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紅曲
Hónɡ Qū
紅曲
別名 紅麴黴、紫紅麴黴、紅大米、紅糟、赤曲、紅米、福曲、丹曲、紅槽
功效作用 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用於飲食停滯,胸膈滿悶消化不良
英文名 Red rice
始載於 飲膳正要
毒性 無毒
歸經 脾經肝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紅曲是以米為原料,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分離出優質的紅麴黴菌(monascuspurpureus)經液體深層發酵精緻而成,是一種純天然、安全性高、有意於人體健康的食品添加劑。而且本品色澤鮮艷、色調純正、飽滿、光熱穩定性好,是天然綠色食品理想的著色劑。它應用範圍廣泛,包括食品類(肉製品、果汁、色酒、果醬、飲料、糖果、糕點、醬油、保健醋等);藥品類(藥品著色劑、功能性保健品);化妝品類。

目錄

基本信息

【藥名】紅

【科名】真菌紫色紅麴黴

【別名】赤曲、丹曲、紅米、福曲、紅大米、紅槽、紅曲米、紅曲【漢語拼音】HónɡQū

【拉丁文名】Fermentum Rubru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nascus purpureus Went.

【科屬分類】麴黴科

【成分】含澱粉酶胡蘿卜色烯類。

性味】 甘、溫,無毒。

【性質】系釀造中的副產品,不僅烹調食物用以著色,併入藥。

【歸經】肝;脾;胃;大腸經

出處:《飲膳正要》

別名:赤曲(《摘元方》),紅米(《藥材資料彙編》),福曲(《上海市飲片炮製規範》)。

性狀:為不規則形的顆粒,狀如碎米;外表棕紅色,質脆,斷面粉紅色,微有酸氣,味淡,以紅透質酥,陳久為佳。

炮製:篩淨灰屑,揀去雜質。紅曲炭:將淨紅曲微炒,使外部呈黑色,內部呈老黃色為度,噴淋清水,冷卻。

來源:為麴黴科真菌紫色紅麴黴寄生粳米上而成的紅曲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主飲食積滯;脘腹脹滿;赤白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研末入丸、散。外用:搗敷。

【生態環境】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於乳製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養基進行人工培養,使之成紅曲米。

【資源分布】分布於河北、江西、浙江、台灣、福建、廣東等地。

【動植物形態】菌絲體大量分枝,初期無色,漸變為紅色,老後紫紅色;菌絲有橫隔,多核,含橙紅色顆粒。成熟時在分枝的頂端產生單個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在另外菌絲頂端還產生橙紅色單個球形子囊殼(閉囊殼);閉囊殼橙紅色,近球形,直徑25-75μm,內含多個子囊。子囊球形,含8個子囊孢子,成熟後子囊壁消失。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無色或淡紅色,(5.5-6)μm×(3.5-5)μm。

【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性味歸經

性味

紅曲片

甘,溫。

①《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②《綱目》:甘,溫,無毒。

③《本經逢源》:甘微苦辛,平。  

歸經

入肝、脾、大腸經。

①《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

②《得配本草》:入足陽明、太陰經血分。

③《要藥分劑》:入脾、胃、大腸三經。  

使用方法

[婦人產後瘀血不下、腹痛

紅曲3一12克,加黃酒煎汁,趁溫服下。溫熱泄痢(急性腸炎)]

紅曲15克,炒研細末,合六一散(飛滑石6份、生甘草1份組成)等分,每服2~9克,米湯送服,一日3次。

[婦人血氣心腹痛]

赤曲、香附乳香等分,共研細末,每次3克,溫黃酒送服,一日3次。

[小兒頭瘡、黃水瘡]

紅曲炒研細末,麻油調敷患部,一日2次   

原形態

菌絲體大量分枝,初期無色,漸變為紅色,老後紫紅色;菌絲有橫隔,多核,含橙紅色顆粒。成熟時在分枝的頂端產生單個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在另外菌絲頂端還產生橙紅色單個球形子囊殼(閉囊殼);閉囊殼橙紅色,近球形,直徑25-75μm,內含多個子囊。子囊球形,含8個子囊孢子,成熟後子囊壁消失。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無色或淡紅色,(5.5-6)μm×(3.5-5)μm。  

原料

秈米系用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稱為秈米。米粒粒形呈細長或長圓形,長者長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後出飯率高,粘性較小,米質較脆,加工時易破碎,橫斷面呈扁圓形,顏色白色透明的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根據稻穀收穫季節,分為早秈米和晚秈米。早秈米米粒寬厚而較短,呈粉白色,腹白大,粉質多,質地脆弱易碎,粘性小於晚秈米,質量較差。晚秈米米粒細長而稍扁平,組織細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較小,硬質體多,油性較大,質量較好。

在國際市場上,有按秈米米粒的長度分為長粒米和中粒米者。長粒米粒形細長,長與寬之比一般大於3,一般為蠟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性脆,油性大,煮後軟韌有勁而不粘,食味細膩可口,是秈米中質量最優者。中國廣東省生產的齊眉、絲苗和美國的藍冠等均屬長粒米。

中粒米粒形長圓、較之長粒米稍肥厚,長寬比在2~3之間,一般為半透明,腹白多,粉質較多,煮後鬆散,食味較粗糙。質量不如長粒米。中國兩湖、兩廣、江西、四川等省所產的大米多屬中粒米。美國的齊奈斯也屬中粒米。  

歷史

紅曲最早發現於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生產、應用歷史,是中國及周邊國家特有的大米發酵傳統產品。紅曲古代稱丹曲,既是中藥,又是食品,是用紅麴黴屬真菌接種於大米上經發酵製備而成的。作為傳統中藥,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評價它說:「此乃人窺造化之巧者也」,「奇藥也」,在許多古代中藥典集中嶺載本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於治療食積飽脹、產後惡露不淨、痕滯腹痛和跌打損傷等症。

紅曲在中國的食品中有其妙用。舊時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戶曉的風味小吃叫灌腸。灌腸其實不是腸,而是用團粉和紅曲做成的像臘腸樣的東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鍋里用豬油煎焦,吃時加蒜汁鹽水,色味兩絕。這其中紅曲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不止是灌腸,許多馳名中外的風味食品如無錫排骨、蘋果魚肚、櫻桃肉、玫瑰鹵鴨、鴛鴦魚棗、壽桃饅頭、馬蹄糕、琉璃珠磯中都有紅曲,紅曲還可用於釀造黃酒,製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紅曲的問世,給我國和世界食品微生物發酵史寫下了一頁光輝篇章。

紅曲是一種紅色黴菌,中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到它的食用價值。紅曲用途極廣,如古代未發明醬油專用醬色(焦糖)之前,紅曲是紅燒肉和其他紅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紅曲還是一種出色的食品工業原料。如我國閩台兩省利用紅麴生產的紅色米酒(紅酒)在東南亞以及港澳台市場上知名度較高,頗受消費者歡迎,被公認為有舒筋活血強身功效。日本民族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他們也很喜歡紅曲。如日本鄉村在腌制豬肉時就加入量紅曲,在紅麴黴蛋白酚的作用下,腌豬肉肉質細嫩,外觀呈深紅色,令人胃口大開。

到了現代,紅曲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關注。北京大學的生物學家從眾多紅麴菌種中篩選出一株紅麴菌,在它的代謝產物中發現了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天然他汀類物質。經過了大量的工作將野生菌種變異為生產菌種,使之能產生高含量、穩定的、適合製藥的人體合成膽固醇關鍵酶(HMG——CoA還原酶)特異性抑制劑一天然他汀類物質,同時還能產生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必需胺基酸、不飽合脂肪酸等等。這時的紅曲與一般僅作為色素的紅曲已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稱為特製紅曲。特製紅曲現在已經用子製藥,大量研究發現它具有非常強大的降低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顯著綜合療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並能有效的治療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及與高血脂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症候群脂肪肝。被認為是當前最有前途的降脂物質。

紅曲,古為今用,已經賦予了它新的生機與活力。老藥換新顏,它將為人類的健康升騰新的希望。  

藥用價值

近年來藥理學家發現,紅曲入藥,是一種出色的降血脂、降血壓天然藥物。在李時珍主編的巨著《本草綱紅麴黴菌目》一書中即收載有若干個含有紅曲成分的治病良方。我國中科院研究人員開發的以紅曲為原料的降脂新藥「樂脂平」,療效可與美國公司開發的他汀類降脂藥物媲美,國外稱之為「中國他汀」。此外,紅麴黴衍生物還有很強抗氧化兼抗癌作用。隨著科學家對紅麴黴的生理及藥理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入,古老的紅曲有望成為重要的新藥來源。  

古方製法

選擇土壤為紅色的地方,挖一深坑,在坑之上下周圍鋪以篾席,將粳米倒入其中,上壓以重石,使其發酵,而變為紅色。經3~4年後,米粒外皮呈紫紅色,內心亦為紅色,若內心有白點,表示尚未熟透,品質較差。

《綱目》:「紅曲本草不載,法出近世,亦奇術也。其法用白粳米一石五斗,水淘浸一宿作飯,分作十五處,入曲母三斤,搓揉令勻。並作一處,以帛密覆,熱即去帛攤開,覺溫急堆起,又密覆,次日日中,又作三堆,過一時,分作五堆,再一時,合作一堆,又過一時,分作十五堆,稍溫又作一堆,如此數次,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以竹籮盛曲,作五、六分蘸濕完,又作一堆,如前法作一次,第四日如前,又蘸,若曲半沉半浮,再依前法作一次,又蘸,若盡浮則成矣,取出,日干收之。其米過心者,謂之生黃,入酒及酢醢中,鮮紅可愛,未過心者不甚佳。入藥以陳久者良。」  

藥理作用

紅曲發酵後可分離到輔酶Q10,輔酶Q10又名癸烯醌,是細胞代謝及細胞呼吸激活劑,能改善粒線體呼吸功能,促進氧化磷酸化反應。它本身又是細胞自身產生的天然氧化劑,能抑制粒線體的過氧化,有保護生物膜結構完整性的功能。對免疫有非特異的增強作用,能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率,增加抗體的產生,改善T細胞功能。  

各家論述

1.《飲膳正要》:健脾益氣,溫中。

2.《本草衍義補遺》: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

3.《綱目》:治女人血氣痛及產後惡血不盡,擂酒飲之良。

4.《本草備要》:入營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損傷。

5.《醫林纂要》:解生冷物毒。

6.《本草經疏》:紅曲,消食健脾胃與神曲相同,而活血和傷,惟紅曲為能,故治血痢尤為要藥。得降香通草鯪鯉甲、沒藥,治上部內傷,胸膈作痛,或怒傷吐血,和童便服有效;同黃連白扁豆蓮肉黃芩白芍升麻、干葛、烏梅甘草滑石橘紅治滯下;同續斷、番降香、延胡索當歸、通草、紅花、牛膝、沒藥、乳香治內傷瘀血作痛;同澤蘭、牛膝、地黃、續斷、蒲黃赤芍藥治產後惡露不盡腹中痛。

7.《本草求原》:粳米飯加酒麴窨造,變為真紅,能走營氣以活血,燥胃消食。凡七情六慾之病於氣以致血澀者,皆宜佐之。故治冷滯赤白痢、跌打損傷、經閉、產後惡血。  

古籍附方

1.治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為末,酒服。(《摘元方》)

2.治小兒頭瘡,因傷濕入水成毒,膿汁不止:紅曲搗罨之。(《百選方》)

3.婦人產後瘀血不下、腹痛:紅曲3一12克,加黃酒煎汁,趁溫服下。

4.溫熱泄痢(急性腸炎):紅曲15克,炒研細末,合六一散(飛滑石6份、生甘草1份組成)等分,每服2~9克,米湯送服,一日3次。

5.小兒頭瘡、黃水瘡:紅曲炒研細末,麻油調敷患部,一日2次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紅曲呈長卵形、類橢圓柱形或不規則形,略扁,長5-8mm,寬2-3.5mm,厚1.5-3mm。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凹凸不平,有的具淺縱、橫紋理。質脆,易沿橫紋理斷開,斷面平齊,邊緣紅色至暗紅色,中部略凹,白色至淺紅色。氣特異,味淡、微甘,以紅透質酥、陳久為佳。

顯微鑒別:粉末特徵:淡紅色。菌絲有隔、多核,有分枝,紫紅色。枝端可見單個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橢圓形或梨形,褐色,(9-11)μm×(6-9)μm。枝端還可見單個類球形的橙紅色子囊殼(閉囊殼),內有多數子囊,子囊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圓形或近球形,光滑,無色或淡紅色,(5-6.5)μm×(3。5-5)μm。  

烹飪指導

1.在烹飪中,紅曲米的應用較為廣泛,可用於燒菜染色,如江蘇名菜櫻桃肉、無錫排骨的製作;

2.可用於燒臘、醬鹵食品,如廣東叉燒和某些鹵水的製作;

3.可用於紅腸一類的灌腸上色,以及配製糖醋、西汁等複合味時調色;

4.粥飯、麵食、腐乳、糕點、糖果、蜜餞等在製作中也經常用到紅曲米。  

臨床作用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疾病是當前威脅中老年人群生命的第一殺手,而患高血脂和高膽固醇症又是主要病因之一。

人體內積累膽固醇主要通過兩大途徑,外源性,指來自飲食,佔1/4;內源性指自身合成佔3/4,比例最大。

代謝途徑表明,人體自身合成膽固醇需經過一系列代謝過程,其中關鍵就是羥甲基戍二醯輔酶A(HMG-CoA)在其還原酶(HMG-CoA-R)的作用下生成甲羥戊酸,再進一步合成膽固醇。而紅曲中有效成份正是HMG-CoA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從而就阻斷了合成膽固醇的通路,起到治療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營養價值

1. 近代醫學研究報告認為,紅曲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所含紅麴黴素K可阻止生成膽固醇;

2. 紅曲米外皮呈紫紅色,內心紅色,微有酸味,味淡,它對蛋白質有很強的著色力,因此常常作為食品染色色素;

3. 紅曲米與化學合成紅色素相比,具有無毒、安全的優點,而且還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  

歷史溯源

紅曲是傳統的中藥材之一。始用於唐代,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紅麴黴寄生在米上的發酵品。現代研究表明,紅曲具有重大的開發價值,前景無限廣闊。

紅曲既是中藥材,又是食品,在我國古往今來一直被廣泛用作食品著色劑、調味劑、紅腐乳製造原料、肉類保存劑和藥物。諸如:在著名的茅台酒醪液中,就有數量眾多的煙色紅麴黴(M.fuliginosus Sato);產於福建、台灣等東南諸省的名酒「紅老酒」,也是用紅曲釀製而成。此類應用不勝枚舉。 據查證,五代人陶谷在《清異錄》中有有賜緋羊其法以紅曲煮肉的最早的記載,這表明當時民間已經製造紅曲了。在元代吳瑞的《日用本草》(1329年)中有紅曲釀酒,破血行藥勢的藥用記載。

紅曲也被稱作「丹曲」。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了它的製作和用法,即精白米浸漬水中七天後蒸,以紅酒精為種曲加工,在瓦室連續培養約一周可得。在台灣東南諸省,至今仍沿用紅曲保存食物的做法。

明、清兩代的本草學者著作梁充棟,著名如李時珍《本草綱目》、汪昂的《本草備要》、吳儀洛的《本草從新》、繆希雍的《本草經疏》、張璐的《本經逢源》等,都有關於紅曲的較全面記載。紅曲味甘性溫,李時珍稱其與神曲相同。汪昂論紅曲,也認為「人營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胃」。《本草綱目》還記載有古籌劃《摘玄方》用紅曲與香附,乳香等分為末、酒服,治腹痛。雖未說明是何種心腹痛,但從方中三味藥和用酒服等,可知是氣血阻滯所致。由此可見,紅曲有活血和營、消食除滯之功。

紅曲作為一種食療兼備的重要中藥,一直倍受我國人民的珍愛。迄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北京、湖南、山東、內蒙古等省市的地方中藥材標準及炮製規範中,仍記載有紅曲,內容幾乎與古藉文獻中一致。

紅曲,古為今用,已經賦予了它新的生機與活力。老藥換新顏,它將為人類的健康升騰新的希望。  

其他相關

1. 紅曲米易受潮,一旦受潮,就會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染,逐漸霉變,結塊生蟲,故保存時,應當放在乾燥的環境里;

2. 使用紅曲米時需注意,用量不宜多,否則口味發苦,不過可加點糖,起到去酸解苦的作用;

3. 紅曲米的生產工藝包括浸米、蒸飯、晾飯、接種、推曲、搓曲、上鋪、噴水拌曲、出曲晒乾等工序。一般從米飯培養至出曲,大約需4天左右,紅曲米米粒外表便全部呈紫紅色,經晾乾或烘乾即成。而在成品紅曲米中,仍有一部分色菌在繼續發酵,最終使紅曲米中殘存的白心紅透,所以民間有陳年紅曲米比新貨好的說法。   

注意

脾陰不足及無食積瘀滯者慎用。

①《本草經疏》:無積滯者勿用,又善破血,無瘀血者禁使。

②《本草從新》:忌同神曲,脾陰虛胃火盛者勿用。能損胎。

參考

關於「紅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紅曲條目的留言

--1.193.60.159 2015年5月9日 (六) 18:25 (CST)

留言:有出血傾向的能否用紅曲沒有說明;望內容全面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