嚴重者常常影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人格的改變也非常顯著,病人變得自私、控制能力喪失、行為粗暴和殘忍等。
(7)高位出血性腦灰質炎(Wernicke病或wernicke腦病)
最嚴重的酒中毒性精神病。長期飲酒者1次過量飲酒後突然發生譫妄、昏睡、或肌肉抽搐、眼球麻痹、去大腦強直,嚴重者由昏迷而死亡。清醒後可轉為柯薩可夫精神病或酒中毒性痴呆。本症是由於長期飲酒,引起瀰漫性皮質性腦萎縮,出現腦的毛細血管與小靜脈增生,內皮或外皮細胞增多,海綿狀組織鬆散,纖維性星型細胞增生,嚴重者病變可涉及乳頭狀體、第三腦室、導水管及四疊區。
診斷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的主要依據
(1)有確定的飲酒史以及有充分的理由斷定病人的精神症状直接由飲酒或戒斷引起。
(2)急性酒中毒與飲酒量密切相關,常在一次大量飲酒後急劇發生;但在某些腦器質因素基礎上,少量飲酒即可產生與飲用酒量不相符的嚴重急性中毒反應。
急性酒中毒應排除:①某些腦器質性疾病急性發作,如癲癇、腦血管意外等;②軀體疾病引起的譫妄狀態;③其他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④情感性精神障礙的躁狂發作。慢性酒中毒引起的幻覺症與妄想症應注意與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障礙相區別。柯薩可夫症候群、酒中毒性痴呆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減退、痴呆狀態以及人格改變等鑒別。
(3)慢性酒中毒則以長期飲酒為基礎,各種臨床症候群常在形成依賴之後逐漸出現,突然減少酒量或停飲能急劇產生症状。除精神症状之外,無論急性或慢性酒中毒,病人均有短暫或持續存在的軀體症状和體征以及中毒性神經系統損害表現。在掌握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要點的基礎上,一般不難與其他精神障礙進行鑒別。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診斷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檢查化驗
(1)若有消化系統疾病及腎功能損害時,實驗室檢查陽性結果,且B超等檢查有異樣。
(2)腦電圖異常的比率為35.0%~85.1%,主要表現為瀰漫性占δ、θ波,散在或陣發性尖波、棘波,波幅降低,調節、調幅差,誘發試驗欠敏感。飲酒史越長、酒量越大則異常率越高,但經過治療和減少酒量可以使腦波異常有所改善。酒依賴者中檢查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發現有異常,表現為Ⅲ、Ⅳ、Ⅴ波潛伏期延長,Ⅲ-Ⅴ峰間期延長。部分CT檢查示有腦萎縮。酒依賴者中檢查視覺誘發電位,發現視覺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波幅降低,主波群異常,晚成分出現率低,周期性不明顯及側性優勢消失。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鑒別診斷
(1)診斷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主要依據是有確定的飲酒史以及有充分的理由斷定病人的精神症状直接由飲酒或戒斷引起。
(2)急性酒中毒的診斷
與飲酒量密切相關,常在一次大量飲酒後急劇發生;但在某些腦器質因素基礎上,少量飲酒即可產生與飲用酒量不相符的嚴重急性中毒反應。
急性酒中毒應排除:
②軀體疾病引起的譫妄狀態;
③其他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3)慢性酒中毒的診斷
以長期飲酒為基礎,各種臨床症候群常在形成依賴之後逐漸出現,突然減少酒量或停飲能急劇產生症状。除精神症状之外,無論急性或慢性酒中毒,病人均有短暫或持續存在的軀體症状和體征以及中毒性神經系統損害表現。在掌握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要點的基礎上,一般不難與其他精神障礙進行鑒別。
慢性酒中毒引起的幻覺症與妄想症應注意與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障礙相區別。
(4)柯薩可夫症候群、酒中毒性痴呆的診斷
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減退、痴呆狀態以及人格改變等鑒別。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併發症
(1)酒精具有對肝臟的直接毒性效應,而大量飲酒繼發的營養不良可加重這種效應。有的酒精中毒者會發生不可逆性肝功能損害,由此影響糖原儲存,干擾糖原代謝,致易發生低血糖。
(2)酒精的直接作用以及所伴有的營養缺乏(尤其是硫胺素)可引起常見的周圍神經退行性病變及腦損害。也可能會引起一種心肌病變("腳氣病性")心臟病,出現高排血量心衰,並會因為電解質失衡而產生心臟傳導系統的紊亂。
(3)酒精性心肌病可能是酒精對心肌的直接毒性效應,與營養狀況無關。其臨床表現為心臟擴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表現為瀰漫性心肌纖維化與心肌肥大,伴有糖蛋白浸潤。
(4)酒精對胃液分泌的效應有關,分泌量增多,酸度增加,而胃蛋白酶卻較低,誘發胃炎。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要積極宣傳酒精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提高人群的整體認識水平。
1.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控制和禁止未成年的少年飲酒,同時應健全並加強這方面有關法律的宣傳和檢查的力度。
2.宣傳文明飲酒,不勸酒,不酗酒,不空腹飲酒,不喝悶酒,提倡以茶代酒,以飲料代酒,並應減少職業之便伴發的酒依賴者。
3.進行早期干預 說明男女每周應不超過多少酒量及與酒的軀體損害和社會家庭問題的關係,發放簡單的有關知識的小冊子,普及健康知識。
4.及時治療某些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避免以酒代藥所導致酒依賴。
5.提倡國家生產低度酒,減少或停止烈性酒的生產,打擊非法造酒,冒牌劣質酒等違法行為。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中醫治療
通過辨證論治可調理全身,採用耳針還可起到調肝健脾的作用並可改善睡眠。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西醫治療
對於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尤其是慢性酒中毒的治療多採用綜合性療法,其基本步驟如下:
1.戒酒,治療能否成功的關鍵步驟。納洛酮和納屈酮雖已在臨床試用,但做為常規臨床使用仍需進一步積累資料。作用於去甲腎上腺素能和5一羥色胺能系統的戒酒藥物還處於研製階段。
對明顯酒精依賴患者不僅一定要在住院條件下進行,而且早期最好在封閉病房中進行,對抗常出現的嚴重的戒斷症候群,另一方面為了對抗早期戒酒階段非常艱難的、痛苦的而易於重新飲酒的渴求。戒酒應該是立即的,完全的,而逐漸減酒會增加戒酒的難度。一次戒酒會發生嚴重反應或可能出現嚴重戒斷症状可考慮患者採用逐漸減酒,且一般時間不要過長。
2.對症治療針對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和失眠症狀,可用抗焦慮藥,如安定、甲基三唑氯安定、安泰樂等對症處理,宜給予能控制戒斷症状的最低劑量。若病人出現抽搐,可肌肉注射安定或利眠寧,劑量分別為10~20mg和50~100mg,必要時每4小時重複注射一次。利眠寧亦可口服,日劑量為40~ 100mg,分3次給藥。
3.用阿撲嗎啡和催吐劑根鹼厭惡療法,可使近70%的病人戒酒取得明顯效果。給病人皮下注射阿撲嗎啡後,讓病人聞酒味,當病人噁心欲吐時立即讓病人飲酒一杯,如此每天1次或隔天1次,連續10~30次後,即形成對酒的嘔吐反射。通過對酒產生厭惡而戒斷。戒酒硫可使乙醛脫氫酶活性下降,當病人用此藥再飲酒會使乙醛在體內聚積產生噁心、嘔吐、臉紅、心悸、焦慮等症状,使之厭惡飲酒。一般1次戒酒後5天不能飲酒,若大量飲酒會產生乙醛症候群,每天口服1次,可連用1~3周。
4.胰島素低血糖治療:10%葡萄糖500ml加入胰島素10~20mg靜脈點滴,並給大量維生素B族、煙酸等。對改善酒依賴病人的營養,減輕症状亦有效。
參看
關於「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