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養治病/心律失常
醫學電子書 >> 《自我調養巧治病》 >> 循環系統疾病 >> 心律失常 |
自我調養巧治病 |
|
正常心律起源於竇房結,頻率每分鐘60~100次,竇房結衝動經房室傳導系統順序激動心房和心室,傳導時間恆定,衝動經束支和其分支以及浦野氏纖維到達心室肌的傳導時間也恆定。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節律以及衝動傳導等任一項出現異常。導致心律失常的原因較為複雜,常見於冠心病、風心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等以及電解質紊亂、內分泌失常、麻醉、低溫、胸腔和心臟手術、藥物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還有部分原因不明。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多樣,有的無任何自覺症状,只是心電檢查異常;有些患者僅有輕度不適,如偶感心悸等;而有些病情較重,發作時患者有頭昏、眼花、暈厥,甚至死亡。中醫屬「驚悸」、「怔忡」、「眩暈」、「厥證」等範疇。其基本病機,或因痰濁、瘀血、氣滯等使氣機逆亂致心神不安,或因氣、血、陰、陽之虛損使心失養所致。
(一)起居調養法
心律失常患者特別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否則會加重病情。對於有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心病的患者,防寒保暖也至關重要,因為感冒可誘發原有疾病,加重心律失常。
(二)心理調養法
精神過度緊張或興奮,以及情志憂鬱均對心律失常有不良影響,嚴重時甚至可以導致嚴重心律失常,引起暈厥或死亡,所以,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做到平靜、安寧、舒暢,避免過激情緒。
(三)飲食調養法
心律失常患者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營養好為原則。以下食療方可酌情選用。
(1)臟臛:鮮豬心(帶血)150克。將豬心切片,入砂鍋內,加適量水、鹽,煮為臛。分3次食用。功效:養心安神,補血。
(2)景天三七炖豬心:鮮景天三七60~90克,豬心1個(保留內部血液)。2味同置砂鍋內,加水適量,炖熟透,去藥渣。分2次在1日內食盡,連服10~30天。功效:化瘀、補心、安神。
(3)龍棗羊心:龍眼肉20克,大棗20克,羊心1個。將羊心用清水洗淨切片,與大棗、龍眼肉共放砂鍋內,加適量水,文火炖煮,羊心肉熟爛即可,加調料食用,1日劑,連服數日。功效:補益心脾。
(4)芝麻棗仁蝦糕:蝦仁200克,肥豬膘肉100克,酸棗仁20克,遠志4克,芝麻150克,雞蛋3個,麵包片24片,精鹽2克,味精1克,紹酒5克,干澱粉25克,白糖5克,生菜120克,麻油5克,菜油800克(耗150克)。將棗仁、遠志洗淨烘乾研末,蝦仁、肥膘肉剁成茸,與雞蛋清、精鹽、味精、胡椒面、濕澱粉加工攪製成「糝」。芝麻洗淨晾乾。雞蛋和干澱粉調製成蛋清豆粉。生菜洗淨,切成絲,用白糖、醋、麻油調拌好。麵包片兩面抹上蛋清豆粉,再分別抹上糝糊,一面撒上芝麻向下,放入五成熱的油鍋內炸成金黃色撈起,放入條盤一端,另一端放上生菜即成。佐餐食之,或作早點。功效:養心益肝,安神定志。
(四)藥物調養法
1.常用驗方
(1)氣陰兩虛型①方1:人蔘3克(另炖),麥冬12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劑。②方2:西洋參10克。水煎服,每日劑。
(2)心陰不足型①方1:胡麻仁30克,茯苓6克,人蔘6克另炖,雲母粉6克沖服。水煎服,每日劑。②方2:麥冬15克。水煎服,每日劑。
(3)心血虧虛型①方1:党參15克,黃芪30克,炒白朮10克,炙甘草5克,當歸10克,龍眼肉20克,酸棗仁15克,茯神15克,炙遠志10克,木香10克,大棗10枚(歸脾湯)。水煎服,每日劑。②方2:當歸10克。水煎服,每日劑。
(4)心陽不振型①方1:人蔘10克,熟附子10克,龍骨15克,牡蠣15克。水煎服,1日劑。②方2:仙靈脾515克。水煎服,1日劑。
2.常用中成藥
(1)心氣不足者,宜服寧神定志丸,早晚各服1次,1次9克。
(2)心腎陽虛型,當服安神補心丸,1日3次,每次粒。或服天王補心丹,1日2次,每次9克。
(3)虛證患者,可服生脈飲,1日3次,每次10毫升。或服參芪蜂王漿,1日2次,1次瓶。
(五)針灸調養法
(1)體針:如屬氣虛,可選神門、內關、氣海、關元、心俞、巨厥,用補法。如屬血虛,可選神門、脾俞、膈俞、足三里、心俞,用補法。如屬痰熱內蘊,可選心俞、巨闕、豐隆、陽陵泉、肺俞、尺澤,用瀉法。如屬血瘀,可選曲澤、少海、氣海、血海、心俞,用瀉法。每日1次,每10天為1療程。休息2~3天後再做第二療程治療。
(3)艾灸:取心俞、內關、神門、巨厥為主穴。心血不足配脾俞、足三里,陰虛火旺配太溪、三陰交、腎俞,心陽不足加關元、通里,痰濁中阻加豐隆、中脘、足三里,水飲內停加陽陵泉、胃俞、三焦俞、中脘、足三里。每日~2次,每穴艾條間接灸10~15分鐘,10次為1療程。
(1)心血不足:患者取坐位,醫者雙手拇指點按心俞、膈俞,以健脾益氣,補益心氣,行氣活血;施用揉拿手三陰法,點按神門、內關,以補心安神,通絡寧心,理氣和胃。共達養血補心安神之效。
(2)心腎不足:患者取坐位,醫者雙手拇指點按心俞、腎俞,以補益心氣,培補腎氣,寧心安神;醫者一手握患者腕關節,另一手施用揉拿手三陰法,點按內關、神門,以舒心安神,益心寧神,通絡安神;患者仰臥位,施用提拿手三陰法,點按太溪,以滋補腎陰,寧心安神。
(3)心脾兩慮:患者坐位,醫者以雙手拇指點按心俞、脾俞,以健脾運胃;施用揉拿手三陰法,點按內關、神門,以寧心安神;施用提拿足三陰法,點按太白,以健脾益氣,寧心通絡。
(七)其他調養法
(1)拔罐:取心俞、厥陰俞、肺俞、脾俞,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用中號口徑玻璃火罐,在穴位吸至皮膚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5~7次為1療程。
(2)氣功(松靜功):採用坐、站或臥式。放鬆、入靜。由自然呼吸開始,逐漸過度到腹式呼吸,意守丹田。兩目微閉,守神調息。呼氣時從頭部緩緩放鬆到丹田,兩上肢也同時放鬆到肘部,自然吸氣;再配合呼氣,從丹田放鬆到髖部,兩上肢放鬆至手,自然吸氣;再配合呼氣,從髖部放鬆至兩足心,呼氣時默念「松」,隨著放鬆,引氣下行,隨後意守丹田。收功時兩手輕搓,活動身體。
參看
循環系統疾病 | 動脈粥樣硬化 |
關於「自我調養治病/心律失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