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態不穩
A+醫學百科 >> 步態不穩 |
'步態不穩'指病人走路不穩,或見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或步行時不能走直線,忽左忽右;或走路時步距短小,兩上肢不作前後擺動,初走時緩慢,以後愈來愈快,呈"慌張步態"。
目錄 |
步態不穩的原因
當脊髓、腦幹、前庭、小腦及大腦皮質病變導致上述反射不能協調完成時肌肉病變時即導致步態不穩。
步態不穩的診斷
檢查步態時,觀察患者站立、行走時的姿勢,以及上下肢與軀幹的配合。令患者沿直線向前走、側行、退行、轉彎,用足尖、足跟行走。不同部位病變,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異常步態。
步態不穩的鑒別診斷
'步態不穩'與'半身不遂'的鑒別:前者是病人能行走,只是步態特殊。而後者是指偏側上下肢癱瘓,不能隨意運動,伴有口眼歪斜,多為中風後遺症。 足跟對足尖直線交替先前直走,共濟失調者由於平衡不穩而不能進行。 向前走時令其轉變方向走,共濟失調者動作困難。
步態異常:步態是指患者步行時的姿勢。是一種複雜的運動過程,要求神經系統和肌肉的高度協調,同時涉及許多的脊髓反射和大、小腦的調節,以及各種姿勢反射的完整、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相互協調。因此觀察步態常可提供重要的神經系統疾病線索。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特殊步態,但是步態並非是確診的依據,而是對診斷有參考意義。檢查時注意排除由骨骼的畸形及骨、關節、肌肉、血管、皮膚及皮下組織等病變引起的步態異常。
慌張步態:起步後小步快速往前,腳掌不離地,擦地而行,且身體向前傾,有一種要撲倒在地的趨勢,這是震顫性麻痹患者的典型步態,也稱帕金森氏病。
蹣跚步態:是一種典型的異常步態。走路時身體左右搖擺,呈鴨步樣。常見於神經系統疾患、佝僂病、大骨節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或雙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
感覺性共濟失調步態:感覺性共濟失調步態,此指深感覺障礙引起者特點是行走時步幅較大兩腿間距較寬,提足較高,足道強打地面雙眼注視兩足睜眼時可部分緩解,閉眼時不穩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感覺障礙Romberg征陽性見於亞急性聯合變性脊髓癆等。
檢查步態時,觀察患者站立、行走時的姿勢,以及上下肢與軀幹的配合。令患者沿直線向前走、側行、退行、轉彎,用足尖、足跟行走。不同部位病變,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異常步態。
步態不穩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對老年人跌倒要有足夠的重視,應立足於預防。預防的目的是在於不妨礙老年人日常活動和自主功能的條件下盡量減少跌倒發生的危險性。由於許多因素與跌倒發生有關,故預防需從多方面考慮。
1.增加體力鍛煉 增加體力活動對老化速率有何影響,尚未定論,但對預防老年人跌倒則有重要作用。活動多的老年人因跌倒引起的麻煩明顯低於不活動者。大多數老年人最早改變是舉步高度降低,常常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跌倒。部分原因是肢體協調能力呈增齡性減退,而骨盆運動減少則是重要因素。行走時,骨盆必須側向支持體重的那條腿,才能騰出另一條腿向前行走,如果腿移動太慢,則可能發生跌倒。因此,增加髖部活動和做平衡體操有助於防止跌倒。一位比較健康的老年人可能會不知不覺地陷入跌倒-喪失信心-減少活動-再次跌倒的惡性循環。預防這種危險的最好辦法是堅持體力鍛煉和精神鼓勵。平衡體操做法如下。每節體操重複做10次。
(1)第一節,①先用一條腿站立,然後用另一條腿站立,可用手指支撐;②重複上述體操,每條腿站立時間為從1數至10;③重複上述體操,每條腿站立時間為從1數至20。
(2)第二節,①坐在餐椅上,向左轉然後向右轉;②重複上述體操,手臂外展;③用右手碰到左足,然後用左手碰到右足。
(3)第三節,坐著從地上拾物體舉起,然後放回到地面。
(4)第四節,①站著從桌上慢慢地拿起物體,放在椅子上,然後再放回到桌子上;②重複上述體操,但是這一次是把物體慢慢地放到地面上。
2.保持精神活動:社交活動多的老年人跌倒發生率明顯低於社會活動少的老年人,提示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動可預防跌倒的發生。痴呆和抑鬱症患者因注意力不集中,糾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以及對環境產生危險感等原因,往往容易發生跌倒。動員患者參加保健班和做體操等活動,通過這些新型活動的刺激,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有助於預防跌倒。
3.治療相關疾病 雖然預防老年急性病(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所致的跌倒是困難的,但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則是預防跌倒的重要措施。高血壓對小腦和大腦功能產生有害影響,往往在出現共濟失調或短小步態前很久,就有平衡功能的損害,因而有效地治療老年高血壓,有利於預防跌倒的發生。許多老年人控制姿勢能力減退都與小腦和基底神經節梗死、灌流不足或變性有關,加強此方面的治療可減少跌倒的發生。
4.避免用不適當的藥物 凡是能夠引起跌倒的藥物,老年人應禁用或慎用,以避免藥源性跌倒的發生。
5.改善環境因素 在養老院中,雖有較完善的安全措施,但嚴重跌倒發生率仍有11.7%,說明只改進環境因素來預防跌倒的作用有限。此外,對於愛活動的老年人,環境危險因素很少引起跌倒。因此,不宜過分地過分強調環境危險因素在跌倒發病學中的作用。環境危險因素只是對衰弱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才可能成為跌倒的重要原因。改進養老院和家庭的安全措施仍值得重視,如衛生間靠近臥室,馬桶旁和走廊應有扶手,傢具擺置適當,床和椅的高度不宜過低,防止地面積水,增加照明,穿合適的鞋和褲等,以減少跌倒的發生。
參看
- 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症候群
- 糖尿病所致脊髓病
- 二硫化碳中毒
-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 小兒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Ⅰ型症候群
- 小兒常染色體隱性小腦性共濟失調
- 酒中毒性小腦變性
- 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症
-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
- 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伴周圍神經病
- 小舞蹈病
- 酒精所致精神障礙
- 安眠藥中毒
- 苯中毒
- 小兒高磷酸酶血症
- 小兒腓骨肌萎縮症
- 克-雅氏病性痴呆
- 柞蠶蛹腦病
- 小兒遺傳性共濟失調
- 小兒家族性自主神經失調症候群
- 小兒椎管內腫瘤
- 小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
- 小兒迪格奧爾格症候群
- 小兒磷酸酶過少症
- 小兒槭糖尿病
- 高鈣血症
- 小兒腦癱
- 脊柱、脊髓損傷
- 脊髓血管病
- 中風後遺症
- 脊髓蛛網膜炎
- 腦缺血性疾病
- 小兒地方性克汀病
- 小兒後顱窩型腦積水症候群
- 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
- 先天性肌強直
- 步態異常
- 老年人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
- 老年跌倒
- 驚恐症
- 酒精伴發的精神障礙
- 脊髓壓迫症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中風
- 下肢症状
關於「步態不穩」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