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芙木莖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蘿芙木莖葉
Luó Fú Mù Jīnɡ Yè
蘿芙木莖葉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降壓。主咽喉腫痛跌打瘀腫毒蛇咬傷高血壓
英文名  
始載於 南寧市藥物志
毒性  
歸經 肺經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拉丁名】Rauv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蘿芙木)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蘿芙木的莖葉,植物形態詳蘿芙木條。

【採集】夏、秋採收。

【藥材】乾燥莖直徑約1~2厘米,向上漸細,圓柱形,灰色至灰綠色,幼莖綠色,有3~5個角棱及田點狀皮孔,並具縱皺。

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

氣微弱,味苦,皮部較木質部更苦。

葉多皺縮,質脆易碎。

氣不顯著,味苦微辣。

化學成分】莖含δ-育亨賓

葉含阿立新、洋槐甙。

【藥理作用】見蘿芙木條。

1.對心管的作用 葉和根的水浸劑或酸性乙醇浸劑100-150mg/kg,對麻醉狗有立即降壓作用,維持約1小時;根皮煎劑750mg/kg給麻醉狗灌胃,30分鐘開始降壓,維持約數小時,若以30mg/kg肌內注射血壓旋即下降,約5分鐘後又逐漸回升。根皮與蛇根木全鹼及利血平相比,其降壓作用發生較快而持續時間較短。水溶性生物鹼給麻醉狗或貓靜脈注射1-3mg/kg,能降低血壓50%,維持2-3小時,每日給腎型高血壓狗灌胃10mg/kg,共4周,4隻中有2隻呈現降壓作用;根的生物鹼給麻醉狗靜脈注射0.5-1.0mg/kg、3mg/kg及2mg/kg對腎型高血壓均有顯著的降壓作用,第二次給藥血壓下降只有第一次給藥的50%,出現快速耐受性,但亦有謂未見快速耐受性。另據報導,除去利血平後的蘿芙木根生物鹼對麻醉狗及高血壓狗仍有明顯降壓作用,只是所需的劑量較大,故除利血平外尚有其它降壓成分。蘿芙木甲素2mg/kg靜脈注射可使麻醉貓血壓立即下降,2小時後逐漸回升,並有抗腎上腺素作用。利血平能降低血壓和減慢心率,其作用緩慢、溫和而持久。利血平的降壓原理糸礙交感神經末梢囊泡內的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的貯存,並進而使之排空,相當於化學的交感神經切除,故導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血壓下降與遞質的排空,基本上平行。遞質動物及人都有明顯的抗心律不齊作用,並已應用於臨床。麻醉狗重複給腎上腺素所引起的心室纖顫,給予蘿芙木鹼14-16mg/kg,可消除心室纖顫,恢復竇性節律,小劑量(0.75-3.83mg/kg)對因靜脈注射大劑量地高辛所致的心律紊亂亦同樣有效。蛇根鹼對正常人及高血壓病人都無降壓作用,對能翻轉腎上腺素對貓的升壓作用。育亨賓鹼能競爭性地對抗腎上腺素的α-受體,翻轉腎上腺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對心肌及其他由β-受體發生的作用則不能對抗。山馬蹄鹼有神經節阻斷作用和箭毒樣作用,以前者為強,可能為N-膽鹼糸統阻滯劑,無抗腎上腺素作用。N-膽鹼糸統阻斷作用可能參與全鹼的降壓作用。

2.對中樞神經的作用 利血平能釋放和排空腦內的神經胺類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這些中樞作用被認為和利血平的安定作用相關。利血平產生與氯丙嗪相似的安定作用,使動物自發活動明顯減少,消除動物的攻擊行為瞳孔縮小,兩瞼下垂,對環境淡漠,趨於睡眠,但對外界刺激仍保有反應能力,易於喚醒,這和巴比妥類等鎮靜催眠藥常導致的運動失調、甚至昏睡等不同,即能在不影響清醒的條件下,選擇性地消除精神混亂狂躁現象,可用於治療精神病等症。但因利血平易引起精神憂鬱症及降低血壓等副作用,故治療精神病已為氯丙嗪等所代替。

3.其他作用 利血平長期大量應用可產生巴金森症候群,這可能與藥物排空腦內紋狀體多巴胺有關;降低大鼠電休克戊四氮驚厥閾值;大劑量時降低體溫,亦可使大鼠、小鼠、貓及人胃酸度升高而導致胃潰瘍。在服藥過程中由於交感神經的阻斷,可致副交感神經糸統佔優勢的現象,從而在功能上產生一些副作用,如心率緩慢、流涎皮膚血管擴張噁心腹瀉鼻塞等。曾觀察到利血平有抗白血病的作用,可能與其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有關,大劑量給藥後,尿內的17-羥甾醇排泄量增加亦說明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此外,尚有延長月經周期而間接影響排卵的作用,這可能是通過丘腦而抑制了動情期的緣故。

【原形態】灌木,高1-3m。全株平滑無毛。小枝淡灰褐色,疏生圓點狀皮孔。葉通常3-4片輪生,稀對生;葉柄長0.5-1cm;葉片質薄而柔,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4cm,寬1-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漸尖,全緣或略帶波狀,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腺弧曲上升,無皺紋聚傘花序呈三叉狀分歧,生於上部的小枝腋間;總花梗纖細,長2-4cm,花梗絲狀,長約5mm;總苞片針狀或三角狀;花萼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綠色;花冠白色,呈高腳喋狀,上部5裂,卵形,冠管細長,近中部稍膨大;雄蕊5,花絲短,花藥線形,背部著生;花盤環狀;子房由2柱離生心皮所組成,花柱圓柱形,柱頭短棒狀,基部有一環狀薄膜。果實核果狀,離生或合生,卵圓形至橢圓形,熟後紫黑色。種子1顆。花期5-7月,果期4月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低山區丘陵地或溪邊的灌木叢及小樹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蘿芙木莖含四氫蛇根鹼(ajmalicine)即δ-育享賓(δ-yohimbine)[1]。葉含馬蹄葉鹼(aricine),洋槐甙(robin)[2]。根、莖葉還含蘿芙木甲素(rauwolfia A)[3]。

性味歸經】苦、甘、涼 《南寧市藥物志》: 「苦甘,涼。」入肺、脾、肝三經

【功用主治-蘿芙木莖葉的功效】祛風,降壓,行瘀解毒

感冒,高血壓,痧症吐瀉,咽痛,癰腫,瘡疥,跌打損傷

①《南寧市藥物志》:治熱病斑痧,頭痛;搗敷跌打損傷、毒瘡;濃煎洗湯火傷。

②《廣西中藥志》:散瘀毒,消腫

蛇傷

③《中國藥植圖鑑》:煎水(服)治瘧疾肌肉痛

④《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清涼解熱,消腫,止血,法風,降血壓。

疝氣,熱症,跌打刀傷,肚痛,腰痛上吐下瀉,喉痛,瘡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廣西藥植圖志》:有胃病及氣血虛寒者忌用。

【選方】①治感冒痧氣:羊姆奶葉煎湯內服。

(《廣西藥植圖志》) ②治跌打,蛇咬傷:蘿芙木鮮葉搗爛敷。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③治刀傷出血:蘿芙木嫩葉適量,搗絨敷傷口

(《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蘿芙木及同屬多種植物的莖葉。

關於「蘿芙木莖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