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黃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桑黃 | 中藥圖典 |
桑黃 Sānɡ Huánɡ |
|
---|---|
別名 | 胡孫眼、桑耳、針層孔菌、桑臣、桑黃菇、桑上寄生、樹雞、桑黃菰、梅樹菌 |
功效作用 | 治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經閉。 |
英文名 | Fleckedflesh Polypore |
始載於 | 《藥性論》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肝經、腎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 |
桑黃,中藥名,見《中藥大辭典》。基原為多孔菌科針層孔菌的子實體,拉丁學名:phellinus igniarius (L. ex Fr.) Quel.又名:火木層孔菌.
子實體無柄,菌蓋扁半球形或馬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木質,淺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時常龜裂,無皮殼,初期有細微絨毛,後變無毛,有同心環棱.邊緣鈍,深肉桂色至淺咖啡色,下側無子實層.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質.菌管與菌肉近同色,多層,但層次不明顯,年老的菌管層充滿白色菌絲.管口銹褐色至醬色,圓形,每毫米-5個孢子近球形,光滑,無色,5-6*3-4微米剛毛頂端尖銳,基部膨大,10-25*5-7微米菌絲不分枝,無橫隔,直徑3-5微米
生於楊、柳、樺、櫟等樹榦上。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等地。
【別名】猢猻眼、桑耳、針層孔菌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桑黃Phellinus igniarius(L. ex Fr.) Quel.[Fomes igniarius L. ex 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布】生於楊、柳、樺、櫟、杜鵑、四照花等闊葉樹榦上,造成心材白腐,多年生。
【性味歸經】微苦,寒。
【功能主治】利五臟,軟堅,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瀉。主治淋病,崩漏帶下,症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 0.5~1兩,水煎1次服完,日服2次。
【選方】
①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 崗谷樹根皮一兩半,桑黃一兩半(微炙)。 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②治脫肛瀉血不止: 香附一兩(焙),桑黃一兩(微炙)。上藥,掇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③治婦人勞損,月水不斷,血竭暫止,小勞輒劇: 桑黃搗羅為末,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①方以下出《聖惠方》)
④治瘰癧潰爛: 桑黃菇五錢,水紅豆一兩,百草霜三錢,青苔二錢,片腦一分。為末,雞子白調敷;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之。(《纂要畜方》)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桑黃的功效
桑黃,這味古老的中藥,名氣遠不如冬蟲夏草,可是它的功效卻不比冬蟲夏草差。
現代研究證實桑黃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減輕抗癌劑的副作用,所以可用來輔助腫瘤病人的放療和化療,另外,桑黃對女性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也有療效。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文華安教授指出,使用桑黃輔助抗癌治療或作為保健品食用時,還可以適當配伍其他的真菌類藥材,如雲芝會對肝癌有輔助療效,馬勃具有消炎的作用,赤芝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如果用桑黃輔助防癌和抗癌治療,最好在手術之前,就開始服用桑黃湯劑。具體方法是:在藥鍋中放入的水,沒過桑黃及所有飲片就可以,開鍋後中微火煎煮30到40分鐘。湯略微濃淡偏差一點都可以。中醫專家、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中醫師殷兆華建議的乳腺癌療方如下:20克桑黃,20克雲芝,20克木蹄,10克赤芝,10克茯苓,10克白邊層孔菌,10克馬勃,每天一劑,水煎服。
此方可輔助治療乳腺癌(手術及放化療期間),可配合手術、放、化療患者提高免疫力,提早傷口癒合,減輕放、化療毒性,提高紅細胞、白細胞的數量,減小癌症複發、癌細胞轉移的風險,同時能夠減少併發症。連結:桑黃是一種附生於在桑樹上的木耳,因呈黃色而得名。
在我國,桑黃的使用從漢朝起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最早的本草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就已經有了「桑寄生」的藥物功效記載。《本草綱目》記載桑黃能「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現代研究證實桑黃多糖能夠緩解疼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及疲勞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質。
1. 抗癌作用 主要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① 強化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自行死亡;② 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及轉移;③ 減輕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④ 緩解癌症患者特有的疼痛;⑤ 阻止潰瘍、息肉、良性腫瘤等惡變為癌症;⑥ 預防、避免癌症的複發。
2. 護肝作用 抗肝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可用於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
5.預防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有關研究表明,桑黃及提取物對人體無毒無害,即使長期大劑量服用亦無任何毒副作用。
|
關於「桑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