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難字難詞讀音和詞義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傷寒論難字(詞)音義

目錄

A

懊 ào 音傲。[懊憹]胸膈間一種自覺的嘈雜、燒灼感。汪必昌《醫階辨證》:「~~之狀,心下如火燒不寧,得吐則止。」[78條]「心中~~,梔子豉湯主之。」

B

檗 bǎi 音白。[黃~]即黃柏,藥名。[261條]「傷寒身發黃,梔子~皮湯主之」(~皮,即黃柏)。

暴 bào 音抱。①突然。[287條]「自下利,脈~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象雷,逆氣象陽。」③又猛又急。《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嘔吐酸,~注下迫,皆屬於熱。」④同爆(音pù)。曬的意思。

柸 bēi 音杯。漢代耳狀部分的量具。[63條]「麻杏石甘湯方後……本雲,黃耳~。」(也作「黃耳杯」或「黃耳桮」)。

婢 bi 音敝,又讀 bèi 音備。①舊時年輕的女僕、丫頭。②通「脾」。[越婢]「~~者,發越之力,婢之職,不似大青龍之張大也。」[27條]「桂枝二~~一湯。」

稟(稟) bing 音丙。①受,承受。《傷寒論.原序》「人~五常,以有五臟。」(五常即五行,木、火、土、金、水)。②舊時向尊長或上級的報告,如~告,~報。③通廩(lin 音林)「谷藏曰倉,米藏曰~」。

搏 bó 音薄。①撲,搏擊,搏鬥。[97條]「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②跳動,搏動。《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搏而長。」

博 bó 音薄。廣博,寬廣。《傷寒論.原序》「多聞~識,知之次也。」②廣泛。《傷寒論.原序》「乃勤求古訓,~采眾方。」

擘 bò 音撥。又讀 bāi 音掰。①剖開,分開。[12條]「桂枝湯方……大棗十二枚~。」②大姆指。

辨 bian 音便。①辨別、分析、分別。《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上」。②bàn 音辦。治理、辦理。這個意義寫作「辦」,現簡化為「辦」。③通辯,辯論。《難經.五十九難》「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智也。」

晡 bū 音捕。申時,下午3~5點鐘。[107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不嘔,日~所發潮熱。」

C

痓 cè 音廁。又讀 chǐ 音翅。①脊強直,或釋為「抽筋」,即肌肉收縮,手足抽搐。《素問.氣厥篇》「肺移熱於腎,傳為柔~。」[87條]「瘡家,身雖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②通痙(痙)。

嘗(甞、嘗)cháng 音常。①用口辨味。《荀子.榮辱》「~之而甘於口。」(甘,甜味)。這個意義後來寫作「嚐」現簡化為「嘗」。用於抽象意義,表示經歷,成語有:「艱苦備~」。②副詞。曾經。《傷寒論.原序》「未~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曾 céng 音成。又讀 zēng 音增。①指與自己隔著兩代的直系親屬。如「~祖」、「~孫」。②姓。③通層,重疊。④從來。《傷寒論.原序》「~不留神醫藥。」(留神,注意)。⑤通增。

圻 chè 音徹。裂開。[318條]「四逆散方……加附子一枚,炮令~。」

掣 chè 音徹。①抽,拔出。如「~劍在手。」[180條]「風濕相搏骨節疼煩,~痛不得屈伸。」(掣痛即掣痛)。②牽引。《素問.五邪》「行善~節,時腳腫。」(節:關節)。

沈 chén 音陳。①沒入水中,如沉沒。②下沉,陷入。③程度深。[148條]「脈~,也在里也。」[注意]沉字在古代寫作『沈』和姓沈的『沈』同字,所以《傷寒論》里的脈沉的沉字均作『沈』。後來為了區別才把上述①②③寫作沉。而瀋陽的『沈』原來是「瀋」,現簡化成「沈」。

怵 chǜ 音觸。①害怕,恐懼。[226條]「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

除 chǜ ①減去,減。[341條]「熱不~者,必便膿血。」②不計算在內。如「除此之外」。[除中]為胃氣絕,本不能食,而反求食,食後中焦氣絕的死候。[333條]「傷寒脈遲,……今反與黃芩湯,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必死。」

崇 chóng 音蟲。①高大。如~高,~山峻岭。②尊敬、重視。《傷寒論.原序》「~飾其末,忽棄其本。」(飾:講究。末:枝節)。

悴 cuí 音萃。①憂愁、悲傷。②勞苦。③面黃肌瘦。如憔~。[引]內部虛弱。《傷寒論.原序》「華其外而~其內」(外表光彩,內部很虛弱)。

歠 chuò 音輟。①飲,吃與啜同義。[12條]「桂枝湯方……服已須臾,~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②羹湯。《戰國策.燕策》「酒酣樂進熱~。」(樂進飲酒興盡又喝熱湯)。

啜 chuò ①飲,喝。[14條]「桂枝葛根湯方……不須~粥。」②哭泣時抽咽的樣子,如~泣。

D

疸(癉) dān 音丹。又讀 dàn 膽。①黃疸的總稱。②熱邪也。《素問.脈要精微論》「岐伯曰:風成為寒熱,~成為消中。」[谷癉]黃疸病之一。[200條]「此欲作谷~也。」

諦(蒂) dì 音帝。證據確實之意。[129條]「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也。」②詳細,仔細。《列子湯問》「王~料之。」③含有至理的話,常「真諦」連用。

蒂 dì 音帝。果實連枝處。[瓜蒂][166條]「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散。」

E

厄(戹、阨) è 音扼。①窮困、災難。《傷寒論.原序》「下以救貧賤之~。」②阻塞、危險、險要的(地勢)。《傷寒論.原序》「遇災值禍,身居~地。」③通「軛」。架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爾(爾、尒) ěr 音耳。①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的,如~等。②指示代詞。這、那、這樣、如此。如不~,果~。[127條]「與調胃承氣湯,若不~者,不可與。」③語氣詞。表示肯定。[53條]「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乃]如此,這樣。[30條]「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脛伸。」

F

煩 fán 音凡。①煩躁,煩悶。[120條]「欲自解者,必當先~,~乃有汗而解。」[注意]「煩」是胸中熱而不安;「躁」是手足擾動不寧。煩躁常並稱,但有寒熱虛實的不同。若煩而身冷,手足無意識的動作,形神疲倦,口乾不欲飲,脈細弱,稱為「躁煩」。[48條]「當汗不汗,其人躁煩。」

仿 fǎng 音訪。①照樣做,效法。《傷寒論.辨脈法》「四時~此。」②[彷彿]好象,似乎。又寫作『髣髴』,《傷寒論.原序》「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

趺 fū 音夫。①腳背。[趺陽脈]在腳背正中凹陷處。[249條]「~~~浮而澀。」

怫 fú 音付。①郁,不高興。[怫鬱]心情不舒暢,郁而不宣。[48條]「陽氣~~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怫然]忿怒的樣子。

(口父) fú 音斧。[~咀(jú 音居)]碎成小塊。李東垣「~~古制,古無刀口,以口咬細。」

復(復、複) fù 音付。①回來,回去。《金匱.婦人產後篇》「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②再,又,重複。[154條]「柴胡證仍在者,~與柴胡湯。」[156條]「脈浮而緊,而~下之。」③報復。④回答。⑤通「複」。

覆 fù 音付。①遮蓋,掩蔽。[12條]「桂枝湯方……溫~令一時許。」②翻,翻轉過來。《荀子.王制》「水能載舟,也能~舟。」[引]覆沒,如「全軍~~。」③顛~,[辨]復、複、覆三字在古代很少通用,現「復」、「複」已簡化為「復」。

負 fü 音付。①背,用背馱物。②背靠著依託。「~隅頑抗。」③背棄,違約,如負約。④失敗,與「勝」相對,如勝~。⑤與「正」相對。[258條]「陽明與少陰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者,為順也。~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也。(症與脈不相符合為負;或說脈象有克伐現象時,逆證為負。)」

G

膈 gé 音格。胸腹腔中的薄膜。[146條]「白散方……病在~上必吐,在~下必利。」

垢 gòu 音夠。①塵土,污穢,不清潔的。[224條]「口不仁,面~,譫語遺尿。」②恥辱,成語有「含~忍辱。」

怪 guài ①奇怪,詫異,驚疑。《傷寒論.原序》「~當今居世之士。」②希奇,不常見的。③很,十分。如「~好聽。」

H

鼾 hān 音酣。①熟睡時的鼻息音。[6條]「多睡眠,鼻息必~。」

蛔 hui 音回。古「蚘」字與「蛔」通用,即蛔蟲。[338條]「蚘者,其人當吐~。」

華(華) huá ①華麗,美麗,光彩。《傷寒論.原序》「~其外而悴其內,」②浮華。《傷寒論.原序》「趨世之士,馳竟浮~,不固根本。」③huā 花。王安石《游褒(bāo 音包)禪山記》「曰花山,今言~,如~實之~者,蓋音謬也。」④huà 音化。姓。

肓 huang 音慌。①心下膈上。成語有「病入膏~」。[膏肓]比喻病勢深重,治不好了。《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之上,膏之下。」

恍 huang 音晃。①忽然,恍然,如「~然大悟」。[恍惚]不清晰,看不清楚或記不真切。[90條]「汗家,重發汗,必~~心亂。」(惚 hu 音忽)

J

濈 jì 音輯。①出汗。[濈濈]連綿不斷。[185條]「而反汗出~~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瘕 jiǎ 音賈。①腹中因氣滯積聚成塊的疾患。[196條]「此欲作固~。」②通「瑕」。

竭 jié 音傑。①完,盡,用盡。成語有「~盡全力」。[引]虧乏。[111條]「陰陽俱~,身體則枯燥。」②乾涸。

痙(痙) jìng 音竟。病名,又稱痓,以項背強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為主症。[痙攣]抽筋。

厥 jué 音決。①代詞。他的,那個。《傷寒論.原序》「~身已斃。」②副詞。乃,就。《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有{國語}。」(左丘:《國語》的作者)。③病症名。其義有三:⒈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能逐漸甦醒的一類病證。如《素問》所論的各種厥,以及後世文獻中出現的厥證,如屍~、薄~、疾~、食~、氣~、血~等。⒉指四肢寒冷。[337條]「~者,手足逆冷者是也。」⒊指癃閉之危重者。《素問.奇病論》「有癃者,一日數十溲,……病名曰~。」

K

慨 kǎi 音楷。①嘆息,嘆氣。②憤激,情緒激昂。[慨然]感慨的樣子。《傷寒論.原序》「未嘗不~~嘆其才秀也。」

尅 ké 音克。①制伏,剋制。[258條]「互相~賊。」②戰勝。③約定或限定時間。④通「刻」。

窺 kuí 音虧。①從小孔或縫隙里看。《傷寒論.原序》「所為管~而已。」成語有「管中~豹。」[引]觀察,偵察。

褌(褌) kūn 音昆。即褲襠。[391條]「傷寒陰陽易之為病……燒褲散主之。」

憒 kuí 音愧。昏亂,糊塗。[憒憒]煩亂。[226條]「若發汗則躁,心~~,反譫語。」

L

潦 lǎo 音老。積水,路上的積水。王勃《滕王閣序》「~水盡而寒潭清。」[潦水]李時珍說「~~乃雨水所積。」[263條]「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右八味,以~~一斗。」[潦倒]頹喪,失意;放蕩不羈。杜甫《登高》詩「~~新停濁酒杯。」

酪 laò 音烙。①人或牛、羊等哺乳動物的奶製品,如乳酪,牛酪。[12條]「桂枝湯……禁生冷……五辛、酒~、臭惡等物。」②果實煮成漿。如「杏~。」

羸 léi 音雷。①瘦弱。[146條]「三物小白散方……強人半錢匕,~者減之。」②纏繞。注意:贏 yíng 音盈,與羸兩字讀音、意義均不相同。

慄 li 音立。①害怕的發抖,如「戰~」、「~~危懼」。②冷的發抖。[89條]「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而振。」

了 lìao ①懂得,明白。[150條]「晝日明~,暮則譫語。」②結束,完畢。③清楚。[了了]「風家,表解而不~~者,十二日愈。」

攣(攣) luán 音孿。①互相牽連。②手足踡曲,不能伸直。[30條]「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拘攣]《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太陽經之絡,令人~~背急,引脅而痛。」

M

冒 máo ①頭目昏蒙。陳修園說:「首如有所覆載之象而為~。先下之而不愈。」[95條]「太陽病,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家汗出自愈。」②用手按住。[64條]「病人叉手自~心。」③犯,沖犯。《素問.五臟生成篇》「下厥上~,過在足太陰、陽明。」④向外透出,如冒汗。⑤不顧險惡,如~雨、~險。⑥不小心,如~失,~犯,~昧。⑦假託,如「~名頂替」。

蝱(虻) máng 音忙。蠅一類的飛蟲,長約1~2cm。[虻蟲]藥名。活血化瘀藥。

寐 mèi 音妹。睡,睡著。[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辨]寢(寑、寢 qìn 音請)臥、眠、寐、睡。寢:中止或休息。指在床上睡覺,引伸為躺在床上,不一定睡著。[300條]「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汗出不煩。」眠:本意是閉上眼睛,與「瞑」同義,引伸為睡眠能睡著,長期睡著,如「冬眠」、「長眠」。[226條]「煩躁不得~。」寐:是睡著。[300條]「少陰病……自利,復煩躁不得臥~者,死。」睡:閉上安息或坐著打瞌睡。中古以後,睡是睡著,與寐同義。

彌(彌) mí 音迷。①更加。[145條]「其熱被劫,不得去,~更益煩。」②滿,遍。成語有「~天大謊。」③補,合。

瞑 míng 音明。閉上眼睛,如「~目」。[目瞑]閉上眼,不想睜開,視力衰弱的樣子。[46條]「其人發煩,目~。」[辨]瞑、暝、溟,三字音同義不同,不能通用。瞑:從目,表示眼睛的活動。暝:從日,表示光線的變化(昏暗、日落、天黑)。溟:從水,表示水的變動。

嘿 mó 音墨。①不說話,意義同默。[嘿嘿][98條]「~~不欲飲食。」

N

逆 ní ①誤,抵觸,違背,不順。與順相對。[6條]「一~尚引日,再~促命期。」[引]錯誤。[16條]「觀其脈證,知犯何~,隨證治之。」②性質相反。《素問.至真要大論》「~者正治,從者反治。」③預先。成語有「未可~料。」④迎,迎著。

衄 níu 音牛。①鼻出血。[46條]「劇者必~,~乃解。」②挫折,失敗,戰敗。如「敗~。」

P

擗 pǐ 音辟。心裡十分痛苦,捶自己的胸。[擗地]站立不穩,將要倒地的樣子。[84條]「頭眩,身瞤動,振振欲~~者,真武湯主之。」

痞 pì 音皮。①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自覺症状。[154條]「但滿而不痛者,此為~」

Q

碁 qí 音棋。通棋,古代棋子。[110條]「內大黃,切如~子,更煮一兩沸。」

瘈(瘛、痸) qí 音契。又讀chí音赤。①證名。《素問.玉機真臟論》「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瘈:筋脈拘急而收縮)[瘛瘲]病證名。又寫作「瘛瘲」或「痸瘲」。《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心脈急甚為~~。」[6條]「居則如驚癇,時~~。」文獻上瘛瘲又稱抽搐、搐搦、抽筋、抽風。瘲:筋脈緩縱而伸。手足伸縮交替抽動不已稱瘛瘲。~~常見於外感熱病、癇、破傷風等症。

圊 qīng 音清。即廁所。[23條]「其人不嘔,~便欲自可。」(大便正常之意)。

強 qiāng ①硬。僵。[1條]「頭項~痛而惡寒。」②健壯,有力,與弱相反。[29條]「四逆湯方……去渣,分溫再服。~人可大附子一枚。」③qiǎng 音搶。竭力、儘力。[284條]「小便必難,以~責少陰汗也。」

蜷 quán 音權。背彎足曲。[289條]「少陰病,惡寒而~。」

R

稔 rěn 音忍。①莊稼成熟。②年。因穀物一年熟,故亦叫一年為一~。《傷寒論.原序》「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十稔即十年)。

濡 rú 音如。①水液浸、漬。《素問.五常政大論》「其發~滯,其脾臟,……其實~核。」②滋養,滋潤。《難經.二十四難》「氣主昫(音許)之,血主~之。」③柔軟。[347條]「傷寒六七日,不結胸,腹~。」④ruǎn 音軟。同「軟」。《難經.二十四難》「骨肉不相親,即肉~而卻。」[濡瀉泄瀉之一,又名濕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濕盛則~瀉。」(濡脈)又叫軟脈,脈象小而無力,輕按可得,重按不顯。李時珍「~形浮細按需輕,水面浮綿力不禁。……浮而柔細知為~。」

蕤 ruí 音銳。花草下垂的樣子。[葳蕤]藥名。又寫作萎蕤玉竹的別名。

S

尚 shàng 音上。①愛好,尊崇。《傷寒論.原序》「余宿(宿:素來)~方術,請事斯語。」②還,猶。辛棄疾《永迂樂.登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能飯否。」尊崇、注重。如:高尚。

濇 sè 音澀。不滑利,往來不利。[179條]「脈浮虛而~者,桂枝附子湯主之。」②通「澁」、「澀」。現代簡化為「澀」。

嗇 sē 音瑟。①節儉,節省。如吝~。②通「穡」。[嗇嗇]形容皮膚收縮之狀。[12條]「~~惡寒。」

溼(濕) shī 音失。古「濕」字,現已簡化為「濕」。[26條]「所以然者,以寒~在里故也。」

斯 sī ①指示代詞。此,這。《傷寒論.原序》「余宿尚方術,請事~語。」②連詞。那麼,就。③句中、句末語氣詞。[斯須]一會兒,即須臾。《傷寒論.原序》「相對~~,便處湯藥。」

嗜 shì 音示。①喜歡,特殊的愛好。[37條]「脈浮而~臥者,外已解也。」②貪慾。

溲 soū 音搜。尿,小便。

幾 shū 音書。鳥之短羽。《韻會》「有鉤挑者為几案之幾」。[几几]形容項背強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狀。[14條]「太陽病,項背強~~。」成無已:「~~,伸頸之貌也。」

宿 sù 音肅。①夜。[38條]「烏梅丸……,以苦酒烏梅一~。」②晚上睡覺。如夜~。③一向的,經過較長時間的。[243條]「所以然者,本有~食故也。」④舊。如~疾。

數 shù 音術。①數目,數量。②幾,幾個,表示不確定的數目。③規律,必然性。劉禹錫《天論中》:「夫物之合併,必有~存其間焉。」(事物相互作用的時候,其中一定存在規律性的東西)④技藝。《孟子.盡心》「今夫奕之為~,小~也。」⑤shūo 音朔。[4條]「惹躁煩,脈~急者,為傳也。」(數脈:一息六至)⑥cù 音促。密也。與疏相對。⑦shǔ 音暑。計算。成語:「不可勝數。」

瞤 shùn 音順。①目動,眼皮跳動叫目~。②肌肉跳動叫肉~。[38條]「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T

惕 tì 音踢。①小心謹慎。如警~。②驚嚇,恐懼。《素問.診要經脈論》「~~如人將捕之。」

胎 tāi 音苔。①在母腹內還沒有生出來的幼體,如胚~、~兒。②襯在東西裡邊的物品。③根源。④通「苔」。[132條]「舌上白~滑者。」[胎臚藥錄]流傳最早的本草或始傳本草。(胎:始也。臚與胎合訓為傳)《傷寒論.原序》「撰用素問九卷……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

W

務(務) wù ①致力、從事。《傷寒論.原序》「孜孜汲汲,惟名義是~。」[引]專心致志。《素問.寶命全形論》「手動若~,針耀而勻。」(運用手法時要專心致志,針具要光潔勻稱)②要求,追求。《傷寒論.原序》「省疾問病,~在口給。」③事務,事情。④副詞。一定。~必。

惡(惡) wù 音誤。①憎惡,討厭。[1條]「頭項強痛而~寒。」(惡寒即憎寒,畏寒惡風同義)②疑問代詞。那裡?怎麼辦?《靈樞.九針十二原》「逆而奪之,~得其虛?」③è 音餓。壞。與善相對。《素問.脈要精微論》「衣被不斂,言語善~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④丑。與「美」相對。

X

悉 xī 音西。①知道,詳盡。《素問.靈蘭秘曲論》「~乎哉問也。」②全部,都。[282條]「少陰病形~具。」

淅 xī 音西。微雨或落葉的聲音。歐陽修《秋雨賦》「初~瀝以瀟風。」(淅瀝:下雨或下雪的聲音)。[淅淅]微雨淅瀝的狀態。[12條]「~~惡風。」(形容怕風的狀態,如裸體澆以涼水,即淅然而畏怕的樣子)。

翕(翖) xì 音系。①收縮,收斂。枚乘《七發》「飛鳥聞之,~翼而不能去。」②和好,和諧。[翕翕]鳥合羽狀,用來形容人體不舒服拘急的狀態。[12條]「~~發熱。」

系(係、繄) xí ①帶子。②拴,綁,掛,懸。③連結。《靈樞.經脈》「其支者,從心~上挾咽,系目~。」④聯繫,關聯。[192條]「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在太陰。」⑤屬,從屬。[193條]「傷寒轉~陽明者,其人濈汗出也。」[辨]繄、係、系三字的用法:有時通用,有些地方不通用。在①②③的用法上通用。但用於「世系」、「系統」意義上,只用「系」而不用「繄」或「係」;在關聯的意義上,一般寫作「繄」或「係」而不寫作「系」。「係」在古代白話中還可以用作「是」(實~此人,確~事實)。這種用法是「系」或「繄」沒有的。

癇(癎、癇) xiǎn 音閒。病名。《素問.大奇論》「心脈滿大,~瘈筋攣。」[6條]「劇則如驚~。」(癇:是一種發作性神誌異常的疾病,常癲~並稱)。

虛 xū 古虛字。

眗 xuàn 音眩。①轉眼,一作「瞬」(shùn 音順)。[88條]「直視不能~,不得眠。」②目視不明。《素問.瘧論》「腎瘧者,目~~然。」

潠 xùn 音遜。用口噴水。[145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潠,又寫作噀)。

徇 xùn 音巡。①巡行,宣布命令,如「以~三軍。」②示眾。③通「殉」字,為某種目的而死。《傷寒論.原序》「忘軀~物,危若冰谷。」④通「侚」字。迅速。《素問.上古天真論》「昔在黃帝,幼而~齊。」(徇齊:思維敏捷)。⑤通「眴」。目眩。《素問.五臟生成論》「~蒙招尤。」(視物昏花,頭部動搖)。

Y

軺 yáo 音搖。古時輕而小的馬車。[連軺]即連翹。[263條]「麻黃連~赤小豆湯。」

奄 yǎn 音淹。微弱的樣子。[奄然]忽然,突然。[197條]「~~發狂。」

烊 yāng 音羊。溶解固體叫~。[187條]「炙甘草湯方……去渣,內膠~消盡。」

飴 yī 音移。①用米、麥、玉米等製成的糖漿。[102條]「小建中湯方……去渣,內~。」②sí 音寺。通「飼」。[膠飴]即飴糖,藥名,補氣藥。

嬰 yīng 音英。①初生的幼兒。如嬰兒。②遭受。《傷寒論.原序》「卒然遭邪風之氣,~非常之疾。」

鞕 yéng 音硬。①堅,物堅叫~。[98條]「或腹中痛,或脅下痞~。」②通「硬」。

余 yū 第一人稱代詞。我,我的。《傷寒論.原序》「~每覽越人入虢之診。」

餘 yú 音余。①剩下的,多餘的。《難經.八十一難》「損不足,益有~。此者中工之所害也。」[引]遺留,遺存。《傷寒論.原序》「余宗族素多,向~二百。」②表示整數後不定的零數。[127條]「太陽病,過經十~日。」③以後,此外。[辨]余與餘在古代是意義不同的兩個字。現「餘」已簡化為「余」。

郁 yù 音育。①通「燠」(yu 音郁。又讀ào音奧),暖,熱。《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化喧暑~燠。」(喧:溫熱,暖和)②通「鬱」。[雲氣濃盛的樣子]。[鬱郁]香氣濃烈。范仲淹《岳陽樓記》「岸芷汀蘭,~~青青」③有文採的樣子。

鬱(郁) yù 音育。①憂愁,煩悶。[115條]「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在表。」②樹木叢生,茂盛。[鬱鬱]憂愁不樂,沉悶的樣子。[106條]「嘔不止,心下急,~~微煩者,為未解也。[辨]鬱。在古代很少通用,現「鬱」已簡化成「郁」。[郁冒]煩悶,眩暈,甚則發生一時昏厥。但很快自行蘇醒的病症。可由外邪阻遏或亡血傷津肝鬱所致。[365條]「下利脈沉而遲,……心~~汗出而解。」

緣 yuàn 音元。①原因。[186條]「問曰:何~得陽明病。」②沿著,順著一定方向走。陶淵明《桃花園記》「~溪行,忘路之遠近。」③古時衣服的邊飾。[引]邊,邊緣。[緣緣]不斷之意。[48條]「設面色~~正赤,陽氣怫鬱在表。」

噦(噦) yue 音月。①呃逆。[114條]「久則譫語,甚者至~。」②乾嘔(乾嘔:想吐而吐不出東西)。[100條]「食谷者~。」

嗢 yùn 音溫。生氣,心裡念著,怨怒。如~怒。[慍慍]也作「溫溫」。心裡難受,面色煩悶之貌。[127條]「太陽病,經過十餘日,心下~~欲吐。」

Z

啐 zuì 音醉。[啐時]一晝夜。[130條]「抵擋丸方……取七合服之。~~下血。」有時指一年或周歲嬰兒。

燥 zào 音造。干焦。[117條]「因火而動,必咽~吐血。」

躁 zào 音造。①性急,不安靜。[113條]「胃中水竭,~煩,必發譫語。」動,擾動。[114條]「手足~擾,捻衣摸床。」[辨]「燥」從火,表示乾燥、枯燥;「躁」從足,形容人體的行為或動作。

譫 zhān 音粘。①通「讝」(zhān)字,多言。病人自語。[譫語]即「詀語」,病人發高熱時或神志不清的情況下不自覺的胡言亂語。[217條]「但發熱~~者,大承氣湯主之。」

孜 zī 音之。勤勉的樣子。[孜孜]勤懇,努力不懈。如~~不倦。[孜孜汲汲]匆匆忙忙的樣子。《傷寒論.原序》「~~~~惟名利是務。」

漬 zì 音自。淹,浸在水裡。[159條]「大黃黃連瀉心湯方,……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之。」[引]污染。

乍 zhà 音榨。①剛,初起。[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有時輕。」②忽然。[48條]「不知痛處,~在腹中,~在四肢。」

漐(摯) zhí 音知。①汗出貌。②小雨不斷。[漐漐]形容微汗出如毛毛細雨。[12條]「桂枝湯方……溫服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

振 zhen 音震。①興發,興起。[104條]「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卻複發熱,汗出而解。」②動搖,抖動。[89條]「亡血家,還可發汗,發汗則寒憟而~。」③救急,同「賑」字。

窒 zhì 音炙。阻塞不通。[79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者。」[窒息呼吸不通。

支 zhì 分枝。《靈樞.經脈》「其~者別跗上。」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枝」。[引]動物或人的四肢。《素問.至真要大論》「清陽實四~,濁陰歸六腑。」支撐。《素問.至真要大論》「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兩脅。」[支結]自覺心下(胃脘)支撐悶結。[151條]「微嘔,心下~~。」《活人書》「外證未解,心下煩悶者,非痞也,謂之~~。」

蛭 zhì 音至。蠕蟲動物。[水蛭]藥名。活血化瘀藥。螞蟥就是水蛭的一種。

縱(縱) zōng 音宗。①放,釋放。如~虎歸山。[引]放任,放~不加約束。《傷寒論.傷寒例》「服藥不如方法,~意違師,不須治之。」②緩而不收。《素問.脈要精微論》「少陽絡者,耳聾百節皆~。」③與「橫」相對,在《傷寒論》里「縱」指五行順次相剋。「橫」指五行逆次反克。[111條]「此肝乘脾也,名曰~。」[112條]「此肝乘肺也也,名曰橫。」

踵 zhǒng 音腫。①腳後根。《素問.刺腰痠論》「刺厥陰之脈,在腨~魚腹之外。」(腨 zhuāng 音專。即腿肚子)。②繼承,延續。《靈樞.玉板》「著之竹帛,使能者~而傳之後世。」③跟隨。④到,走。[企踵]踮著腳後根望。《傷寒論.原序》「但竟逐榮勢,~~權豪。」

銖 zhū 音朱。①漢代重量單位。一兩=24銖。②鈍,刀鋒鈍叫~。[銖兩]比喻很少。

卓 zhuō ①高,高超。如卓見,療效卓著。②直立的樣子。如卓然。[113條]「大便已,頭~~而痛。」

關於「傷寒論/難字難詞讀音和詞義」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