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心血管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心血管疾病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種類繁多,病因複雜。其中有些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力衰竭等與營養因素關係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為防治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更好地討論這些問題,首先簡略地介紹有關心血管營養學的一些基本概況。

28.1.1 歷史和現狀

許多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同人類歷史的發展相聯繫的。遠古時代,人們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群居生活,他們所攝取的都是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營養成分相對平衡。隨著生產的發展、階級的分化、環境(包括飲食)的改變,營養不平衡的現象逐漸發生。少數人可能出現營養過剩,而更多的人則處於營養缺乏的狀態。這兩種極端,加上其他因素,均可導致各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歷史資料,古羅馬的貴族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其膳食成分與現今西方國家十分接近,已記錄這些人中有心絞痛和突然死亡發生。在埃及貴族的乾屍中也發現有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我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宮室女屍,經現代病理學證實有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梗塞病理變化。儘管如此,本病在古代究竟仍屬少數。

到了近代,尤其是西方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了越來越大的變化。根據晚近資料,美國平均每人每日入的脂肪在100g以上,而且主要為動物脂肪,食物膽固醇為400~700mg,平均560mg,粗糧的攝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卻很高(100g以上)。此外,酒精食鹽的消耗量也很大。總熱量攝入過多以及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失調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廣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Bajusz在指出西方人飲食變化及其帶來的危害時,曾引用一句俗語「人們正在用自己的牙齒挖掘自己的墳墓。」這種情況已引起心臟病學家、營養學家、公眾及社會有關部門的重視。目前,世界上有十六個關於「飲食脂肪與冠心病」的專家委員會紛紛提出一系列的膳食改革措施。美國國會於1977年提出「飲食脂肪方針」(dietary goal),倡導人們進食更多的穀物,以使複雜的糖攝入量,由原來僅佔總熱量的28%增加到48%,脂肪的攝入由總熱量的40%降至30%,並適當控制動物脂肪與植物漬的比例,增加蔬菜和瓜果,限制膽固醇、蔗糖和鹽的攝入。

當前世界飲食改革的內容,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已充分得到體現。它指出,人們的合理膳食應該是「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這種觀點為僅正確地闡明人類膳食中必需具備的各種營養素,而且辯證地指出它們之間的主次關係(即養、益、助、充)。它奠定我們民族優良的膳食特點,對保障人民健康、預防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這種正確的觀點,在歷代許多食療專著中不斷地得到補充和發展。如明代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一書中對控制膳食的重要性有相當精闢的論述:「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便一般流行中和,百病不作,養外者恣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酪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令太和,以臻遐齡……人之可畏者,飪席飲食之間,而不知之為戒,過也。「這段論述,對今日防治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和冠心病,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壽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我國古代醫學對營養與健康和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的認識和貢獻,來源於人民豐富的實踐,同時也指導著人民的實踐。正因為這樣,它才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可比擬的、廣泛而深刻的群眾基礎。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早就利用各種食物來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其中不少由於世代相傳,已成為風俗習慣。然而,另一些國家情況卻大不相同。例如,Dock在《營養與心血管疾病》一書中寫道:「在2千多年前,古希臘名醫Hippocrates時代,儘管醫師勸導人們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來預防和控制疾病,但絕大多數病人寧可吃藥或忍受疼痛,而不願意採取飲食措施。」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知道素食可延年。近代科學證明,素食中的許多成分,例如素油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香菇木耳則既能降脂,又能改善血液凝固狀態,它們對預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均有好處。

綜觀歷史和現狀,不難看出營養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

28.1.2 營養與心血管重量和病量的關係

(1)營養對心血管系統的重要性在維持心血管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①營養是重要的能量來源:任何機械功都需要能量,心臟擔負著極其繁重而複雜的任務,因此,它必須將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正常心肌細胞血液中攝取的營養物質,最主要的是游離脂肪酸FFA)(約佔67%),其次是葡萄糖乳酸(各佔17%左右),此外還有胺基酸、酮體和丙酮酸等。若按體重計,則正常人心臟每天約需18g脂肪酸、11g葡萄糖、10g乳酸和0.6g丙酮酸。可見其攝取的營養物質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心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調節。其中最主要的是營養物質在血中的絕對濃度。濃度越高,則攝取的數量越大。例如,空腹時,血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低下,脂肪組織釋放大量的FFA,造成其在血中的濃度增高。因此,空腹時心肌細胞對FFA的攝取和利用也顯著增高。相反地,餐後血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增高,而FFA的含量則降低,故心肌主要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另方面,當劇烈運動時,血中乳酸含量顯著增高,此時它便成為主要的供能物質。可見,正常心肌細胞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然而,在病理情況下,例如,急性心肌梗塞時,缺血心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適應能力則顯著減弱。此時,FFA對它是有害的物質,而葡萄糖則成為它良好的底物。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滴注葡萄糖和極化液(葡萄糖加胰島素和鉀)是有好處的。

和心肌組織一樣,動脈壁也需要不斷地從血液中獲得各種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脂肪和膽固醇等。其中膽固醇(包括部分甘油三酯磷脂)以脂蛋白形式(主要是LDL)進入動脈壁後,便通過細胞表面受體途徑進入細胞內,作為細胞的結構成分加以利用。這可能也是食物膽固醇被清除的途徑之一。

②營養素參予心血管系統中若干重要的生理生化過程:心肌的舒縮除了需要一定的能量外,還需要某些金屬離子,如鉀、鈉、鈣等的參予。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還是心肌組織和動脈壁代謝中若干重要酶系統的輔基。

(2)營養缺乏或過剩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營養缺乏或過剩均可使心血管系統正常的結構和功能遭受破壞,從而導致心血管疾患。

營養不良,例如,由於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腳氣性心臟疾病,早為人們所熟知。近年來一些動物實驗表明,膳食中鉀、鎂、氯缺乏,可增加心肌細胞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從而誘發原發性壞死心肌病。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克山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心肌病,可能與膳食中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鎂、等缺乏有關。鎂缺乏可引起心電圖異常,促進心肌選擇性發生鈣化,誘發致死性心肌痙攣和快速心率失常。維生素B6和C缺乏可影響動脈壁結構的完整性。食物纖維缺少與心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發病率的增高密切相關。

營養過剩對心血管系統所造成的危害較之營養缺乏更為嚴重和普遍。總熱量、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和精鍊蔗糖等攝入過剩易於誘發肥胖、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已如上述。鈉鹽攝入過多與高血壓病的發病有關。除此之外,近年來還發現某些特殊的食物成分,例如,過量的芥酸(22碳-烯酸)可引起動物心肌損害。個別植物油中尚含有某些毒性物質可抑制動脈壁中膽固醇酯水解酶的活力,因而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所有這些進展,為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心血管病的發病原理以及開展防治提供有利的基礎。

參看

32 肝膽系統疾病章節參考文獻 | 營養和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 32
關於「營養學/心血管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