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下肢靜脈炎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常見病。男女均可發病,以青壯年多見。血栓性淺下肢靜脈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通常多發於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數呈遊走性發作。臨床特點

為:沿淺靜脈走行突然發生紅腫、灼熱、疼痛或壓痛,出現條索狀物或硬結急性期後,索條狀物變硬,局部皮膚色素沉著

由於血管內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發炎。下肢靜脈炎屬於中醫脈痹血痹、惡脈、腫脹筋痹瘀血流注等症範疇,多見於中、老年人。其臨床特點為患部腫脹、疼痛,站立或勞累加

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溫升高。其病機濕熱下注,氣血瘀阻和氣血失和而致。單側發病時、左側多於右側。發病時,淺靜脈為一硬索條,可有自發痛。觸痛或牽拉痛,一般稱為

「脈痹」;沿淺靜脈走行及其周圍組織突發色紅、腫脹、灼熱、疼痛,待紅腫疼痛漸消後,局部可觸及硬條索狀物,且伴有色素沉著,或有微熱和輕痛,屬靜脈曲張並發者,多稱

為「惡脈」;無靜脈曲張病史者,可稱為「血瘀」。《肘後備急方》 :「惡脈病,身中忽有赤絡脈如蚓狀」。「皮肉卒腫起,狹長赤痛名」。  

目錄

下肢靜脈炎-發病機理

靜脈輸入各種抗生素或高滲葡萄糖溶液或因機械直接損傷靜脈壁,還有長期靜脈曲張引起的血淤滯等,而導致靜脈血管內膜損害,形成血栓,迅速導致整條淺靜脈壁的炎症反應

甚至累及靜脈周圍組織,並有滲出液,局部表現有疼痛,腫脹和壓痛的索條柱,往往伴有全身反應,但多不嚴重。  

下肢靜脈炎-臨床表現

病人主訴注射部位有燒痛、緊繃發脹,隨著注射部位的血管會產生索狀的紅線,觸診有時會有發硬、發熱的感覺。輸液流速可能不變、減慢、或停止,其取決於血栓形成與否,與

造成阻塞的狀況。

1、血栓性深下肢靜脈炎早期表現患肢腫脹,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隨病情發展,出現患肢營養障礙,皮膚瘙癢脫屑、色素沉著呈黑色,濕疹樣皮炎

可伴有靜脈曲張。後期出現經久不愈的皮膚潰瘍。長期潰瘍可導致皮膚癌變 

2、遊走性淺下肢靜脈炎初期表現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可觸及皮下硬結或條索狀物,壓痛。炎症消退後皮膚色素沉著呈黑色。可反覆多次發作,位置不定,呈遊走性。  

下肢靜脈炎-基本分類

1、機械性下肢靜脈炎:

1)不正當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針管的滑動。

2)選用的導管管徑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關節處,由於關節活動造成針管與血管壁不斷地摩擦而產生髮炎反應。

2、化學性下肢靜脈炎:藥物稀釋不足、輸液酸、鹼度過高、溶質的濃度過高、留置針材質的差異性皆是造成化學性下肢靜脈炎的原因。

3、細菌性下肢靜脈炎:通常與消毒方法不正確、穿刺技術不良、輸液套管無菌狀態的破壞、導管留置時間過長有關。

4、由於病因和病理以及臨床特點的不同,又把肢體、胸腹壁血栓性淺下肢靜脈炎稱為良性血栓性淺下肢靜脈炎。把間歇性、複發性的血栓性淺下肢靜脈炎稱為遊走性血栓性淺下肢靜脈炎。  

下肢靜脈炎-危險因子

1、導管針的材質、長度與管徑大小

2、操作技術不良

3、不適當的穿刺部位

4、導管針留置的時間太長

5、固定方法不當

6、輸液的濃度的酸、鹼性太強,或不兼容造成沉澱。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狀況,如年齡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發炎。  

下肢靜脈炎-護理措施

1、發生下肢靜脈炎,如屬一般留置針應拔除,更換穿刺部位,發炎部位可給予熱敷症状應在3天內改善,若無改善跡象應通知醫師評估是否細菌感染

2、若PICC(外周靜脈穿刺導入中央導管)發生下肢靜脈炎,可先熱敷,若屬於機械或化學性下肢靜脈炎,症状應可緩解,若症状持續,並無改善跡象,才需拔除。

3、若進行濕熱敷、可利用濕熱毛巾進行熱敷,每次20分鐘,一天4次。

4、若疑是細菌性下肢靜脈炎,需通知醫生進行導管針與血液培養,抽血培養需從其它靜脈及導管內各抽取一支進行血液培養,以作為診斷的依據。

5、若有膿液,應培養膿性液體,需利用無菌棉棒進行;取樣前,避免消毒皮膚以免影響細菌的培養。

6、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進行修復。

7、若疑似化學反應,需記錄。應依據靜脈輸液協會制訂的記錄方式進行記錄,以達到護理人員判斷標準的一致性。

8、避免再度穿刺已發炎的血管,發炎血管須等到症状完全復原,恢復彈性方可使用。

關於「下肢靜脈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