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胃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殘胃炎就是胃部分切除術後,殘留胃所發生的炎症,是胃部分切除術後最常見的病變,發病率約為80%左右。  

病因

作胃大部分切除後,特別是作Bi lrothII式手術者,易發生殘胃和吻合口的炎症。這可能是膽汁反流、缺乏促胃液素細胞營養作用等因素造成。

胃鏡下,殘胃黏膜充血水腫、粗糙、脆弱、出血糜爛等炎症表現可一覽無遺,而且吻合口炎症常更嚴重,故胃鏡常診斷為吻合口炎、殘胃炎。時間長了,殘胃的萎縮性胃炎常很突出。胃的大部分被切掉了,具有門衛作用的幽門功能喪失了,小腸的鹼性液體就可暢通無阻地反流入胃。由於膽汁對胃黏膜的「腐蝕」作用厲害,所以,殘胃炎往往伴有膽汁反流性胃炎。重者還伴有食管炎胸骨後燒灼感常提示食管炎症。胃大部分切除後殘胃炎的發生率為95%以上。  

檢查

本病在內鏡下見胃體或胃竇都可出現多發的、伴或不伴中心窪陷或糜爛樣的小隆起;組織學表現為淋巴細胞胃炎。  

治療

治療一般予以胃動力藥如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等,及硫糖鋁鋁碳酸鎂。反流嚴重者需改作Roux-en-Y轉流術。

殘胃炎的發生除與膽汁反流有關外,Hp感染也起著重要的病因作用。對殘胃炎的治療,除積極採用抗反流措施外,同時加用抗生素殺滅Hp,將會進一步提高療效。

關於「殘胃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