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維生素B1缺乏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維生素B1缺乏病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維生素B1缺乏病是由於機體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不足或缺乏所引起的全身疾患,臨床上習慣稱本病為腳氣病。該病以多發性神經炎肌肉萎縮、組織水腫心臟擴大、循環失調及胃腸症状為主要特徵。本病多發生在以白米為主食的地區。治療及時可完全恢復。

在七世紀時,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對本病的症状、臨床類型、防治方法等作過詳述。認識到本病多發生於食米地區,用車前子、防風杏仁大豆檳榔等進行治療有效。這些中藥中均含有較多的硫胺素。侯祥川撰寫的《我國古書論腳氣病》,對我國古代各家對硫胺素缺乏所引起的腳氣病的名稱、流行、分類原因、症状、預防、禁忌和治療等進行過綜述。我國古代醫學家有的指出:「久食白米即可發生腳氣病」;還有的指出:「常食麩皮可免腳氣病的發生。」從這些精闢的論述中,可見我國對硫胺素缺乏病的防治,曾做出過很大的貢獻。

在歐洲1592年第一個記錄腳氣病病例的是荷蘭的內科醫生Jacob Bontius。在19世紀蒸氣機應用於磨米使腳氣病有所蔓延。當Takaki(當時是日本海軍醫學部的總指揮)用有魚、蔬菜、肉、大麥的大米膳食供給日軍海員,根除了該病,使腳氣病在1882年開始被征服。1897年Eijkan用小雞做實驗證實精米餵養小 雞可引起有相似腳氣病的多發生性神經炎的症状,當飼以粗米則不發展該病。在1901年,Grijns推斷在米糖中有一種或多種物質能防止腳氣病。1911年Funk從研磨米中獲得了純的抗神經炎的因子100mg。在這同時Smith等認為「B族維生素」是對熱不穩定的抗神經炎的因子,稱為維生素B1及對熱穩定的能治療或防止鳥類的多發性神經炎。其後硫胺素的名稱也被提出,並作為官方標記的名字。「硫胺素」之名是從化學性質上講,它有含硫的噻唑環和聯結於有氨基吡啶環。1936年Willliams確定其化學構造式,並用人工方法合成。

參看

32 維生素A缺乏病章節參考文獻 | 維生素B1缺乏病的化學、生物化學及病因 32
關於「營養學/維生素B1缺乏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