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糖尿病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糖尿病 |
臨床營養學 |
|
糖尿病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慢性代謝紊亂疾病或內分泌疾病。其內分泌改變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所引起的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質、水及電解質的代謝紊亂。其臨床表現有糖耐量低減,高血糖,糖尿和多尿,多飲,多食,消瘦乏力(三多一少)等症状。其得不到滿意的治療,易並發心血管、腎臟、眼部及神經等病變;嚴重病例可發生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以致威脅生命。但如能及早治療,使病情控制,病人壽限可明顯延長,而且能從事正常工作。
祖國醫學對糖尿病認識較早。戰國時期《內經.素問》中,名之為消渴症。病因與肥胖有關,提出「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對其症状描述為「肺消者,飲一溲二」。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此病的治療和併發症。書中說「治之愈否,屬在病者……」,「其所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滅也;不知此者,縱有金丹可救」。「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常須思慮有大痛」。唐代王燾《外台秘要》:「不欲飽食便臥,亦不宜終日久坐……」。「食畢即須行步,令稍暢而坐臥」。強調了適當體力活動的必要性。總之,祖國醫學的某些提法符合近代醫學的觀點。
世界其它文明古國,如埃及、希臘、羅馬、印度等在古醫書中也有關於糖尿病的記載。Diabetes是希臘醫生Aretaens(公元30~90年)提出的,意思是「尿水通暢」之意。Mellitus是1672年國Thamas Willis描述糖尿病人的尿「甜如蜜」,後由William Cullen在Diabetes後面加上了mellitus。當時僅視此病為腎臟功能衰竭所致,並未與胰臟聯繫起來。1869年,德國醫生Langerhams發現胰臟有特殊的小島組織,並命名為蘭格罕小島(Islands of Langerhams)。1889年,德國von Merring 和Minkowski發現狗切除胰島素後即引起糖尿病,確定了胰臟與糖尿病的關係。1922年,加拿大生理學家Banting和Best從狗的胰腺提取了胰島素,並應用於臨床。1965年,我國首先合成了胰島素,隨著美國、德國也相繼合成。自此,為糖尿病的治療增添了內容。此外,對於糖尿病的發病機理、病因、診斷方法以及預防治療等方面還都在大力研究中。
眾所公認,營養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措施,自胰島素應用後,營養治療原則亦由30年代的低熱能、低碳水化物、高脂肪的飲食改為目前所主張的合理控制熱能,適當提高碳水化物和食物纖維的攝入,減少脂肪進量。碳水化物佔總熱能的比值已由過去的20%增至45~65%。學者們認為提高碳水化物,減少脂肪進量是有利於防治必血管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但是,飲食內容的改變對長期併發症的影響未弄清,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看
肥胖章節參考文獻 | 糖尿病的臨床分型 |
關於「營養學/糖尿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