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食管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黴菌性食管炎 |
黴菌性食管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正常人皮膚、口腔、肛門、陰道中都可分離出該菌,但以消化道帶菌率最高,約佔50%。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食管炎,當機體狀況發生一定變化,如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長期接受激素或抗腫瘤藥物治療;慢性病及營養不良致機體抵抗力低下等情況下,宿主和微生物之間的動態平衡發生紊亂,機體免疫功能受損均易發生黴菌性食管炎。
黴菌性食管炎應防治相結合,特別應預防醫源性因素所致的感染,嚴格掌握抗生素、激素使用的適應證,以減少該病的發生。治療方法較多,用中藥錫類散、雲南白藥、大蒜素等治療,西藥制黴菌素、二性黴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黴菌治療均有效。
|
出自A+醫學百科 「黴菌性食管炎」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9C%89%E8%8F%8C%E6%80%A7%E9%A3%9F%E7%AE%A1%E7%82%8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黴菌性食管炎」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