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制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三因制宜(treatment individualized to patient, season and locality),治療疾病要根據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以及季節、地理環境以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的原則。又稱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等。因而在治療上須依據疾病與氣候、地理、病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制定相適宜的治療方法,才能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這是中醫學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在治療上的體現。

因人制宜

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個體差異,而制訂治療的措施。①年齡:不同年齡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點。小兒生機旺盛,但氣血未充,臟腑嬌嫩,患病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病情變化較速,但接受治療的藥效反應也較快,故小兒用藥劑量輕小,一般不宜用峻瀉、涌吐以及大溫大補的藥物。老人生機減退,氣血虧虛,患病多虛證,或虛實夾雜,用藥劑量也比青壯年較輕,補益藥較多用,祛邪峻猛藥也須慎用。青壯年氣血旺盛,發育成熟,臟腑功能趨於穩定,對各類疾病的抵抗力也強,在患病時,多表現為邪正搏鬥激烈的實證熱證,治療用藥禁忌相對少些,攻邪藥較多使用,但得病邪清除,身體很快康復。②性別:男女性別不同,各有其生理和病理特點。婦女有經、帶、胎、產等情況,治療時必須加以考慮。如月經期和妊娠期,對峻下逐水祛瘀破血滑利走竄和有毒性的藥物,當慎用或禁用。③體質:一般人身體的素質多有強弱與寒熱之偏,對偏於陽盛或陰虛之體,慎用辛溫燥熱之劑;偏於陽虛或陰盛之體,慎用寒涼傷陽之藥。一般體質強壯的人,用藥劑量可相對重些,體質瘦弱者,用藥劑量也相對減輕。

因時制宜

根據季節氣候的特點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如四季氣候不同,各季節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也各有其特點。如感冒病,因夏季雨水較多,濕氣盛,故感冒多兼濕邪,臨床表現有肢體沉重,嘔惡腹脹,苔厚而膩,治療須兼以化濕;秋季雨水較少,燥氣盛,故感冒多兼燥邪,臨床表現有鼻干咽燥,乾咳少痰,苔薄少津,治療須兼以潤燥

四季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均能產生相應的影響,治療用藥應適應四季氣候的特點。一般地說,春夏季節,氣候由溫漸熱,陽氣升發,人體腠理疏鬆開泄,此時外感風寒,不宜用過於辛溫的藥,以免開泄太過,耗傷氣陰;而秋冬季節,氣候由涼變寒,陰盛陽衰,人體腠理緻密,陽氣斂藏於內,此時若病非大熱,就當慎用寒涼之品,以防苦寒傷陽。誠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

因地制宜

按照地域環境的不同,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如氣候、水土以及生活習慣,對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有著不同的影響,治療用藥也有所差異,如氣候寒冷、乾燥少雨的高原地區,外邪致病多為寒邪、燥邪所致,治療宜用辛散滋潤的藥物。炎熱多雨、地勢低洼、氣候潮濕的地區,外邪致病多為濕邪、熱邪所致,治療宜用清熱化濕的藥物。如同屬外感風寒,發於嚴寒地區,用辛溫解表藥劑量較重,麻黃桂枝等藥常用;發於東南溫熱地區,用辛溫解表藥劑量較輕,或選荊芥防風生薑蔥白等藥,而少用麻黃、桂枝等。此外,某些地區還有些地方病,治療時應根據不同的地方病,採用適宜的方法。

關於「三因制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