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瘧疾性腎病的診斷,尿檢查可見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長期未愈的部分患者,可出現腎病症候群

目錄

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的原因

瘧疾性腎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血尿水腫,4種瘧疾均可並發此症,但以三日瘧較多見。

瘧疾所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可有高熱、大量出汗、攝入水量不足導致有效血容量降低,繼而代償性交神經活性增高,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腎血管強烈收縮,導致腎血流量明顯降低,則可引起或加重腎功能不全

瘧疾所致的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主要臨床表現為腎病症候群。大部分患者在1年內死亡,死亡率較高(約13%)。通常為三日瘧並發腎病症候群,多見於兒童。在三日瘧病情控制後3周內出現典型腎性水腫,甚至產生胸腔積液腹水,伴有肝、脾大貧血。在水腫消退後,可持續存在蛋白尿及出現腎功能損害和高血壓。少數為急進性腎功能衰竭

1.瘧疾的診斷 人體4種瘧疾在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對藥物反應等方面有許多共性,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診斷應明確患者的瘧疾種類。臨床診斷要點為:

(1)多數病例在發熱前有時間長短不一的寒戰畏寒

(2)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持續數小時,然後很快下降,繼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測量體溫1次,分析體溫曲線,則可發現夜間的體溫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溫以下。

(3)發作有定時性,發熱期與無熱期交迭出現,且有一定的規律性。

(4)病人在發作間歇期除疲勞無力和略感不適外,一般感覺良好。

(5)發病多見於中午前後和下午,夜間開始發作者較少。

(6)臨床症状一次比一次嚴重,經多次發作後,又漸次減輕,有「自愈」的趨勢。

(7)有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其程度與發作次數相符。

(8)脾大,其程度與病程相關,部分病例同時見肝大。

嬰幼兒、惡性瘧、以及新感染病例發作最初一、二次,臨床症状常不典型。此外,一些有較高免疫力的病人,血中帶有大量原蟲,臨床症状卻不明顯或完全沒有,尤須參照體檢和實驗室檢查方能確定診斷。如實驗室檢查能在周圍血中查到瘧原蟲本病即可確診。

2.瘧疾性腎病的診斷 瘧疾在發作過程中並發腎小球腎炎急性腎衰竭或腎病症候群。一般認為屬免疫病理現象,為第Ⅲ型變態反應。瘧疾急性期引起的腎病是一時性的可逆性病變,患者可有溶血性貧血、黃疸腰酸尿頻尿急等。尿檢查可見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長期未愈的部分患者,可出現腎病症候群。瘧疾腎病以惡性瘧和三日瘧患者較常見。結合臨床瘧疾的診斷,以及腎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可明確診斷。

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的診斷

(一)發病原因

人類對幾種人體瘧原蟲普遍易感。瘧原蟲感染是本病的惟一誘因。人們發現同一時期內瘧疾流行區腎臟病發病率遠高於非流行區。近年來臨床和組織學研究,在患者腎小球免疫複合物中有瘧原蟲抗原物質,進一步證實了瘧疾是產生腎臟病的重要病因。

(二)發病機制

瘧疾產生的腎損害可分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可逆性腎損害和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三類。急性腎功能衰竭是惡性瘧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約為0.45%。其發病與急性血管溶血血容量減少、血液粘滯度增高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因素有關。而後二者則與免疫反應有密切的關聯。

1.急性腎功能衰竭 瘧疾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其病理變化主要為遠端腎小管變性壞死,管腔內有血紅蛋白管型及顆粒管型,腎間質水腫。惡性瘧急性腎功能衰竭常為非少尿型,因此臨床上易被忽視。常見的原因是急性血管內溶血(黑尿熱,black water fever),常見於惡性瘧疾,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是重要因素,瘧原蟲毒素釋出及應用抗瘧藥(如奎寧伯氨喹啉)、解熱鎮痛藥等均為誘因。嚴重時患者可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2.急性可逆性腎損害 在免疫熒光下,可見IgM(為主)、IgG及C3在基膜內皮下及系膜區沉積。電鏡下見電子緻密沉積物,部分可找到瘧原蟲抗原。有人發現惡性瘧抗原植入後,繼而循環抗體與之結合,並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說明在人類和實驗動物的腎損害是由免疫複合物引起的。大多數瘧疾患者中該類型腎損害(如蛋白尿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等)對抗瘧治療有效。

腎活檢見腎小球系膜增厚,內皮細胞增殖及肥大,基膜不規則增厚。

3.慢性進行性腎損害 瘧疾所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亦可在腎組織中檢出瘧原蟲抗原。20世紀60年代已證實其腎損害是由於瘧原蟲感染誘發的免疫異常反應,導致免疫複合物性腎炎。近年來認為三日瘧腎病可能屬自身免疫反應,早期是由循環中的三日瘧抗原形成免疫複合物,或由於抗原植入腎小管毛細血管壁,與抗體相結合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產生了腎臟的初期損害,進而被破壞的腎組織組織蛋白又可作為自身抗原,促使自身抗體的生成,再引起免疫複合物腎炎。三日瘧流行區居民血清抗核抗體與三日瘧原蟲抗核抗體有交叉免疫反應。

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的鑒別診斷

小兒尿色發藍:是小兒藍尿布症候群併發症。一般表現,可有厭食嘔吐便秘易激惹消瘦視覺減退等症状。患兒面色蒼白,呈侏儒狀、鼻樑扁平、有內眥贅皮眼球震顫、斜眼、視盤水腫視神經萎縮

綠色尿:是因大量服用消炎藥或尿內有綠膿桿菌滋生時,即會排出綠色尿液。

黑色尿:黑色尿比較少見,常常發生於急性血管溶血的病人,如惡性瘧疾病人,醫學上稱黑尿熱,是惡性瘧疾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這種病人的血漿中有大量的游離氧、血紅蛋白與定氧血紅蛋白,隨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紅或黑色。另有少數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後,也會引起排黑尿,停藥後即會消失。國外有資料報告,患陣發性肌紅蛋白尿的病人,在運動後也會排出棕黑色尿,同時伴有肌肉無力,可逐漸發展為癱疾。此外,黑尿還可見於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褐色尿(如同醬油顏色):可見於急性腎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腎臟擠壓傷、大面積燒傷溶血性貧血、錯型輸血,甚至劇烈的運動後,尿液也可似醬油色。有時睡眠起床後尿呈棕褐色,那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病的特徵。如果這種小便出現在吃青蠶豆以後,就要警惕蠶豆病。這種病人的紅血球內缺乏一種叫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物質,有一定的遺傳性。所以當食蠶豆後即發生棕褐色尿,並有疲乏頭暈噁心皮膚、眼睛發黃,應及時送醫院搶救,以防不測。

無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間質性腎炎尿崩症的信號,如果不是飲水太多的緣故,應注意鑒別。

白色尿:白色尿常見於膿性尿、乳糜尿和鹽類尿。

膿性尿:是由嚴重泌尿道化膿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膿性尿常見於腎盂腎炎膀胱炎腎膿腫尿道炎,或嚴重的腎結核。乳糜尿是絲蟲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尿色白如牛奶。由於腸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後的液體),不能從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環中去,只能逆流至泌尿系統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統中淋巴管內壓增高,曲張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現乳糜尿。乳糜尿一般是陣發性的。乳糜尿中有紅細胞時,叫做乳糜血尿。在患乳糜血尿病人的血和尿內,有時可找到微絲幼(即幼絲蟲)。

.鹽類尿:多發生子兒童冬季常見,小便呈米湯樣,多為原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鹽或尿鹽酸,放置後易沉澱,如把小便放在瓶內加熱後會馬上變清。鹽類尿屬正常生理現象。可不用藥而愈,關鍵是要多飲白開水。。

黃色尿:指尿呈黃色或深黃色。其原因有:

①食胡蘿卜,服核黃素痢特靈、滅水滴靈、大黃等中西藥過程中,可出現尿液變黃的情況,一旦停止服用,隨即消失,無需多慮。常見的發熱或有吐瀉症状的病人因水分隨汗液或糞便排出,尿就會濃縮減少,而尿色素沒有改變,這樣小便的顏色就顯得很黃。

②另一種小便黃的像濃茶,則不是由於上述原因,而是肝臟或胭囊有了病變。原來,膽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兩條:一條從尿里出來,一條從腸道里出來。當肝臟或膽囊有病,膽汁到腸道的路被切斷,就只能從尿里排出來,尿液里也因膽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黃色了。肝炎的早期,還沒有出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這往往是肝炎的一個信號。

此外,黃色混濁的膿尿則是泌尿器官化膿的表現。

紅色尿:尿色變紅,多半是尿中有紅細胞,醫學上稱血尿。血尿的原因非常複雜,有上百種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確診斷並不那麼容易。

(一)發病原因

人類對幾種人體瘧原蟲普遍易感。瘧原蟲感染是本病的惟一誘因。人們發現同一時期內瘧疾流行區腎臟病發病率遠高於非流行區。近年來臨床和組織學研究,在患者腎小球免疫複合物中有瘧原蟲抗原物質,進一步證實了瘧疾是產生腎臟病的重要病因。

(二)發病機制

瘧疾產生的腎損害可分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可逆性腎損害和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三類。急性腎功能衰竭是惡性瘧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約為0.45%。其發病與急性血管內溶血、血容量減少、血液粘滯度增高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因素有關。而後二者則與免疫反應有密切的關聯。

1.急性腎功能衰竭 瘧疾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其病理變化主要為遠端腎小管變性壞死,管腔內有血紅蛋白管型及顆粒管型,腎間質水腫。惡性瘧急性腎功能衰竭常為非少尿型,因此臨床上易被忽視。常見的原因是急性血管內溶血(黑尿熱,black water fever),常見於惡性瘧疾,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是重要因素,瘧原蟲毒素釋出及應用抗瘧藥(如奎寧伯氨喹啉)、解熱鎮痛藥等均為誘因。嚴重時患者可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2.急性可逆性腎損害 在免疫熒光下,可見IgM(為主)、IgG及C3在基膜內皮下及系膜區沉積。電鏡下見電子緻密沉積物,部分可找到瘧原蟲抗原。有人發現惡性瘧抗原植入後,繼而循環抗體與之結合,並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說明在人類和實驗動物的腎損害是由免疫複合物引起的。大多數瘧疾患者中該類型腎損害(如蛋白尿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等)對抗瘧治療有效。

腎活檢見腎小球系膜增厚,內皮細胞增殖及肥大,基膜不規則增厚。

3.慢性進行性腎損害 瘧疾所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亦可在腎組織中檢出瘧原蟲抗原。20世紀60年代已證實其腎損害是由於瘧原蟲感染誘發的免疫異常反應,導致免疫複合物性腎炎。近年來認為三日瘧腎病可能屬自身免疫反應,早期是由循環中的三日瘧抗原形成免疫複合物,或由於抗原植入腎小管毛細血管壁,與抗體相結合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產生了腎臟的初期損害,進而被破壞的腎組織組織蛋白又可作為自身抗原,促使自身抗體的生成,再引起免疫複合物腎炎。三日瘧流行區居民血清抗核抗體與三日瘧原蟲抗核抗體有交叉免疫反應。

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控制傳染源 健全疫情報告,根治瘧疾現症患者及帶瘧原蟲者。

2.切斷傳播途徑 主要是消滅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蟲孳生場所及使用殺蟲藥物。個人防護可應用驅避劑或蚊帳等,避免被蚊蟲叮咬

3.提高人群抗病力 瘧疾疫苗接種有可能降低本病的發病率病死率,但由於瘧原蟲抗原的多樣性,給疫苗研製帶來較大困難。目前研製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現場應用。

瘧疾疫苗、愛滋病疫苗結核病疫苗已成為全球優先發展的三大疫苗。我國自主研製的「重組瘧疾疫苗」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局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批准,進入臨床試驗化學藥物預防是目前較常應用的措施。對高瘧區的健康人群及外來人群可酌情選用。隨著各型瘧疾的有效預防和治療,瘧疾所致的腎損害將隨之得以控制。

參看

關於「尿色醬紅或呈醬油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